《生命的林子》教學反思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6.84K人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生命的林子》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命的林子》教學反思

《生命的林子》教學反思1

玄奘是唐代名僧,法相宗的創始人,也是《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相比較那個歷經千魔百怪,度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成正果的唐僧,我更傾向於故事中玄奘的成佛曆程,他讓我認同並執著這樣一個信念:無論是誰,都應“走進生命的林子”,否則他就難以“修成正果”。

生命,一個神聖而偉大的字眼。

生命的偉大因爲它本身的偉大,同時也因爲它不斷創造着偉大。

生命比任何知識、規則、紀律,甚至榮譽以及被許諾的未來與幸福更神聖。

作爲珍愛生命的語文教師,面對新課程,我激動過、惶恐過、徘徊過。但我深知:只有爲新課程獻身,自己才能獲得新生;只有自己融入並適應新課程,才能讓新課程爲自己服務;只有教師感悟新課程的生命,才能讓學生的生命之樹更加茂盛。

《生命的林子》教學反思2

一、教學內容要選擇,更要優化組合。

本課詞語很多,詞語教學當然是本課繞不過去的教學重點。課文的內容的理解這當然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任務。但詞語不是孤立的存在,課文的內容也需要憑藉詞語來表現,所以當把詞語教學與課堂內容理解結合起來,教學的“有效”就充分顯露出來了。我們都知道,,散亂詞語的記憶與把詞語組合一個意義羣記憶是完全不同的負擔,同樣,本課中的“香火鼎盛 香客如流 名滿天下 水深龍多 喧喧嚷嚷 高僧濟濟”是對法門寺特點的概括。這直接與課文的事件相關,正是因爲這樣的法門寺,玄奘才感到有壓力要走,也正是這樣的法門寺,經過方丈“生命的林子”點化,於是法門寺又對玄奘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課堂前面讓學生用這些詞語說“走”的原因,後面讓學生加上“生命的林子”說“留”的理由,這課堂一前一後的彼此眺望,既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度挖掘,也是一次次帶領學生擦亮詞語的過程。

二、課堂應當給學生思想的衝擊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怎樣讓學生記住你的語文課。我是想說,討好學生的辦法終究不是辦法。所以課堂應當給學生以衝擊力的,你的教學應當表現出一種智慧,把學生的思想引向一個他自己無法抵達到的境地。在這節課上,我的教學有衝擊力嗎?我在試圖這麼做。在學完玄奘在方丈“生命的林子”影響下,選擇留下後,我這樣結課:法門寺是玄奘生命的林子,但後來,他還是離開了法門寺,上哪兒?西天取經,這時候他生命的林子還僅僅是那個法門寺嗎?……留一個問題給大家:我生命的林子在哪兒?課到此戛然而止,但學生的思想顯然不可能停止:原來生命的林子並不是僵化不變的,它會隨着你的生命成長而成長。我生命的林子哪兒?這是生命在質詢:我是奮力向上的嗎,我的胸懷有多寬廣……

三、課堂支撐力來自對文字價值核心的把握

這篇文章的價值核心在哪兒?

我認爲不在最後教條式的話語,所謂“一個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羣體的,就像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森林”。我討厭這樣板臉教育人的話語。

課文裏最爲閃亮的句子是:“它們長在一起,就是一個羣體,爲了一縷陽光,爲了一滴雨滴,它們都奮力向上生長,於是它們棵棵可能成爲棟樑。”這看似簡單的話語卻是文字的價值核心所在。我認爲。課堂上我帶領學生把它改成詩歌來讀,我要讓學生在斷句中讀出一種“奮力”的激情、一種“向上”的力量,,一種“生長”的活力。這是幅畫啊,一幅“奮力向上生長”的生命圖景,這就是課題“生命的林子”意象之所在。道理是抽象的,而道理之載體“生命的林子”是具體的。教學中,我努力在此用力,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記住這片蓬勃的林子,爲此,我配上相宜的圖片。何主任一直講,形象對於小學生來說太重要了,它具有生命力,可以在相宜的環境裏被喚醒並給人以精神的慰藉。不是嗎?文末的那個“不能離開羣體”道理學生可能很快便會忘了,但這番教學後學生一定不會忘記這片鬱鬱蔥蔥的“生命的林子”。這片“生命的林子”理解了,玄奘爲什麼留下的原因也就會明白,課文所揭示的道理也纔有了根。

四、語言形式訓練是我們語文老師不能忘了的“本”

我在備課時動足了腦筋想的不是如何殫盡心機讓學生懂得一個道理,更不是認識玄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到是方丈是怎麼指點玄奘的語言技巧引起了我極大的關注。學語文幹什麼,不就是爲了“能說會道”。什麼是“能”,什麼“會”?恰當、有效也。方丈的指點如此神效顯然因爲語言技巧的嫺熟。新課標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就有“領悟表達方式”的要求,方丈的這種表達方式不是很值得學生學習並在生活中應用嗎?所以,在進入文字學習內容後,我說了這段話:我們想想,爲什麼方丈搞得這麼複雜,又是帶他走、看,又是啓發問話的。如果直接跟玄奘講,啊玄奘啊,你想走就大錯特錯了,這是鼠目寸光啊,我們法門寺高僧濟濟,大家相互競爭,這有利於你成長進步嘛,怎麼想到走呢。行嗎?

