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集合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3.7K人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三國演義》有感(集合15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我聽到這首詩,便不禁想到我最愛的書籍《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裏面的人物我都很喜歡,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那號稱“卧龍”的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是蜀漢的丞相,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退敵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故事還是“火燒赤壁”,這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曹操要伐吳,攻打吳國必須過江,但是曹操跟他的士兵全都是北方人,他們的士兵會暈船,這樣會讓他們失去戰鬥力,勝率會下降,這時,龐統獻計:把大小船搭配起來,船頭船尾用鐵環連鎖,走上去就像在陸地上行走了。曹操依計行事,果然士兵們沒有暈船。決戰的`時候,黃蓋受不了周瑜的氣,來降曹操,他帶着糧草船直奔曹營,曹操當時神清氣爽,可誰知這些船猛然起火,大火順着風勢,如箭般朝着連環船衝去,就這樣,曹操的幾十萬大軍被燒得片甲不留,死傷不計其數。原來,這都是諸葛亮的連環計,先派龐統使曹軍將戰船全部扣在一起,這個是累敵之計,然後讓黃蓋詐降,發起火攻,兩計連環,使曹軍一敗塗地,諸葛亮神機妙算,真乃神人也!

《三國演義》讓我大開眼界,勇猛的趙雲;寬厚仁愛的劉備;劉、關、張三兄弟的情深都值得我去學習,我們應該像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一樣,全心全意幫助別人,保家衞國,無私奉獻,具有大無畏的精神。

讀《三國演義》有感2

讀了《三國演義》我想到了:人不可以整天都疑神疑鬼的,因為如果你一直這樣的話,就一定會有不少好心人被你誤認為是十分壞的人殺掉了。

而且一些人也會因此而不信任你,但也不可以盲目的聽信了別人的話,不然的話你就很容易就上了當的。在一些特別的情況用勸告有可能還不如用合適的激將法的效果大。自古至今,做計劃是由人來幹,的可是成不成功天氣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要用中國的一句古話説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人不可以有勇無謀因為那隻不過是匹夫之勇,哪一天被一些十分壞的人給害了也不知道,如果你有個謀士的話,你最好多多采納他(她)的意見,這樣會比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強了不少但是對謀士也要保持十分大的.防備。做人不可以太固執己見了聽不進別人的勸告的人必定會失敗而且會很慘很慘所以我們要聽進勸告,不可以十分的自大。做人不可以傳播謠言,因為這個是極其不道德的小人行為。

讀《三國演義》有感3

她們三人有一個同樣的特性:注重優秀人才。

關羽為維護劉備的夫人而裝作向曹操認輸,曹操為留關羽為己常用而用金錢美女引誘他。曹操瞭解關羽這人重情義、這對他沒有用,但他還要試一試。在關羽離去曹操而要回到三國劉備身旁時,曹操並沒有一聲令下令人襲擊關羽。曹操瞭解即便留下不來他,也不可以去殺他。其一,關羽是優秀人才,曹操很賞析他,也期待有像關羽那樣的人為因素自身做事;其二,曹操想借留關羽這件事情來告知賢能之士他的思賢若渴,和他如何看待賢能之人。

三國劉備的求賢之事,最著名的便是大家總聽的三顧茅廬。三國諸葛亮為看一下三國劉備是不是真誠請他下山才數次刁難三國劉備,三國劉備下決心要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出山不但是由於三國劉備的真誠,並且是由於三國劉備仁愛、禮賢下士、為人正直謙恭。

孫權擅於選任賢人,如:呂蒙,孫權瞭解呂蒙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有立足之地,孫權瞭解呂蒙的才可以值得一提的是,假若使他念書,他一定能充分運用他的才可以。呂蒙聽了孫權得話好好讀書,果真,呂蒙的專業知識、看法有一定的提高,在戰場上擅於用兵之道。

假如叫我來點評她們三人誰最好是誰最壞?就我本人來講,曹操、三國劉備、孫權她們三人中沒有最好是、都沒有最壞。假若她們沒有戰爭時代,她們將會會保衞祖國。但她們偏要在戰爭時代,曹操以便完成他的理想而啟動了戰事;三國劉備以便維護保養漢代的執政而創建了部隊;孫權以便維護兄長留下的`祖產而訓煉部隊、不會受到入侵。

