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説課稿範文集合7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9.72K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語文説課稿範文集合7篇

語文説課稿 篇1

一、教材與目標

豐子愷先生的散文《白鵝》以活潑、詼諧、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隻高傲的白鵝的形象。以“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這一過渡段統領全文,進行了細緻刻畫,而反語的應用,更顯得這隻鵝雖然固執迂腐,卻率真質樸,憨態可居。

《白鵝》是第四單元的第一篇例文,對於指導學生閲讀寫作地位十分重要。學習這篇課文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句瞭解白鵝的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擬人、對比、反語等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在閲讀中體會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初步模仿進行練筆。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教學難點是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二、設計與理念

葉聖陶先生説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是啊,課文是例子,淺化對課文內容的挖掘,簡化課堂煩瑣的環節,騰出時間訓練學生,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閲讀和習作的熟練技能。在四十分鐘裏通過不斷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發展學生思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三、教法與學法

因此本課將採用讀品結合法和讀寫結合法等方法為主進行教學,指導學生採用讀悟結合法進行仿寫。

四、預設與教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情境的創設,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在引入新課時,播放鵝的情境動態,引導學生描述鵝的形象,背誦古詩《鵝》。 這一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入文本做好了鋪墊。

(二)、讀悟結合,理解文本

1. 初讀美文,整體感知。

七歲的駱賓王眼裏的白鵝真美, 豐子愷先生筆下的白鵝又有什麼特點呢?自由讀文,想一想:這是一隻什麼樣的白鵝?

口頭填空:好一隻( )的白鵝。(高傲、傲慢、從容不適、一絲不苟、架字十足、有着老爺脾氣、需要人侍候……)。(學生可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也可以用在行自我提煉後的詞語概括。這一環節讓學生巧妙的渡過了詞語積累關,從不同的角度瞭解白鵝某方面的特點。既整體感知白鵝形象,又順理成章的抓住了課文中的關鍵詞“高傲”和中心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豐老先生是從哪幾方面寫白鵝高傲的特點?用波浪線劃出過渡句,從這句話裏你知道了什麼? 請學生談體會,老師小結:整篇課文都圍繞“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來寫。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僅連接第一段的內容,還告訴我們後面幾個自然段分別從鵝的叫聲、步態、吃相幾方面寫出了鵝高傲的'特點。

相機板書:叫聲 步態 吃相

2、精讀課文,瞭解寫法。

白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你最喜歡哪一部分,覺得哪句最有趣,就讀一讀。這一環節通過引導學生品讀詞句,組織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及教師的點撥,讓學生在語言文字學習中體會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根據學生喜好相機引導點撥,精讀一部分,其他兩部分略讀。

a 如描寫白鵝叫聲部分:通過“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等詞語十分形象生動地表現了白鵝叫聲的特點,作者完全把鵝當作了人來寫,是多麼生動有趣啊!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詞語,用手腕模仿鵝厲聲大叫的樣子,動筆寫下批註。調動形象思維參與解讀文本,從形態、聲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準確,既培養了學習方法和習慣,又豐富了語言積累。

b 如描寫白鵝步態的部分:作者用什麼方法寫出了白鵝步態的特點?交流反饋,體會作者通過鴨和鵝比較的方法突出鵝的步態特點。 從課文寫鵝“步調從容、大模大樣”以及鴨“步調急速、侷促不安”等詞語中,想象出它們是怎麼走路的,並演一演。改變學習方式,變靜止的學習為動態的表演,富有創意,進一步感悟作者觀察的細緻和用詞的準確,運用對比、擬人來突出特點的表達方法;多種感官的參與在師生合作學習中獲得愉悦的體驗,提高效率。

c 如白鵝吃相的部分:請學生找出認為有趣的句子讀一讀,發現了什麼?説説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反饋小結:看來大家已經體會到了這種寫法的作用,鵝的“缺點”其實也是作者所要讚美的優點。這種明貶實褒的寫法就是反語。除此之外,還用了擬人對比。作者這樣寫。既突出了鵝的特點,又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

3、回顧全文,概括板書。

至此,孩子已在抓住白鵝叫聲、步態、吃相的關鍵詞的基礎上了解了內容,稍加整理,加上標點,就組成了一首兒歌。

白鵝

叫聲厲囂勇盡職

步態傲慢似淨角

吃相從容架子足

白鵝高傲世上絕

鼓勵學生創造性的自編兒歌,孩子們的兒歌更富有童趣。

如:

白鵝高傲自大,

叫聲高吭囂張,

步態大模大樣,

吃飯架子十足。

又如:

白鵝高傲又自大,

叫聲嚴肅似呵斥,

步態從容似淨角,

吃飯架子像老爺。

(三)遷移延伸 學習寫作

新課標提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而語文實踐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用”。積累詞語是為了“用”,學習方法還是為了“用”。只有通過不斷的模仿和反覆的實踐才能學會運用。學以致用,從閲讀到寫作,一脈相承。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1)、課文用準確的詞語和生動的事例寫出了鵝的高傲。你喜歡的小動物有什麼特點呢?完成“快樂寫話卡”。

第一組:好一隻驕傲的大白鵝!

