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說課稿合集九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1.69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說課稿合集九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學思想

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增強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發展學生靈敏、速度、力量和協調素質。

本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發展和提高學生反應速度和快速啓動能力爲宗旨,以學生愉快地進行體育活動爲目的,組織學生體驗、思考、總結,使學生在“樂中學,動中悟, 玩中練” 。

二、說教材

“體能練習”鍛鍊學生的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和腿部力量素質,培養學生團結向上、頑強堅持的優良品質。

1、教材分析

七年級“不同姿勢的起跑”是《體育與健康》教材短跑單元教學內容中的第一課時教學,是水平三走與跑教學的延伸,是六年級初步瞭解站立式起跑教學的發展。

2、學習目標

(3)透過體能項目的練習,鍛鍊學生的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和腿部力量素質。

(4)培養學生善於觀察體驗、注意力集中、團結向上、勇於堅持的優良品質,逐步養成尊重和欣賞他人的好習慣。

(1)透過體驗不同姿勢的起跑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自然站立式起跑,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

(2)透過不同姿勢的起跑練習,提高學生快速反應與快速啓動的能力,所有學生能做到聽到信號快速起跑,80%的學生初步具有正確的身體姿態。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多種姿勢下的起跑體驗感受與認識。

教學難點:反應迅速,快速啓動,肢體協調 。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具備了基礎的運能力,對體育運動充滿好奇和嚮往,有強烈的表現欲。樂學、好動,但是對技術要領的學習興趣難以保持,認知水平在技能學習的初級發展階段。

四、說教法

針對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生實際,遵循“從學生的發展出發,構建互動生成的課堂”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以站立式起跑爲主線,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運用啓發教學法、講解示範法、嘗試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培

養學生勇於嘗試、樂於體驗的'學習精神。

五、說學法

七年級學生有基本的運動能力,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學法:

體驗法

探究法

實踐法

六、說教學程序

本課以發展學生的體驗、分析、總結能力爲框架,以《體育與健康》教材爲指導,以提高學生的靈敏、協調等素質爲目標,因此我的教學程序設計如下:

1、激發興趣、活躍身心——遊戲“貼膏藥”。(10分鐘)

2、勇於嘗試、迴歸技能——多種姿勢的起跑體驗,站立式起跑技能迴歸(14分鐘)

3、拓展練習、培養品質——體能練習“趣味運動會”(7分鐘)

4、恢復身心(9分鐘)

希望得到各位評委的批評與指正。

說課稿 篇2

一、教學重點的定位

說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瞭解身邊的強者,收集名人自強的事蹟和名言,做到心中有榜樣,並以此激勵自己做生活的強者,初步形成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

(二)能力目標

能夠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通到的困難和問題,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學習自我調節的方法,提高適應能力。

(三)知識目標

知道學習和生活中會有困難,遇到困難不退縮,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

說教學重點:

“知道遇到困難時,只要不輕言放棄,想辦法去克服,每個人都可以成爲強者。”這是本課的重點。本課重點體現在課程內容標準“不畏困難和挫折,努力向上,積極生活的理念,引導兒童珍愛自己,學習做生活的強者”。 從本課教材來看,本課由感受“強者”精神、深入瞭解“強者”所具有的精神、學習做“強者”的行爲引導等三個主要部分組成(課件應出示相關教材圖片),教材三個方面的主題部分都是圍繞我們這一教學重點採取層層遞進方式設計的。

說教學難點:

讓學生最終成爲生活的強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講,讓他們透過一節課的學習就能做到是很難的,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去磨練。

二、教學重點的分析

本課教材側重體現課程標準“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成爲具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課標角度)。

教師用書對本單元教學目標明確指出,“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對別人寬容。”這是本單元第一課的教學重點;“體會殘疾人羣生活的艱辛,瞭解社會對殘障等弱勢人羣的關懷,反省自己的行爲,尊重、關愛、幫助他們。”這是本單元第二課的教學重點;“知道遇到困難時,只要不輕言放棄,想辦法去克服,每個人都可以成爲強者。” 這是本課的重點(本單元目標的角度)。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資訊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教育心理學角度)。從當前四年級的學生狀況來看,很多學生知道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困難,遇到困難不退縮,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遇到困難,想辦法去克服卻缺乏體驗,因此,幫助學生透過具體事例的學習,感受並瞭解強者的精神,學習做一個生活的強者成爲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從學生實際的角度)

三、說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援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透過以下三個環節來實施:

(一)我們擬透過環節一,讓學生感受“強者”精神。

我們先出示《美哉,英雄少年》這首詩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接着播放“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頒獎晚會和北京殘疾人奧運會開幕式及運動員奮力拼搏的.視頻片段,展示更多強者的事蹟和精神。

(設計理念:透過該環節,使大家在反覆朗誦中更深刻地感受到英雄少年在大災面前自強不息的強者精神,並讓學生在情景、事蹟、行動中體驗“強者”精神和品質,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強者”的可敬,可貴!)