以後,她們三人依次創建歸屬於自身的王國。可是,她們創建的王國最終成司馬家族的河山。曹操、三國劉備、孫權她們三人都意識到奪天下非常容易,守河山難。但她們的子孫後代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三國魏國的末代王魏元帝曹奎沒有權力,被司馬炎操縱的蜀國的末代王孝懷皇帝劉禪、三國劉備人死後,劉禪幫助三國諸葛孔明解決朝政,三國諸葛孔明等賢臣死後,他無知、享樂,無視朝政,太監黃皓坐飛機寵愛 幫助朝政日非,三國魏國進攻三路,最後蜀國亡國的蜀國的最後一代王吳末帝孫皓、孫皓能夠最先站起來,安撫平民、買貧,暫時被稱為令主,但孫皓越來越粗暴傲慢,殘暴的政治、酒色變好

正所謂:一步進錯,全盤皆輸。

讀《三國演義》有感4

我最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真是收益非淺啊!《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説,《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説到:“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説趙雲。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他單騎救少主,在曹軍陣營中殺的戰袍染紅,七進七出……他忠於劉備。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趙雲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於建興七年壽終正寢。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禪下令追諡趙雲,姜維與眾臣商議後建議劉禪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應該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

另外,我還從網上看到三國武將排名__一呂二趙三典韋……

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故事也同樣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戰最為出色。使讀者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為名著!值得一讀啊。

讀《三國演義》有感5

假期裏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著作,裏面介紹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比如曹操詭詐、劉備謙遜、孔明謹慎、周瑜心胸狹窄……個個都非常有趣,讓我大開眼界。

在書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跟曹操打仗,因為帶着劉備的家屬,所以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有找劉備的'決心,等到他去從曹操那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騎上“赤兔馬”去找劉備。他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殺蔡陽,展現了勇猛無敵,忠義無雙的品格。

關羽對劉備有情有義,可是卻在華容道放了曹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曹操對他有恩,關羽要報恩。二、關羽看到曹操可憐的樣子,又看看他的部下,個個焦頭爛額,於心不忍,所以才放他走。關羽的義釋曹操不是對劉備的背叛,而是義重如山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他的善良。

總之,三國里人物的性格都很有趣,我讀了一遍後還想再讀一遍。

讀《三國演義》有感6

四大名著是我國曆史文化長河中最令人讚歎的傑作,它飽含着中國文化的悠久和神奇。《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這四個書名從小就在我們的耳邊迴盪。以前我就讀過《三國演義》,當我再次閲讀時,又品出了另一番風味。其中最讓我敬佩的是趙子龍和張飛,因為他們有着捨己救人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趙子龍單騎救主這回裏,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單槍匹馬,面對百萬大軍,臨危不懼,面對數十位名將,鎮定自若。趙子龍拿起青鋼劍,衝入曹操的兵中,左突右衝,不出一分鐘,幾百位曹兵都死於青鋼劍下。他連殺幾名大將,英勇無比。就這樣,趙子龍與兇惡的曹軍戰了一天一夜,此時的趙子龍已經筋疲力盡了,但是,為了救出阿斗,他心裏只有一個願望,死也無怨無悔。

趙子龍終於支撐到了長板破,他飛奔過橋,剩餘的由張飛來應付。曹軍像離弦之箭火速趕到長板破,只見張飛手持丈八蛇矛,在橋上一動不動地站在橋頭,令曹軍疑惑不解,從而安靜了許久。突然傳來一陣聞風喪膽的聲音:“誰敢與我燕人張飛決一死戰!”張飛鏗鏘有力的.聲音,嚇得曹軍的人毛骨悚然。有的甚至後退了好幾步。曹操身旁的名將夏侯恩嚇得撕心裂肺,頓時吐血而亡,死於馬下。儘管曹軍還不停地喊着“鎮定鎮定鎮定”,但心裏早已潰不成軍。就這樣,張飛用他那特有的高分貝嚇跑了曹軍。

