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家鄉春節作文三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3.07W人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春節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家鄉春節作文三篇

家鄉春節作文 篇1

冬季來了,年也來了。家家紅旗招展,彩旗紛飛,裝點節日的氣氛。

我的家鄉位於東北的黑龍江省的一座小鎮裏,這裏既沒有漠河冬天的寒冷,也沒有南方冬天的温暖如春,但每年的冬天都會年的到來,而變得熱鬧非凡。

年近二十八九,各家各户張燈結綵的慶祝,人們貼對聯,掛上紅燈籠,走在村落間,我能感受到那濃濃的節日氣氛。

盼望着大年三十的到來。早在大年到來之前,我的家鄉都會在臘月二十三過個小年,那一天,家家户户也很熱鬧,但我一直不知道人們為什麼要過小年,我們在這一天也會和過春節一樣,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不過,我還是盼着過大年。

家鄉的大年很特別,每一年的飯桌上必須要有一道關於魚的菜,寓意自然是年年有餘意思。而臨近午夜時,家家户户還要包餃子,等到夜裏十二點的時候吃的。餃子裏會藏一個銅字兒或一塊糖、一粒花生什麼的,誰要吃到這樣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到來的一年裏,誰就是最幸福最有福氣的人。我們現在過春天又多了一個活動,就是看中央電視的`春節聯歡晚會,這已經成了我們的習慣,我們早早的就晚好晚飯,把餃子也早早的包好,然後就一家圍坐在電視前機,邊春節晚會兒的開始,邊吃着好吃的,邊聊着高興的事兒。我們會堅持到吃過午夜的餃子聽過十二點的鐘聲才會去睡覺。

一晚上的時光是很短暫的,轉眼間就過去了。當第二天醒來時,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人們早早的起來,相互問候。遠在百里之外的親威也會帶上禮品前來拜年。

家鄉的春節和其他地方的春節只有細微的不同。家鄉春節雖然普通,但卻流露出一股濃濃的純樸民風。鄰里間會在春節期間相互的拜年,都會把家裏最好吃的東西拿出來給大家吃。這是我最喜歡春節的一個原因。

家鄉的春節很熱鬧,家鄉的春節很有特色,家鄉的春節最真實最親切。總之,我愛的家鄉的春節,更愛我家鄉的人。

家鄉春節作文 篇2

我家鄉在東金店,每逢過年,我都要回老家。看到春節這樣美好,我便想把它寫下來。可這一個多月我不能把他都寫下來,所以只好挑這幾個我認為最熱鬧了。

臘八這一天,家家都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八粥又滑又香,味道好極了。每年這一天,我都會央求媽媽給我熬些臘八粥。臘八蒜是在臘八這一天將蒜瓣泡進醋裏,封住蓋。如果你用大肉作餡包餃子,用臘八蒜做汁話,那餃子會更好吃。

大年初一我認為也是十分好,原因沒有別,就因為在這天,你姑姑、叔叔、哥哥、姐姐都來了,你會拿到許多壓歲錢。正因為如此,他才會比除夕夜吃團圓飯、守歲更開心、更好、更熱鬧。

正月十五,元宵上市了,家家户户差不多都吃元宵。元宵也叫做湯圓,意味着團團圓圓,大家都是圖個吉利。吃完元宵,就去街上看燈,我也會在這幾天回到城裏來,好欣賞政府為我們舉辦煙火晚會和那些美麗燈,五顏六色煙花在天空中綻放,讓你應接不暇。

春節是快樂日子,是祥和日子,讓我們一起來慶賀新春,來歡度春節吧!

家鄉春節作文 篇3

在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春節。今年春節我們提前回到奶奶家,除夕之夜,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好不開心。團圓飯過後,我們幾個小孩決定包餃子給大家吃。過年包餃子本來是北方人的習俗,但今天我們也興一興這個習俗。

一開始,堂哥和麪,堂姐準備肉餡。看着堂哥用力的來回揉壓麪糰,我們也躍躍欲試。但是他覺得我們太小,不夠力氣,就沒讓我們摻和。到面和好後,他卻犯難了——原來他試做的幾個餃子皮根本不象餃子皮的樣:有些又大又厚,有些又太小太薄。這時,我跳出來説:“讓我試試!”我心裏想,堂哥力氣大也是個麻煩,這下可以看我的`了。我先從大面團裏分出幾份小的,然後用擀麪杖開始擀,不快不慢,不輕不重。不久,那一團團小麪粉在我手下成了一塊塊形狀相近,厚薄適中的餃子皮。堂哥看着這些圓圓的餃子皮,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剛好,堂姐從廚房裏端出準備好的餃子餡,為了節約時間我們決定邊做餃子皮,邊包餃子。於是,一邊,堂弟幫我把麪糰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我只負責擀餃子皮;另一邊,堂哥堂姐也在合作,一人放肉餡一人用餃子器包餃子。由於他們那邊用上了餃子器,包餃子的速度很快,一開始我們這邊還差點跟不上。可是我們也不甘示弱,我找出一套擀餃子的更好方法,加上堂弟的幫忙,速度也越來越快,最後竟然還超過了他們包餃子的速度。

等所有面團都擀完,一共包了六十多個餃子。水一燒開,我們就把餃子一個個下鍋。之前我們還擔心餃子下鍋後會煮爛,那樣我們花的工夫就會白費。但這些擔心是多餘的,餃子出鍋了!不僅沒有爛,而且一個個圓鼓鼓的,香噴噴的,令人垂涎三尺。我們把餃子分好,配上熱湯,端給大人們吃。他們一個個都誇口稱讚,我們的心裏也樂滋滋的!

經過今天這次包餃子,我知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知道了父母平常的辛勞,更明白了只有勞動最光榮。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