(二)我們擬透過環節二、讓學生深入瞭解“強者”精神。

我們首先讓學生閱讀書中材料“因爲我是班長“和“病房裏的小小志願者”;

接着讓學生說說還了解到哪些“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事蹟,並從他們的身上,你怎樣理解“做生活強者”的意義;最後分小組介紹自己課前收集到的身邊強者的事蹟,每小組再推選一名代表發言,說說從這些身邊的強者的故事中,受到了怎樣的啓發。

(設計理念:讓學生透過具體事例的學習,感受和學習強者的精神品質,深入瞭解“強者”所具有的精神品質。)

(二)我們擬透過環節三、讓學生學習做“強者”的行爲引導。

我們先讓學生閱讀書中13頁的三份材料,說說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麼;接着讓學生說說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打算怎樣學習英雄和楷模的優秀品質;最後完成計劃書,設計自己也要成爲強者的方向。

(設計理念:透過事例和學生的實際,使學生能積極面對、努力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增強做生活強者的信心和行爲能力。)

四、課後延伸:

最後,我們佈置學生課外收集古今中外有關堅強勇敢、自強不息、奮力進取的名言警句進行課後延伸,把重點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努力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化成學生的實際行動,提升學生的理性認識 。

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尊生》,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 《先秦諸子選讀1<莊子>選讀》單元的第四課。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介紹、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部分來進行說課。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 《先秦諸子選讀1<莊子>選讀》單元整個單元透過五課向學生介紹莊子其人及其思想。正因爲是選修教材,如何處理和使用選修教材是我們應該解決的首要問題。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思想空前活躍的一個時代,產生了諸多的流派有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說。我們的教材主要選取了春秋戰國儒、墨、道、法思家的代表人物進行編排,每科課前和課後分別有“引入話題”和 “相關連結”部分。因此,區別於必修教材知識型課程教學,我在處理選修教材的時候主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針對文字本身繼續深化和鞏固文言知識教學;第二、“引入話題”和“相關連結”部分除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諸子思想,也作爲寫作素材特別是議論文寫作素材進行積累;第三、最重要的是經過原典一手資料的閱讀,啓發和引導學生德行的修養,聯繫現實,幫助學生解答日常生活中的關於社會、人生的困惑,最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第二部分

學情介紹 2 在學生中流傳着一句順口溜,語文學習一怕周樹人,二怕文言文,先秦諸子作爲早期的文言文,時代久遠,學生理解有障礙,長期學習古文又有很深的畏難情緒,加之諸子百家思想深邃,學生閱歷、理解能力的有限,都是需要考慮到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學習本課的不利因素,

我安排學生在課前一定要預習文字,早讀的時候熟讀文字,相關章節背誦。2.課中教師引導學生提取關鍵詞,準確翻譯文字。

3.課下查找、蒐集諸子百家的一些資料。

第三部分

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教材分析、學情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確立了本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文言虛詞“以”的用法。能理解文中特殊的文言句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初步探討莊子的尊生 思想。 2、過程與方法目標:本課時着重透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來解決學生在預習中碰到的問題,並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初步探討莊子的尊生思想。 3、情感與價值: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的健康的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生命獲得應有的價值。 教學重點:理解和翻譯兩段文字 教學難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探究莊子的尊生思想。 第四部分——教法與學法 依據教學目標,及《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教學要爲學生創設 3 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要求,本課將透過誦讀法、翻譯法、點撥法來進行教學,學生透過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來學習。說完了教法與學法,緊接着我將要說的是“教學過程”,分五步走。

第五部分、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由“美女虐貓”新聞事件匯入

網上評論很多,大多指責美女的,讓學生髮表看法。由愛護動物的生命引入到珍惜愛護人的生命的話題,早在兩千多年前,有位先哲就提出了要尊重生命的話題,他就是莊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莊子的《尊生》。 之所以設計這樣開頭,是因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教學應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這一情境和導語都是學生身邊的熱點話題,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營造氛圍,讓學生從理解“尊生”即就是“尊重生命”把握本課莊子思想的一個方面。

二、誦讀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建議“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所以在本環節我將引導學生透過聽讀、自由誦讀糾正字音,同時讓學生回憶預習中的遇到的理解難題,這樣就順利進入到教學的第三環節:

三、文字翻譯

這一部分,我會分三步走 4 第一步,先讓學生提出自己預習時候遇到的不理解的地方,讓有能力的學生幫助他解決問題; 第二步,讓有能力學生挑出他認爲重點的字詞,進行講解; 第三步,教師補充。我會以小測試的形式,用選擇題、填空題方式點撥學生本科的重點字詞。 這樣的設計還是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檢驗了學生的課前預習,同時老師的點撥也補充了學生預計不到的.重點字詞。經過這一環節,我也解決了教學重點——理解和翻譯文字。

四、內容探討

這一部分,針對兩則選文,我設計了七道問答題,目的在於揭示主旨。

1、第一則選文講了什麼人什麼事? 〈1〉堯舜讓天下給許由、子州支父、子州支伯、善卷,但是他們爲了自己的生命都不接受。 〈2〉太王亶父在被狄人攻打的時候,爲了百姓的生命,他放棄了自己的土地。

2、在選文第一則中,堯舜讓天下給子州支父、子州支伯,他們的回答有相似之處,莊子在此爲什麼要這樣寫? 運用了反覆的藝術手法,強調申明生命的重要性這一主旨。

3、那麼在本則選文中,除了反覆的藝術手法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藝術手法? 有,還運用了反襯,在此莊子以堯舜的聖明反襯出子州支父等人 5 的人生境界更高。推倒世人把天下放在第一位的價值觀。