說這番話的目的是什麼?學生吃了東西我還要求他咂巴出味道來。熟話講,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樣一比較,孰優孰劣不就出來了嗎?接着再帶學生弄明白這道菜是用什麼做成了,主菜是什麼,配料是什麼?這樣“借喻說理”的語文知識就被隆重推出。我沒有蜻蜓點水就此結束,我又來了個應用訓練。由於課堂時間的不允許,也因爲不能沖淡文字情節所構造的學習“場”,所以就拈來名言做了個簡單的形式訓練。先是舉生活例子然後讓學生說出名言精華里背過的句子。如“良藥苦口利於病”之於“忠言逆耳利於行”,如“水至清則無魚”之於“人至察則無徒”。後又出示喻體,讓學生思考此喻可以揭示什麼樣的道理。訓練的時間不長,但我的訓練意識是明顯的,我就是要告訴學生:講話是個深功夫,比喻說事顯然很有效果。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課上完,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一、雖然自己鄙視課堂的簡單喧鬧,但課堂一味的沉悶應該不是什麼優點。二、教學時間相對較緊,爲了完整地呈現教學設計,便臨時壓縮了一些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讀詩也沒有從容進行。我猜想,由於沒有讀書相對弛緩的學習節奏,課堂始終處於一個思考思考再思考的狀態,開始學生可能是興奮,但心理學告訴我們興奮之後緊跟着的便是抑制,所以後來有部分學生可能因此而跟不上課堂的思維節奏,有些乾脆就放棄了跟,課堂也就顯示出“澀”的感覺。張弛有度,古人講得一點不錯。

《生命的林子》教學反思3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講了一個有關玄奘於成名前,在師父的指導下,堅持在高僧濟濟的法門寺苦心潛修,終於成爲一代名僧的幫事。說明“一個人的.成纔是離開社會的。就像一棵樹,不能遠離森林。“本文結構簡單。可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寫玄奘遠離森林;第二部分寫玄奘在師父的指導下,決心留下法門寺。第三部分,玄奘終成名僧,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從課文對兩處松樹的描寫和議論中揣摩所包含的意思。

2、 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透過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

3、 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1、 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從課文對兩處松樹的描寫和議論中揣摩所包含的意思。

2、 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透過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

3、 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小黑板

教學理念:

本文是一個傳說,又是一個故事,作者透過這個小故事說明的一個含義深刻的道理。所以,我先讓學生講故事,再由問題引領,帶任務學習。從中體會作者借某種事物比喻一種道理的寫作方法,再在有感情的朗讀中,感悟到一個做人的深刻道理。

教學程序:

一、生活常識引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誰能告訴我《西遊記》的主人公是誰?那在這些人中,有一位鍥而不捨的取經人是誰?唐僧的生活原形人物就是玄奘。本文講的就是他在成名前是否留在法門寺的一個故事。想聽嗎?板書課題:生命的林子。

二、整體感知,講述故事。

1、 學生自由讀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書上作批註,爲稍後的講故事做好準備。

2、 個別學生生動的講故事。

三、讀文、悟意。

1、 問題引領,出示小黑板:

(1)玄奘爲什麼要離開法門寺?

(2)玄奘最後爲什麼又留了下來?

(3)老方丈用的什麼方法?

(4)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啓發?

(5)你最欣賞課文的哪些語句?

2、 自學。在書上作批註。

3、 交流收穫。

(1)玄奘爲什麼要離開法門寺?(①法門寺“香客如流”,“法事應酬太繁”,難得“靜思養神,潛心修身”。②“感到自己雖青燈黃卷苦苦習經多年,談經論道卻是遠不如寺裏的許多僧人。”他想到一個安靜的地方,靜心學習,儘快成才。

(2)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是不是很草率的?你從哪能詞可以看出來。我們把這個句子帶着感情讀讀,好嗎?

(3)玄奘最後爲什麼又留了下來?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個別學生讀第8自然段。)

(4)老方丈用的什麼方法?在第幾自然段?(個別學生讀第5、6、7自然段,其餘同學思考兩個問題: ①老方丈問玄奘願做燭火還是太陽的用意在哪兒?②老方丈是怎麼勸說的?

(5)在這兒老方丈的用的方法是什麼?(作比較,打比方)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啓發?齊讀最後一段。(一個人的成纔是離開社會的。就像一棵樹,不能遠離森林。)人由此你想到了哪句名言或警句?請批在書上。

(6)爲什麼離不開社會?(競爭!)你又想到哪句格言警句?請批書上。

(7)練習用打比方說明一種道理的方法說話。

四、感情朗讀,總結全文。

1、 有感地朗讀全文。

(1)說說全文的感情基調是什麼?你認爲讀好本文的重點是哪些語句?