好一隻_ _的小烏龜!

好一隻_ _的_ _!

設計理念:這組練習的目的十分簡單,便於學生抓住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特點。

第二組:以小烏龜為例

爬得慢

小烏龜 慢吞吞 遊得慢

吃食慢

小烏龜 慢吞吞的脾氣,不僅______慢,______慢,連______也慢吞吞的。

設計理念:這組練習意在指導學生抓住小動物的特點從幾方面寫具體。

第三組:

鵝老爺偶然早歸,伸頸去咬狗,並且厲聲叫罵。

龜爺爺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鬍子都快要急白了。

猴小弟爬上假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狗先生耐不住寂寞,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理念:該練習題很靈活,適應較高層次學生練習,既可以靈活運用本課的詞語,進行語言重組,又可以拓展思維,有創意地表達。鼓勵同學之間互相修改,增強互動。

(2)、請把快樂寫話卡整理成一篇小短文,請好朋友幫你提意見。

如:好一隻______的烏龜!小烏龜慢吞吞的脾氣,不僅______慢,______慢,連______也慢吞吞的。______( ),連( )、( )、( )也______。它伸長了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理念:至此學生已完成習作初稿,將在接下來的三篇課文的學習中繼續學習抓住特點寫生動寫有趣,把自己的小文章寫得更精彩。

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我的信念》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散文隨筆。本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主要是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説人生修養,並能貼近生活,容易聯繫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本單元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我的信念》作者是瑪麗·居里,這是作者在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信念的抒寫。從作者的工作、生活、事業、名利、人際關係、業餘愛好及科學趣味中可以讀出崇高,可以領悟偉大的成就、傑出的貢獻是從何處而來。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學設計作簡要説明。本文是對瑪麗·居里一生的`回顧,內容簡單。課前要求學生到圖書館、閲覽室查閲報刊書籍或網上查詢,蒐集整理瑪麗·居里的有關資料。為更好地瞭解這一偉大的科學家作鋪墊。

二、説目標:

根據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兩課時,確立三個目標。(出示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朗讀教學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新課標對七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之一。同時第二單元單元要求提出“還要練習朗讀”的要求。朗讀課文既能矯正語音,提高閲讀水平,又可以進入情景,進入角色,把握文章內容,領悟語言美。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發獻身科學的熱情。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靈魂,新課標十分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因此,在

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基礎上,學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偉大與崇高,心靈會受到感染,蕩起以她為楷模,向她學習的漣漪,從而立志獻身科學。

3、積累語言,學習語言特點並加以運用。新課標提出“語文的基本素養要通過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通過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來實現。”寫作與口語交際成功的關鍵在於語言的積累、感悟與運用。因此確立該目標。

三、活動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由對居里夫人的簡介採用問題“大家知道她是誰嗎?”導入,並出示居里夫人的畫像作形象感知。出示第一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發獻身科學的熱情。

(二)檢查預習:問題是:(出示投影)

1、給加點的字注音:結繭 蹂躪 懊惱 猝然 奢望 魅力 獲益匪淺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關資料。此環節意在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字詞的檢查主要為課文的學習掃清字詞障礙,大致掌握學生預習的情況,接着交流瑪麗·居里的材料,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樣設計也體現大語文教育觀。

(三)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五名學生分段讀,讓學生調動聽覺和視覺感受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教師就學生的朗讀作必要的點評指導。(如:字詞的讀音、朗讀的停頓、語氣等。)

2、學生自由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思考:(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陳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蹟?線索是什麼?