4、現在誰來總結一下這一則選文的主旨? 尊重生命(自己、別人) 稱道亶父“可謂能尊生” 展開現實意義:莊子是在批判當時的高官有尊貴覺悟的人都嚴重違背了尊生原則,人爲利死。

5、匠石作爲木匠他關注的是什麼呢?而櫟社樹作爲樹關注的又是什麼呢? 匠石關注的是樹能不能成爲有用之材(如何利用樹),從櫟社樹託夢給匠人的情節可以看出櫟社樹關注的是能不能存活下來(如何順隨自然終其天年)。

6、櫟社樹的話有何現實意義?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應當用“有利”和“無利”來衡量,而應當平等相待,不相互利用,才能使雙方生命與尊嚴得到尊重與儲存。

7、那麼這一則選文的主旨又是什麼? 自己不要淪爲某種工具、也不要以別人爲工具。張揚了生命的價值和尊嚴,體現對人的大關懷。

五、課文擴展

本部分設計了兩道討論題: 討論一:講到此,我想大家一定會發出與我一樣的疑問——莊子爲什麼那麼重視保全生命?(學生各抒己見,提示:根據莊子生活的那個時代背景來說。) 政治暴力發展到可以隨意地摧殘人的生命的時候,個人的抗爭就 6 會變得微不足道,個人就形同草芥。

這時,人就會固守自己的內心,求得一片寧靜,與世無爭,放浪形骸之外。 爲了追尋本質自我,莊子認爲生命纔是第一位的。名利可以不要,王位可以不要,但生命不能不要。 爲了追尋本質自我,莊子認爲超脫名利疆場

知人論世 討論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與莊子對待生命的態度不盡相同,你覺得哪一種更有價值? 這一部分教師引導:聯繫現實,賴寧、草原英雄小姐妹,輕生、地震。我的生命崇尚多元化,我書中有一句話,“我們不能決定生命長度的時候,就去決定生命的寬度”。

這兩個討論題的設定,其實是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莊子的尊生思想。既有時代背景,也有他獨特的地方。落實情感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的健康的心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生命獲得應有的價值。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透過翻譯文字,理解了《尊生》選文的意思,透過討論掌握了莊子尊生思想的實質: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自己的生命。 透過課前預習和當堂的誦讀、學生提問題、學生解決問題,教師補充重難點字詞,打破教師填鴨的單一形式,使得學生理解文字內容 7 已沒有多大障礙,這樣就完成了本課教學重點,文字內容探究和討論環節都是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進行昇華,由瞭解莊子思想,引導學生尊重愛護生命,教學重難點的依次突破,教學目標的逐步實現後,本課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我會安排課後作業:

七、課後作業

閱讀課後相關連結,蒐集古、現代有關“尊生”這一主題的詩文,寫在積累本上。 設計意圖:根據語文新課標的要求,作業設計可以呈現多元化的形式,學習語文應該養成積累拓展積累的習慣,因此我設定了這兩項作業。 第六部分、板書設計 總之,我這堂課的理念就是:探索選修教材的有效、高效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主板 尊生 莊子 ? 尊重生命(自己、他人) ? 不要讓生命淪爲工具 PPT 屏幕 活動板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知識是教不盡的,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獲得語用經驗,培養語感,練就語文能力,提升語文素養。《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有很多,《伊索寓言》也不是唯一的一本可以用來做教學例子的寓言故事集,所以每位老師應該明白,教材無非是給了我們兩則學習寓言的例子,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引導學生從對這兩個例子的學習中,認識寓言、瞭解寓言並指導學生進行寓言創作,實現語用經驗的傳遞、語感的遷移。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赫》、《蚊》兩個故事,情節都很簡單,而且篇幅短小,很適宜初一階段的學生學習。拉·封丹說:“一個寓言可以分爲身體與靈魂兩個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赫》採用白描的手法,講了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裏問自己身價的故事,這是寓言的身體,而它的靈魂是文章的最後一句“這個故事適用於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所以,這則寓言身體與靈魂俱在。《蚊》也有着類似的結構,只是情節要比前者複雜一些,但學生透過閱讀是可以理解的。

《赫》共兩段,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故事充分展示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可分爲兩層。第一層想象赫耳墨斯來到雕像者的店裏,瞭解自身價值,這是故事的起因和開端。第二層想象赫耳墨斯詢問雕像者,他從宙斯問到赫拉,私下認爲自己的價值應該更高一些,這是故事的發展和結局。故事短小,構思精巧。三問三答,略有變化,有起有伏,文章的陡轉給讀者以巨大的反差,結局出人意料,寫得跌宕有致,耐人尋味。在人物描寫上注重心理活動描寫和對話描寫。