啊,趙子龍和張飛實在太酷了,讀到這裏,我的心裏湧出了對這兩位大將的敬佩之情。事實上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如同趙子龍和張飛一樣的英雄。王森就是其中之一。他,一名四川小夥子,年僅二十四歲,為了諸暨人民的財產安全,與歹徒展開殊死搏鬥,終於流盡最後一滴鮮血。

《三國演義》使我懂得了捨己救人,《三國演義》使我讀懂了見義勇,《三國演義》使我讀懂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讀《三國演義》有感7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是魏、蜀、吳三國的紛爭,所謂“演義”,是將歷史事蹟演成小説,我已經讀過很多遍了,使我受益匪淺,讀三國人物有感。《三國演義》中刻劃了近四百多個人物形象,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我對其中的幾個人物非常感興趣,例如:諸葛亮,字孔明,人稱卧龍,他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是蜀國的軍事家,與他相關的經典故事有: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火燒博望坡、舌戰羣儒等;劉備,字玄德是蜀國皇帝、他很謙遜,愛交朋友,與他相關的.經典故事有: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等;關羽,字雲長是蜀國的五虎大將的第一位,在跟曹操打仗時,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

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忠於劉備,因戰敗降敵,但他一得知劉備的消息,便很快又去投奔劉備了。我認為他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最終被孫權所殺;趙雲,字子龍是蜀國的另一位大將,他一杆長槍,神出鬼沒,渾身是膽,一生征戰無數,屢建奇功,他單騎救阿斗這一仗是出了明的;周瑜是吳國的都督,他也是文武雙全,但他的心胸狹窄,最終被諸葛亮用計氣死了。曹操是魏國的皇帝,他用兵堪稱舉世無雙,但他詭詐,多疑。三國中每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這些人物的不同命運使我感悟到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也讓感到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讀這本書會不但幫助我瞭解了歷史,還讓我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讀《三國演義》有感8

《三國演義》,這是一本關於英雄的長篇古典小説,使我不禁對文中的英雄兩字有了深深的感觸,書中的人物性格各異,有性格粗暴的張飛,有義薄雲天的關羽,也有年輕有為的孫策,還有陰險狠毒的曹操,他們各有長短。

但在我心目中,劉備最稱得上是英雄。因為劉備禮賢下士,求賢若渴。

在劉備三顧茅廬中,劉備為了解除漢室危機,而找到諸葛亮。酷暑中,劉備步行第一次拜訪諸葛亮,而諸葛亮雲遊去了,需幾個月才回來。第二次,冒着風雪,劉備又踏雪拜訪諸葛亮,而諸葛亮又云游去了。待到春暖花開時,劉備第三次到茅廬拜訪諸葛亮,諸葛亮最終被劉備的誠心所感動,出山輔佐劉備。成了劉備政權的核心力量,幫助劉備打下了江山。

看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想,當時劉備雖然兵不過萬,地不過十里,但他畢竟是皇室後裔,還有關、張等虎將,簡、孫等謀士,卻要苦苦去追尋一個農民身份的隱士,帶着這個疑問,與爸爸討論了一番,才明白劉備找到諸葛亮才是他打下江山的前提。就像伯樂找到了一匹千里馬,這才叫如虎添翼,有了賞識的人,人才才能才會發揮最大的潛能。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另一件事。 國慶節時,爸爸拿了一把弄壞的菜刀去磨,磨刀的老人説磨這把刀要五塊,而爸爸説:“你不是説磨一把刀要三塊嗎?”但老人很固執,仍堅持要五塊。爸爸説:“五塊就五塊,反正再放着就廢了。”於是老人用盡其本事,磨了很長時間才磨好,拿起了刀刃欣賞起來,刀刃在陽光下閃過一線,老人拿起了跟髮絲,迎着刀刃吹去,髮絲竟然斷成了兩截,原來這真是一把好刀啊!因為是好刀,要麼就體面地把它的鋒利體現出來,要麼遇到不愛惜的`它的人乾脆就這麼廢棄下去。

是啊!用人如用刀啊,一個人再有才能也需要遇到一個懂他,愛他,珍惜他的人,他才能發揮出巨大的潛能。劉備是這樣,磨刀老人也是這樣,我們需要千里馬,更需要能發現千里馬的伯樂。

讀《三國演義》有感9

《三國演義》講的是一些歷史故事,講了很多風雲人物。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和知識,也從書裏得到了一些啟發。

令我最不理解的是“曹操煮酒論英雄”片段,為什麼劉備提出的人物曹操始終否認,是不是不夠好?況且為什麼只有曹操和劉備是當世的英雄?他們沒有什麼意見嗎?劉備説袁術,曹操卻遲早要除掉他;説袁紹,幹大事則惜身,有小利則忘命,不能算英雄。又説荊州劉表、江東孫策、益州劉璋,也都稱不上英雄。

英雄應該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對於天下事要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只有劉備與曹操才能稱上當世英雄麼?會不會有別人呢?