(2)練習有感情讀好自己認爲重點的句子。

(3)有感情地讀好全文。

2、同學們,我們要想向唐僧一樣出人頭地,就要把自己放在社會中去接受競爭,讓自己也像文中的松樹一樣爲了得到一點陽光而奮力向上拔。於是:“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讓我們牢記這兩句名言吧!出示小黑板:

A、 天生我材必有用。B、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

五、鞏固延伸,佈置作業。

出示小黑板(碩果累累):

(1)我想積累這些詞句:

(2)我明白了一些做人的處理:

(3)我想續寫《生命的林子》。

(4)我知道題目爲什麼叫《生命的林子》了。

選三個給自己的學習夥伴說說。

板書設計:

生命的林子

山野小寺 玄奘 法門寺

兩三棵樹 松樹 松林 競爭 成才

我們 社會

《生命的林子》教學反思4

在匯入環節中,設計得比較周到合理,由《西遊記》匯入,介紹其中的人物,然後出示玄奘圖片,讓學生介紹玄奘、質疑匯入對課文的學習。學生的預習工作也比較充分,故能順利完成此環節。匯入課文後,對課題的質疑,對學生的求知意向、疑難問題等明確好,因此對新課的學習有所幫助。

在詞語的學習過程中,因學生預習工作做得比較到家,所以對詞義的理解比較透徹,尤其是對描寫法門寺的四字詞語的理解,但感覺偏重了對詞義的理解,而忽視了對詞語的朗讀,應該引導學生透過朗讀讀出詞語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喧喧嚷嚷、鶴立雞羣、鬱鬱蔥蔥”等詞。

在引導學生理解“水深龍多”一詞時,我的出發點原本是想借用劉禹錫的《陋室銘》中的兩句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幫助學生理解詞義。但上完課後,仔細斟酌,此舉有助於學生理解詞意,但運用不妥,理由是“有龍則靈”之意龍不在多,少一點也行,與“水深龍多”中“龍多”有矛盾。上好一堂課真是不容易,對每一“細節”必須多多斟酌、多多推敲,俗話真是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

《生命的林子》教學反思5

《生命的林子》一文敘寫了玄奘感到在僧衆雲集的法門寺無法成才,便想離開另尋山野小寺苦修,經過方丈的設喻對比教育,終於留下苦心潛修,成爲一代名僧的故事,闡述了一個想要成才的人不能離開社會羣體的道理。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有意思在“林子”、“生命”。聯繫全文可知,本文中的“林子”是以自然界的林子喻指社會羣體,藉此及彼,託物寓意。“生命”一詞在這裏是用來修飾“林子”的,很顯然是指這林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着生存、發展的能力。將林子比爲社會羣體,那麼這裏的“生命”就至關重要了。所以我以爲理解“生命”比理解“林子”更爲重要。

就故事本身而言,並不難,學生多讀幾遍大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如何讓學生意會的東西言傳呢?我在這裏設計了一個補白。就是在反覆朗讀方丈最後的話之後請學生說說方丈心裏的話。採用了“玄奘啊,如果你……,就會……;如果你……,就會……”的形式進行說的練習。學生髮言涌躍,領會到位,也不乏有發言精彩者。但課後再想想,假如形式不給出,會不會更精彩呢?假如再適當地引導學生結合板書來說,是不是效果會更好呢?本文的老方丈是高僧中的高僧(學生語),值得研究。所以在上面的練說環節結束後,我就進行了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體會方丈是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給學生思考和表達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學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門的,他們體會到了方丈高超的勸解技術、是個慈祥的長者、是個有獨特見解的人、是法門寺那片林子裏的一棵參天大樹、玄奘就衝着有這樣一個師傅也不能走了……這個環節在備課時我猶豫再三,好幾次想把它刪了,因爲感覺上去和主題有些“偏”。現在學生的回答讓我豁然開朗,不僅僅是“林子”讓玄奘留了下來,更是方丈本身讓玄奘止步。

爲了讓學生理解生命的林子,我用了圖片演示對比、句子深入理解、人物衆人解讀等方法,學生亦能講出生命的林子就是生機勃勃、充滿競爭的羣體。但這“生命的林子”始終充滿辯證。它是隨着時間、地點、人物、人生階段的不同而不同的,而且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生命的林子。所以我試圖將文中的林子引入實際中來,於是我連問了兩個小問題投石問路:“同學們你的‘生命的林子’在哪裏?老師我的呢?”當學生回答後又問:“你身邊的某一個人的呢?”學生亦能舉例說明。可不知當時爲什麼我沒有再追問:“十年以後你的生命的林子呢?”只是在後來的總結中稍帶了一句而已。另外在備課的時候還有過這樣一個思考:那山頭上的一片灌木難道就不是一片生命的林子嗎?現在想來肯定也是,只不過不是一個好的“生命的林子”罷了。可我沒在課上讓學生討論。以上這兩處是惑?是憾?是鑽牛角尖?我還在思考中,期待對文字有更深的解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