《蚊》在結構上與《赫》相同,故事情節較《赫》複雜一些,在寫法上側重於動作描寫,並將蚊子、獅子擬人化,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性格,用動物之間的關係來概括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顯得清新、形象、貼切。文中描寫蚊子與獅子戰鬥的過程,以及蚊子被蜘蛛網粘住的情景,合情合理,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點,用來概括社會現象,兩相妙合,毫無牽強之感。由此可以看出,創作寓言也離不開生活,不能違背常理。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伊索寓言>兩則》做爲語文學習材料,實施教學更應遵從這些原則。所以,我在教學中緊緊抓住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不放鬆,充分藉助繪畫、表演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多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時間和空間,儘可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直接參與的機會,以便他們能從對課文的解讀中獲得語用經驗、語感體驗。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在於引導學生“要能夠領會聯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並激活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從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以及蘊含其中的作者的感情,培養聯想和想象能力”。對《<伊索寓言>兩則》的教學,應做到將作者的想象和聯想激活、物化爲學生自己的想象和聯想,並運用於寓言創作之中。所以,教法上應做到走進例子解讀與走出例子創作並重,讓學生成爲學習寓言的主人。我的做法是:透過“畫畫講故事”讓學生帶着社會生活的體驗走進課堂初識寓言,接着在師生互動和小組學習中走進課文解讀例子,再以學生在解讀例子時獲得的語用經驗和語感體驗爲基礎,進行自我創作,引導學生在實踐訓練中物化作者的語用經驗、情感和生活經驗爲自己的語用經驗、情感和生活經驗,實現語用經驗的轉移、語感的遷移和語文素養的提高。

學生如何學習這兩則寓言,我認爲方法也是多樣的。在“小鳥找水喝”的故事教學中,學生的學法便是一種,他們透過畫畫講故事學習寓言。學習《赫》,我建議採用“讀讀—講講—演演—評評”的方法,即先自讀故事,然後講故事、演故事,最後師生互評故事說收穫。而學習《蚊》,由於前面已有兩種學法做例子,我將採用更大膽的方式,讓學生分小組,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研究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前面的“拋磚”,直接產生效力作用,“引玉”必將水到渠成。

三.說教學程序

教育應當貫穿於學生的興趣當中,使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節段都能連貫地表現爲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動。對知識感興趣並想擁有它、實踐它,是每個渴求知識的人所具有的情感衝動,任何一個可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東西,任何一項可能激發學生求知慾的知識或技能都是他們所感興趣的,極有可能使學生煥發出旺盛的求知慾,我們做老師的,要因勢利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鼓勵他們去表現,進而讓學習成爲學生人生價值的自我實現。基於此,整個教學過程由三步構成:

1.畫畫講故事,初識寓言

“如果你想記住什麼,你要做的就是將它與已知或已記住的東西聯繫起來。”套用這句話,如果你想讓學生學什麼,你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將所學的與學生已知或已記住的東西聯繫起來。在師生互動學課文時,我擬從學生的生活本身和他們已取得的經驗出發,採取“畫畫講故事”的方法匯入新課,以便學生從心理認識到學習(寓言)是一種快樂,也很容易,引導學生初識寓言,培養學習寓言的興趣。藉助多媒體投影向學生展示題爲“小鳥找水喝”的一組簡筆畫(這組畫共四幅,展示出來的僅有三幅,一幅圖爲小鳥在太陽底下飛翔,一幅爲小鳥在一棵樹上歇息,並在小鳥的頭部畫一個小的問號,第三幅圖意爲小鳥看到一個瓶子裏有水,但卻無法喝到水,水瓶旁有瓶傾倒的虛影。而第四幅圖則爲空白,用一大問號表示),

看。 請全班學生思考小鳥如何才能喝到水,並畫第四幅畫。鼓勵學生將自己畫的成果展示給大家

這樣做,我有兩個意圖。一是將學生在美術課上學到的簡筆畫知識引入到語文課堂中來,實現美術學科與語文學科的整合運用。二是結合畫的結果,讓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講《小鳥找水喝》的寓言故事,向學習課文中的寓言故事牽移,實現生活例子與課文例子的銜接。我儘量藉助投影設備將學生畫的畫投影出去,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畫,然後請同學們結合所畫的想故事,並給許多學生以機會,讓他們講這個故事(這時學生必將因爲自己的畫得到展示而高興,在老師的不斷鼓勵下完成講故事的活動)。老師對在講故事時想象出了小鳥心理活動的學生大加表揚,以問“我們應向小鳥學習什麼?”爲結語,完成學生由已有知識和經驗(畫畫、講故事)向未知知識(寓言)的隱性轉換。

2.互動學課文,瞭解寓言

教學的第二步,便是與學生一起完成對課文中兩則寓言故事的學習。我以一個語文活動中心和交際主體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與他們一起完成對《赫》的學習。整個學習過程分讀、講和演、評三步,先由學生自讀課文,走進故事,然後讓學生在揣摩人物的基礎上講故事,並請學生上臺表演這個故事,結合學生講、演情況師生同評,找出講、演中的不足和優點,對故事的寫作特色作一簡要分析(側重於讓學生說學習收穫),弄清寓言中的人物、故事情節,挖出隱藏的寓意,並找到人物描寫的側重點。

我再以一個積極的旁觀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對《蚊》的學習之中。學生分小組對《蚊》進行學習,我穿行於小組之間,對他們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並及時解答他們的疑問,幫助學生清除學習路上的攔路虎。給一定時間讓學生代表小組宣講他們的學習過程,我在給予表揚的同時與學生一起總結學習這兩則寓言的收穫,弄清哪些事物可以做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寓言故事在篇幅、情節上的特點以及如何進行寓言創作等知識,從寫法上對學習過程做一個簡要總結。