此書講的是古代對戰的`故事,文章有“英雄桃園結義”、“董卓攬大權”、“三英大戰呂布”、“伐董卓羣眾大戰”、“中埋伏孫堅喪命”、“呂布被戲”、“曹操殺父之仇”、“小霸王收復江東”、“呂布轅門射戟”、“呂布白門樓喪命”、“關雲長身在曹營心在漢”……可以説故事也是相當的精彩了!

我讀出了書的雄壯、宏偉、壯觀,也看出了場面的激烈、熱鬧。我記住了許多有趣的文章、人物,記住了哪一輪戰敗,成功的喜悦,還有受了傷、互相加害、大量失去的故事情節,這本書給我帶來了無盡的遐想。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最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三國演義》,其中有一節兄弟相殘的故事,它深深地觸動了我……

故事講述了羣雄割據時期呂布被曹操和劉備聯手消滅後,曹操的兵力開始強大,野心勃勃的他想在亂世中大展宏圖、統一北方以成就霸業。按説他的對手袁紹根基比他深厚,為何瞬間土崩瓦解呢?原來官渡之戰後,袁紹臨死前,寫下遺書,命次子袁尚繼位,利慾薰心,長子袁譚氣得兩眼冒火,但怕袁尚起疑,只好出兵佯攻曹操,卻被曹操大將徐晃打得落花流水。迫不得已他寫信向袁尚求救,袁尚卻怕袁譚日後會和自己爭奪權位,決定不出兵相救。這就導致兄弟相殘乃至為曹操所敗,家業全毀以致讓後人唾罵的悲劇。

想想自己,我不由心底發涼,我和弟弟平日相處得很好,但有一次我們竟起了爭執,那天我整晚都和他在鬥氣,我想玩電腦遊戲時,他卻故意把遊戲碟藏起來;他怕黑,睡覺時要開燈,我卻故意把燈關掉,結果吵得不可開交,各自傷心,從此家了一直沒有歡笑,沒有溝通,彼此形同路人,冷戰持續着……現在我冷靜思考,這是多麼不值得!有了温暖的`巢,鳥兒就有了幸福的避風港,有了親人,挫折時就有了無窮的力量,痛苦時就有分擔的輕鬆。“血濃於水,手足情深。”兄弟姐妹既然情同手足,就該同心協力,友好相處,所以做兄姐的,就應該以友愛的態度對待弟妹;弟妹也應該以恭敬的態度對待兄姐,這樣大家和睦相處,家才有温暖和快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是曹植被哥哥曹丕逼害下作七步詩中的一句,意思是説大家都是同一條根生出來的,你為甚麼要急於把我逼死呢!兄弟姐妹理應關係密切、和睦相處、互相謙讓、其樂融融。於是我和弟弟和好如初,家裏重新開始了歡聲笑語。

因此我想:骨肉兄妹、同學朋友間用友愛撐起一方晴空,生活就會多一份開心和歡樂,少一份尷尬和痛苦。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三國演義》這本書是四大名著之一,它由羅貫中所寫,看完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劉備知道諸葛亮學識比得過張良、姜子牙,所以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剛開始關羽和張飛不服他,但是很快,曹仁大軍殺往劉備所在的新野。孔明知道這一仗必須打好,於是就設計把曹仁的大軍引到草叢裏,再一把火把二十萬大軍燒掉。通過這件事,我覺得孔明是個神機妙算的人。