3.聯想加想象,創作寓言

德國著名文藝理論家萊辛說:“倘若從一般教訓出發,僅僅把寓言寫成寓意的,寫出來的準是一個惡劣的寓言。”這告訴我們,學寫寓言若僅有簡單的議論,而沒有生動活潑的故事是不行的。萊辛還說:“要是我們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實性賦予這個特殊事件,用這個事件寫一個故事,在這個故事裏大家可以形象地認識出這個普遍的道德格言;那麼,這個虛構的故事便是一則寓言。”所以,對於寓言的創作,我們要注意兩點:一是故事要有生動活潑之處,故事裏所藏的寓意讀者一讀便能知,不給讀者設定理解障礙。二是人物描寫的手法要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靈活使用。如何藉助課堂教學的“舉一”,實現“反三”的歷練目標呢?我跳出《<伊索寓言>兩則》給學生設定的框架模式(先講故事後點明寓意),給學生呈現大量的可供選擇的原始創作材料,讓他們在其中選擇一個展開想象和聯想,進行創作。也只有這樣做,才能充分照顧個體的不同,給學生以廣闊的施

展空間,空間越廣,學生想象和聯想的餘地就越大,就越能讓學生自由發揮。

一是給出不同類的寫作題型。我列出給題目寫寓言、給開頭續寫寓言、給寓意寫寓言、完全自主創意寫寓言等多種寫作題型,並在各題後附一定量的參考題目,給學生提供多樣的選擇。

二是提出不同類的寫作要求。給題目寫寓言(太陽和大風、水滴與石頭、新龜兔賽跑、粉筆與黑板的對話等)、給開頭寫寓言(老虎回家之後??樹幹對樹葉說:“??”等)、給寓意寫寓言(告誡人們要保護環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等)、自主創意寫寓言(自擬題目,自找寓意進行創作)對學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學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體驗,有對問題的不同思考角度,寫出來的寓言也必定各不相同。這樣既避免了雷同思維,又能讓學生給合各自對生活的不同理解,寫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寓言。

四.說課外延伸

教是爲了達到不需要教,課堂教學應給學生在課外進行延伸性學習以指導,僅藉助一節課兩個例子的教學是無法讓學生學得關於寓言的所有知識的,在課堂上創作寓言也因受到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而呈現功利性,這與語文學習的漸進性、廣泛性要求是不相適宜的,《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所以,一個務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透過課外大量的歷練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學習的革命》一書中也說:“在學習方面,沒有東西可以替代針對個人的、有目的的家庭作業。”老師結合課堂學習內容給學生布置一些與之相關的“課外作業”是很有必要的。這節課,我將給學生布置兩類作業。

一是引導學生直接接觸相同類的語文材料,推薦幾本寓言故事集他們閱讀。這其中有中國寓言(如《中國寓言故事》),也有國外寓言(如《拉·封丹寓言》),我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記下自己的收穫,給沒有直接寓意的故事添加寓意。

二是建議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將自己在課堂上寫的寓言故事講出來,進行交流;也可以蒐集存於民間的寓言故事,舉辦一個“講寓言故事”比賽活動,把對寓言的學習延伸下去。

老師角色的恰當定位,再加上得法的引導,學生主體性的激發,必將使課堂教學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讓學生帶着社會生活的體驗走進課堂,運用自已的生活體驗、情感傾向和語用經驗去解讀作者的生活體驗、情感傾向和語用經驗,進而實現生活體驗、情感傾向和語用經驗的轉化,再結合相應訓練在實踐中得以歷練,讓學生帶着語文課堂的收穫走向生活實踐,實現學習與生活的有機銜接,這樣的教學必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說課稿 篇5

《鳥島》這篇文章介紹的是青海湖上的一個小島。本課是新單元的第一課。課文的學習目標是在認識生字、正確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能理解課文內容,並讓學生感受鳥島是鳥的世界,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他們喜愛鳥類、熱愛自然,保護動物以及環境的情感。根據班級學生學習能力實際我做了以下設計: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學生的知識面較小,課前我讓他們談談自己喜歡的鳥類,但大多集中在啄木鳥、孔雀、燕子等這些常見的、能說說他們的益處的鳥類。因此,我在教學開始時直接出示大量的羣鳥飛翔的畫面,讓學生直觀感受壯觀的場面,觸發他們對神奇外界的嚮往和興趣,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利於課文的學習。在複習詞語時又利用鳥兒飛出時的動畫同時帶出詞語,有利於小朋友在讀詞的同時感受鳥類的衆多,在遊戲中鞏固詞語,讓小朋友在課及課尾都能興趣盎然,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解義。