孔明不僅神機妙算,還足智多謀。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經典故事是—草船借箭。周瑜嫉妒孔明的才能,一直想害他,故意找了個理由,讓孔明在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孔明神機妙算,觀天文,知道第三天夜裏會有大霧,就趁着大霧,用草船向曹營“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順利的'完成了任務。讓周瑜的計劃破滅。通用這個故事,我看了一個心胸狹窄的周瑜和一個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他知道周瑜要害他,卻不動聲色!利用自然規律和自己的聰明不費吹灰之力“借”來曹營十萬支箭,難怪周瑜捶胸頓足:既生瑜何生亮!我對他的敬佩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

不但足智多謀,而且有勇有謀。孔明指揮最好的戰役還是火燒赤壁。曹操領百萬大軍殺向江南,只因北方人水土不服,無法渡江,只好先操練。龐統施連環計,騙曹操用鐵索把船拴在一起,孔明又巧借東風,讓周瑜用火攻把曹操的幾萬艘戰船燒個精光。同時孔明還讓周瑜派兵馬在曹操的兵營門前備戰,一見火光,就攻打曹操的軍營,曹操大敗而逃,百萬大軍只剩下十幾人了。這個戰役中,我覺得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周瑜也算是氣度恢廓,大率得人的統帥,但因為他性格中有着嫉賢妒能、氣量狹小的致命弱點,以致他在孔明的光環下氣勢大減。

我覺得在三國中能跟孔明才智齊名的人就是龐統。因為赤壁之戰中,龐統能智勝生怯多疑、詭計多端的曹操,讓其把所有的船拴在一起,可見其智絕才奇和出神入化的應變能力。“議取益州”更見識了龐統遠見卓識的戰略。但龐統性格孤傲、清高,因不滿孔明插手而採取逆反的行動而後折翅落鳳坡,走完短短一生,是個悲劇性人物!我想如果龐統聽取勸阻,不一意孤行,是不是後面的官途跟諸葛亮一樣輝煌呢!成就是謙虛者前進的階梯,也是驕傲者後退的滑梯。當然,我還是很佩服龐統的,只是他的“星途”在諸葛亮面前一樣暗淡無光!

聰明人常從萬物中有所感悟,因為他的才能是從萬物汲取精華。聰明是要用在造福百姓、傳播能量的正軌上,而非在歪門邪道上。從這些戰役中,我覺得孔明是個有勇有謀的人,他的聰明讓他在三國鼎立非常嚴峻的局勢下還能叱吒風雲。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今年,我利用暑假的時間,讀了我最喜愛看的《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明朝作家羅貫中寫的,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演義》這本書裏塑造了近200個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忠勇雙全的關羽、寬厚仁義的劉備等人物性格尤為突出。《三國演義》可以説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小説和歷史文化小説,它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事,構思宏偉,手法多樣,讀來使人驚心動魄。

足智多謀的卧龍先生諸葛亮,小説中多處描寫他足智多謀的事件,“諸葛亮彈琴退兵”就是其中一則。

諸葛亮剛到西城縣,就聽到司馬懿帶着十五萬大軍殺來的消息,此時他身邊只有一羣文官。他帶的五千人馬,有一半人已經去押運糧草了,城中只剩下了二千五百兵士,諸葛亮登城觀望遠方塵土飛揚,魏兵已經殺過來了。官軍們看了個個驚慌失措,而諸葛亮則是十分鎮定,他下令手下人藏起蜀軍旗幟,所有士兵都躲起來,不允許高聲説話,又讓幾十個蜀兵假扮成百姓的模樣,到城門口打掃街道。諸葛亮自己則坐在城樓上彈着古琴。司馬懿見城門大開,二十多個百姓在城門口旁掃地,又看見諸葛亮在城樓上笑容可掬的彈琴,司馬昭感覺奇怪,司馬懿解釋道:“諸葛亮詭計多端,我們還是撤兵吧!”

讀到這裏,我無不被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所折服,大家想一下,如果是你,你會這麼鎮定嗎?