理解課文內容,字、詞、句是環環相扣的'。二年級的課文篇長量多,生字的教學不可能再面面俱到,我在教學中強調音形義的側重,讓他們學會抓住難記的、易錯的地方,相互提醒。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進行圈圈點點找出重點詞、關鍵詞來理解句意,並注重了在語言環境中透過換詞、說話來進行詞義的理解,不做死記硬背,培養學生不同的理解方法和讀書的習慣。比如理解“聞名中外”,小朋友說就是“著名”,我隨即就引導“在哪些地方著名呢?”小朋友立即聯繫到了“中外——中國和外國”,透過小結,很快就理解了是“全世界著名”的意思。再如理解“陸續”,小朋友很容易將它和“連續”混淆,我就設計了一組貼近生活實際的選詞填空,讓小朋友進行聯想、辨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理解詞義。

三、結合課題,進行課文內容的拓展和主題的昇華。

講到鳥類,很自然的想到益鳥對人類的貢獻。結合課文內容中提到的人類對鳥島的愛護,設計了說話練習“當你來到鳥島,看到那麼多的鳥和鳥蛋,你會怎麼做,怎麼說?”小朋友的發言都是圍繞着環保展開的。他們提醒大家要愛護幼鳥,不掏鳥蛋,也有人說到要保護那裏的環境,不破壞鳥兒的家園,甚至有的小朋友提到走路也要小心,別踩到幼鳥和鳥蛋呢。不需要老師多說什麼,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已經樹立起來了。

說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猜猜我是誰》,首先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猜猜我是誰》是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課程,在學在這課之前,學生學習了《快樂的人》和《自行車局部寫生》兩課的學習,引導學生細緻觀察,初步培養他們用線進行造型表現的能力。在這一課透過人物頭部背部的表現,進一步強化觀察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學生在集體生活中,自己的同學是最熟悉的,也是小學美術中最常見的表現體裁內容,畫畫人物的內容,畫畫人物的背景形象,既讓學生增加學生之間的瞭解,同時也能培養細緻觀察的習慣。爲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如下:

1.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線造型能力及畫面的組織能力。透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以及認真細緻的觀察習慣。

透過學習,發現、表現背面人物頭部的美感,進一步學習寫生及線造型的方法。

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2.教學重點

學會捕捉背面人物頭部的特徵,能用線描寫生的方法表現出來。

3.教學難點

如何用線表現人物頭部的`特徵。

二、說學情

學生的髮型各式各樣,尤其是女孩子的髮型,線條變化十分豐富。雖然同學們每天都在一起學習,但是大部分學生從來沒有認真、仔細地觀察過同學的頭髮,更沒有注意到它的美感。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透過認真地觀察,體驗髮型不同所體現出的頭髮的美感,學習背面人物頭部的寫生方法。本課課題和內容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方法

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入知識之門,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讓學生一輩子受用。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力求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參與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主要教學方法有:

1.創設情境:利用搶答遊戲設計學習情境。自然的將學生由生活引入課堂。

2.強化主體: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陶冶欣賞:欣賞圖片和資料,感受藝術作品的美。

4.發揚個性: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作品。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課前佈置學生蒐集生活中曾照過的背面的圖片。

學生蒐集自己在海洋館裏參觀、看展覽等活動時從背面照的照片。

教師展示幾幅同學的照片,提問:猜一猜照片上是哪位同學?他在幹什麼?

學生邊觀察邊思考、發言。

出示課題。

二、新授

1.欣賞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兩幅學生創作畫,提問:這兩幅畫畫了什麼內容?用了什麼方法表現的?

教材中兩幅畫畫了同學們在看展覽時的情景,先畫了人物背面的寫生,然後進行了剪貼。2.討論、探究

師:我們今天也來表現一幅同學們參觀的場面。要表現這個場面,你們還有什麼問題?結合本組背面同學及教材上的學生寫生作品,引導學生小組研討:如何畫背面人物?

頭髮怎麼畫?……

小組研討:要表現背面人物頭部,應抓住哪些特徵?頭髮的線條應該怎樣畫?

組際交流:如何觀察背面人物的特徵和線的表現方法。

觀察、思考、學習用線進行背面人物寫生的方法。

板書:頭型髮型頭飾服裝

線條:疏密、曲直、走向

3.示範

教師請一位同學當模特,演示用線進行背面人物寫生的方法。師生分析頭髮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線進行寫生。提醒學生要表現出頭部的形體,一些線條應爲弧線,並注意其方向的變化。

三、學生練習

學生寫生自己前面同學的背面頭像。教師巡迴輔導。

重點輔導:畫面中人物的大小、特徵的描寫及線的組織等。

四、學生作業展示、講評。引導學生完成小組集體創作。

各組展示自己組的作業,組際評價,請大家猜一猜都有誰在參觀。

學生觀察、分析、發言。

欣賞教材上的《未來世界》及一些表現背面人物的繪畫作品,引導學生感悟畫家是如何透過背面人物表現人的內心世界的。引導學生回家進一步表現全身背面人物。

五、說板書

一個好的板書有“微縮教案”之稱,這節課我設計的是一種較爲均衡式的板書。注重體現板書設計的直觀、系統、簡明、美觀的特點。板書涵蓋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便於學生的理解和掌握,使板書設計和教學內容和諧統一。

以上是我就《猜猜我是誰》這一課題展開的說課,懇請各位專家給予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7

一、本課地位:

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上冊的第15課《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課本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張騫通西域2、絲綢之路3、班超經營西域(自學內容)。