這本書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三氣周瑜》、《三英戰呂布》等,《三國演義》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令我受益匪淺。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前幾日,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很敬佩作者筆下那些栩栩如生的英雄,恍如身臨其境。

這本書記載了一百二十回的故事,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很多,如:第一回的宴桃源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十七回的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第四十六回的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這本書有許多英雄豪傑,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英勇無畏的趙雲,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亂世梟雄曹操等等。除了這些,大家也知道一些關於三國的成語吧!“三顧茅廬、空城計、刮骨療毒……”

我十分喜愛讀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用奇謀孔明借箭。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瑜曰:“此人(諸葛亮)絕不可留!吾決意斬之!”於是就故意刁難孔明,讓他十天內造箭十萬支,不然按軍法處置。孔明卻曰:“只消三日,必造十萬支箭”。瑜又命鐵匠延遲。誰知孔明卻向子敬要快船二十隻,各船三十餘人,直至第三天清晨霧起,駛向曹營,並吩咐人在上面擂鼓。卻説曹營中,毛玠、于禁二人中計,命弓箭手向船上射箭,由於當時霧濃,他們不知道射的是稻草人。半小時後,孔明便讓士兵齊曰:“謝丞相箭!”便走了。曹操知後,後悔不已。就這樣,孔明借了十萬支箭,交付周瑜。因此免了砍頭之罪。

三國還有許許多多故事呢,還等什麼,一起去欣賞那些風雲人物和那些十分有趣的故事吧!在這戰火紛飛的三國中,一定會找到你們喜歡的故事和人物。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我最喜歡我們中國的歷史和傳説了,我喜歡讀的書有很多,如“三國演義”、“西遊記”、“童話故事”等。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三國演義”。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讀三國,我們邊讀邊討論,我們為劉備的“三顧茅廬”而感動,為諸葛亮的“空城退敵”而叫絕,對陸遜的“計破蜀兵”刮目相看,為關羽的`“水淹七軍”而讚歎等等。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為他計謀很多,很有智謀,他以幾千人馬就能擊敗曹操的百萬大軍,比如“火燒新野”就用幾千人馬擊敗了曹仁的十萬大軍,幫助劉備獲得了半壁江山。但最終還是因為劉備的後代劉禪無能,被晉朝大軍所佔領,蜀國滅絕。我最喜歡的章節是“火燒赤壁”,諸葛亮的智謀以及劉備和孫權的聯手,擊敗曹操,使曹操損失了幾十萬大軍。我相信你讀了三國以後,也會和我一樣愛不釋手,百讀不厭,你也趕快到書店開始你的三國之旅吧!

你是一個三國迷,爸爸也很喜歡,但是你已經超過了爸爸,今天和你一起讀三國,很有意思,你很精通三國,爸爸很開心,我們以後還會一起讀更多的好書。加油!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忽略的,有時是重要的。

翻開三國演義,認真品讀這由忽略帶來的悲喜劇吧!

曹操平定袁紿後,為了完成統一大業,揮師南下,收編劉表部隊之後,號稱80萬鐵騎,直抵赤壁江北。江南,孫劉聯軍不過區區三萬,但滔滔長江水,阻隔了南北的交通。曹軍雖然個個英勇善戰,卻不識水性,如何一戰?無奈,曹操聽了“風雛”龐統之計,但孰不知已入陷阱。

串聯幾十艘大船,鋪上木板,能從容作戰了,但曹操身邊謀士建言,此舉危險,若有一處受敵牽制住,整個大軍都會陷於崩潰,本應一語點醒夢中人,但曹操忽略了。最終落個火燒赤壁,敗走化容的下場。

真是無巧不成書,赤壁一戰的勝利者劉備也沒有料到,日後也會犯此等錯誤,落個火燒連營七百里。

更有空城計。木案上青煙縈繞,香燭也靜靜地燃燒着,輕輕爺的鵝毛羽扇顯出一份自信從容,也遮掩着孔明那流着虛汗的臉……遠處馬蹄踏出漫天飛舞的煙塵,司馬大軍兵臨城下。司馬懿本不相信探子的'稟報,此時之見,不禁心中大疑:“孔明一生行事非常謹慎,他如此鎮定自若,城內必有伏兵,我如果貿然出擊,不正中了他誘敵的計謀嗎?他只是遲疑,但沒有仔細看,看孔明的額頭上隱隱的汗珠,看那城門口揮舞着掃帚的軍兵的驚慌。

他最終引兵退去,就因為“忽略”,以致日後後悔。

忽略的有時是重要的。在生活中我們無法避免大大小小的忽略,那就讓我們儘量避免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