漢朝對外交往充分體現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與滲透,而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文明向外傳播的重要通道,所以本課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根據新課改的理念和學習的需要,我對內容作了一些調整和拓展。以絲綢之路作爲本節課的主線,增加了對絲綢之路變遷和衰落的探討,以史爲鑑,談對當今的啓示。而這些也正是我們歷史教學的最終目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歷史的薰陶,爲現實服務。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網絡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已經能夠運用網絡,而且他們對新事物也比較感興趣,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也會給予一定的關注。但初一學生知識的積累還較少,同時對歷史地理的概念還比較模糊。

三、本課目標:

根據以上情況和課標的要求,對本課我確定瞭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與結果,絲綢之路的路線與意義及絲綢之路衰落的原因與啓示等。

2、能力目標:

(1)透過網絡的自主學習,學會查找資料,蒐集資訊的方法及使用現代資訊技術爲學習服務的技能。透過探究式的合作學習,學會交流,增強同他人合作的意識。

(2)透過繪製絲綢之路路線圖培養歷史空間感及動手能力。

(3)透過對絲綢之路衰落原因的探究和絲綢之路對今天的啓示的交流,培養探究能力及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透過本課學習,認識到少數民族和邊疆地區在祖國經濟文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從而認識到開發邊疆的重要意義。

(2)透過學習張騫等人爲報效祖國,不屈不撓敢於冒險和開拓的精神,強化愛國意識和開拓進取的意識。

(3)透過對絲綢之路衰落的原因探討和今昔對比,汲取歷史教訓和營養,以史爲鑑,強化環保意識和對祖國一些方針政策的理解(如西部大開發,改革開放等)。

四、本課重點:

本課的`重點有兩個:

1、張騫通西域。張騫出使西域是漢朝對外交往當中最爲重要的事件之一,有着開先河之意。所以具有重要地位。

2、本課的第二個重點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本課的主線,並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所以絲綢之路也是本課的重點,在此當中絲綢之路的形成和意義及衰落又是重點的重點。

五、本課難點:

由於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積累程度的限制,對理性的知識較難領會,所以本課的難點是透過一系列的歷史事實如何認識絲綢之路的意義和對當今的啓示。

六、教學方法設計:

根據要求和新課改的理念,我把本節課設計成網絡探究課的形式。以Webquest爲載體,這是目前採用較多的一種網絡探究的形式。在網絡逐漸普及的時代,資訊更爲廣泛,老師已經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學生可以透過多種途徑獲得資訊,如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最大限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學會學習,提高興趣應當是我們教學當中充分考慮的問題。本節課透過Webquest平臺,學生自學、蒐集資料、討論、動手等多種方式可以取得較好效果。

在此當中我特意設計了這樣兩個環節:評價、作品與交流。

如何有效的評價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習的效果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透過學生的自主評價,一方面學生可以更爲明確本節課要完成的任務,同時也更有利於對學生的鼓勵和對教學效果的檢測。

作品與交流區可以是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重要天地,也是自我才能展示的舞臺。

七、教學目標的實現:(結合課件)

下面我就結合具體教學過程設計說明一下是如何實現教學目標的。首先在任務中安排的這四個任務就是針對教學目標和本課重難點設計的。(展示課件任務)

1、張騫出使西域,此目內容比較簡單,學生課前的預習已基本可以解決。所以出使過程簡化,重點放在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結果,和他的精神對我們的啓示上。透過對第三個問題的討論,使學生從張騫的身上受到思想的啓迪,強化愛國思想和開拓進取的思想。能自我教育:成功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是有膽、有識、有行、有恆。

2、對於絲綢之路的處理,它既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以應當花較多時間來探討。

這裏主要從絲綢之路的由來、路線、作用、衰落、啓示五個方面層層深入進行。

絲綢之路的路線,我不僅僅是透過老師或學生的演示,而是要求每一個同學自己動手繪製,然後展示評比。可以彌補初一學生歷史地理概念模糊的不足,同時可以提高興趣,增強動手能力。

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安排學生分組討論,爲了提高效率,對此我把學生分成經濟、政治、宗教、文化四個組,這樣一方面爲學生指出了方向,另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有利於在某一個方面能更深入。透過討論,使學生明白中原和邊疆,中國和西方文明的交流與滲透。

絲綢之路到5世紀時逐漸衰落,你能尋找它衰落的原因嗎?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適時的進行引導。主要原因包括少數民族地區的阻礙,中原王朝的盛衰,海上絲綢之路開通的影響,當時的世界形勢,土耳其帝國當時對世界貿易的影響,環境的變遷和地理因素等。主要材料如樓蘭古國,羅布泊等歷史遺蹟。透過此問題的擴展,更有利於理解絲綢之路對今天的啓示意義,如國力、內外形勢、環境自然條件等。

思考探究:學習本課,你有什麼感想?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啓示?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把改革開放作爲我們的基本國策,你有金點子可提嗎?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歷史小論文,題目自擬,並交流討論。此是對本節課內容的昇華,以史爲鑑,把歷史和現實聯繫起來,對我國所實施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對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有更爲深刻的瞭解,同時結合所學爲祖國的建設出點子,加強了對學生的愛國思想教育。

這一系列的安排層層推進,分解進行,學生在自然當中就會作出一些理性思考。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分析和安排,請各位老師指教。謝謝!

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美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7課《偶戲》,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的闡述。

說教材 本課屬於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旨在透過欣賞多姿多彩的偶戲表演形式和千變萬化的戲偶人物造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同學瞭解偶戲的藝術形式、種類,欣賞、體會偶戲的藝術之美。透過欣賞、分析、感受、評述等過程,從發現到關注、從民族到世界,逐步形成對偶戲這種民間藝術的喜愛之情,從中感受民族古老藝術的魅力。

鑑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欣賞不同表演形式的偶戲,瞭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和種類,知道偶戲在造型、表演等方面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透過對偶戲的瞭解和交流活動,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欣賞能力。在觀察材料,欣賞造型和色彩,動手製作,參與表演等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的方法,體會民間藝術的美感,增強傳統文化意識和時代創新能力。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透過對偶戲資料的交流和對傳統偶戲的欣賞,認識並感受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體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對祖國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之情,進而培養學生用藝術的眼光創造生活樂趣的美好情感。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的本課重點是:透過瞭解有關偶戲的文化,加深對民間傳統藝術的瞭解和熱愛,並用文字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難點是:對偶戲表演藝術的感受,對藝術形象特徵的理解與評述。

一、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爲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以下教法:

激趣法:通觀看視頻、出示玩具偶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學點撥法:始終實行啓發誘導,引導學生觀察、鼓勵動手操作,從而感受偶戲的表演特點。

二、說學法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將“學習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本節課我運用了兩種學法:一是探究性學習法,重視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創新實踐。二是合作學習法,學生之間交流合作,體驗合作的樂趣。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目標,解決重難點,我將以四個環節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定向導學 激趣匯入 好的開始是課堂成功的一半, 爲此,課前,我設計了《偶戲》自主學習資料,讓學生透過自學大體瞭解本課的學習內容,在開課之初,我則以視頻匯入,能夠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 自主探究 互動展示 這一環節我透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透過看一看、摸一摸、演一演,自主探究,主動學習,從而瞭解偶戲的不同類別及其特點 攻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第三環節:小組探究 當堂反饋 教學結束之際,讓學生分組對作品從材料、造型、色彩、表演特點等方面進行欣賞.評述,然後各組代表上臺展示交流,並進行偶戲編排表演,學生在愉快的自主探究學習中掌握本節課的知識,此環節就是對本節課教學效果的檢驗。

總之,我始終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達到教者樂教,學者樂學的目的,具體的教學流程請看我的課堂教學,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9

第一方面說教材

《鴻門宴》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1第二單元第6課,節選自《史記》。所選情節描寫的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後,爲爭奪天下而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鴻門宴名爲宴會,實則是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作者以嫺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衆多富有戲劇性的令人難忘的場面,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絃。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教學這篇課文計劃安排3課時,我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大綱要求,我確立瞭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家作品及相關文言基礎知識,學習創造性閱讀

2、過程與方法:透過分析劉邦、項羽等人物性格,樹立正確的讀史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司馬遷隱忍發憤的著書精神,從容應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

本課的教學重點爲:積累文言詞句知識並學習一分爲二地評判人物。本課的教學難點爲:學習創造性閱讀,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第二方面說教法和學法

第三方面說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匯入新課

提起項羽劉邦,提起楚漢相爭,人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但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同樣的兩個英雄人物,卻有着截然不同的命運。一個梟雄末路,而另一個卻能成就千秋霸業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鴻門宴》,去尋找答案。

環節2整體感知

藉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結合文中課下注釋,通讀全文,把握大意。讓學生採用講故事的方法複述課文,並以六字短語形式來概括從開端至結局的情節,短語的主語一定要是文中出現的人物。這樣,時刻突出人物形象、情節進程和性格衝突。最後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感知文言文語言的凝練之美。

環節3譯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註釋,藉助工具,疏通文句,翻譯課文

2、以小組爲單位,就難詞難句討論交流,力求通暢地翻譯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1.合作學習:二人合作,參考註解,疏通全文大意。沒有註解的語句,憑藉學過的文言常識解決或查閱工具書解決;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書上註解和工具書獨立學習,這也是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設立二人小組來討論全文大意,是爲了互相啓發,並利於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集體解難:各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集體討論,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詞語小結。(用多媒體課件歸納總結,並要求學生落實記在課本上,聽寫結合,加深學生印象,避免了課上熱熱鬧鬧,課下迷迷糊糊的情況。)

環節4思讀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理解文意。學生在經過反

復的聽讀與朗讀之後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課文大意,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思考問題讀完後,師:“大家說,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宴會麼?”這絕對不是一次愉快的宴會,項羽和劉邦在宴會上劍拔弩張,勾心鬥角,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爭以劉邦勝出爲結局。後來“鴻門宴”也成爲了一個特定的詞語,用來比喻那些“不懷好意,設計陷害別人的宴會”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藉助註釋及熟知的文言知識理解文意。下面給同學們3分鐘思考時間,然後請一位同學用現代漢語複述課文的故事梗概。

題1.項羽是怎樣一步步地由主動走向被動的?劉邦又是怎樣一步步地由被動走向主動的?

題2.項羽、劉邦各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環節5質疑問難

環節6課堂小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