(2)根據內容試寫一句話:居里夫人是一個的人。這樣帶着問題來讀,學生的朗讀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

課程標準(七—九年級)階段目標中強調:“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設計這兩個問題,就是要求學生整體把握全文內容。

語文説課稿 篇3

一、 説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文章主要敍述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對此的評價是“糟糕透了”,父親和母親對“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並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這篇文章語言平實,既有鮮明的形象,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課文一些語句含義深刻,具有啟發性,給學生提供了多維的思考感悟空間。

本課是第五單元的第2篇講讀課文,教學本課時不但要繼續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根據課文特點,滲透一點對錶達方法的領悟。在知識體系上,它是前四個單元訓練重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複習和鞏固,同時,也為下一單元新的訓練項目“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作了一些鋪墊。為此,我們確定了本課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評價對孩子所起的作用。

3、通過學習,總結生活中對愛的點滴感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5、體會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學會正確面對父母的評價。

教學重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明白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的。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對孩子的愛。

二、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本課的設計恰當定位主題,通過閲讀、感悟來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重視組織學生進行紮實的語文實踐活動,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三、説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基於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我們構建“導——讀——悟——拓”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情感氛圍。分頁標題#e#

學生用“明確目標要求——重點部分精讀細品多思——辯論之中悟情明理——綜合實踐鍛鍊能力”的方法來學習本課。

四、説學情

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五年多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十分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學習、理解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興奮點。因此,對本課的教學,老師從“悟”字出發,以讀為本,着眼於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讓有不同風格的學生都參與學習,讓課堂真正動起來。

良好的教學設想要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們安排了以下教學程序:

五、説教學程序

(一)複習激趣,導入新課

孔子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上課伊始,老師引導學生背誦《題西林壁》,以此引導學生領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個人或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進而老師檢查上節課所學內容:對於作者“我”所寫的第一首詩,母親和父親分別是怎樣評價的?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

這樣的導入,複習舊知而揭示課文主要內容,既激發興趣,又達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悟情明理

新課改指出,教師應定好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位置,變“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者”,為激勵、組織學生主動的“學道、悟道”和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的特殊“學者”,這是學生得以自主學習的前提。這種教師角色位置的變換,在這一環節設計中體現尤為突出。

老師過渡:“我既得到母親的讚揚,又得到父親的批評,究竟這兩種評價對“我”有什麼作用呢?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第二部分的學習。

課文第二部分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老師先讓學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15——17自然段。接着運用“質疑法”理解課文內容。因為“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積極質疑,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體現教材重難點的問題加以梳理,最後形成兩個重點問題:

(1)作者為什麼説“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2)成年後,作者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麼“幸運”這是為什麼?分頁標題#e#

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自由發言以後,引導學生領悟到“精彩極了”是一種慈祥的愛,鼓勵式的愛,“糟糕透了”是一種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這兩種愛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作者既擁有母親慈祥的愛,激勵他滿懷信心地前進;又擁有父親嚴厲的愛,使他不至於被一時的成功衝昏頭腦。這樣學生就在讀、悟、問、議的過程中解決課文重難點。最後,多形式的朗讀讀好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三)拓展文本,聯繫生活

課程標準要求在課程內容上,注重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現實,因為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真正實現“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標。因而我們設計了“拓展文本,聯繫生活”這一環節。

首先,安排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如果説愛有兩種,一 種是慈祥的母愛,一種是嚴厲的父愛,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麼?在這裏,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的平台。實踐證明,辯論不僅是交流思想,鞏固知識的一種手段,而且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互相啟發、活躍思維的過程。

在辯論過程中,對於學生的發言,教師應及時予以點撥引導。通過辯論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兩種愛都好,缺一不可,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辯論既活躍了氣氛,又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隨後老師進一步拓展激趣:“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像巴迪這樣的事情也經常發生,我們就是童年的巴迪。請大家用手中的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學生就走出文本,積極主動地學習,創新的潛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師生、生生靈活互動,既滲透了思想教育,又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四)以詩結尾,昇華情感

俗話説:“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精彩極了”和“糟糕頭了”》結課時,老師提供一首現代詩《教育與孩子》讓學生齊讀,來結束我們這次愛的行程。

教育與孩子

敵視伴隨着孩子,他學會爭鬥;

嘲弄伴隨着孩子,他羞澀靦腆;

鼓勵伴隨着孩子,他信心倍增;

讚美伴隨着孩子,他鑑賞有方;

認可伴隨着孩子,他愛心常存;

分享伴隨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誠實與公正伴隨着孩子,他領悟出真理與正義……

這樣以詩結尾,既能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又能使學生的思維再次受到薰陶,情感得到自然昇華。分頁標題#e#

(五)推薦美文,拓展延伸

《父愛,在拐彎處》《愛的教育》等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展示教學的總體思路。在設計板書時,緊扣課文主要內容、重點人物、關鍵語句,用帆船代表人生方向,帆上的“心”中寫了“愛”,帆下船體寫了“成功”,意思是慈母的鼓勵和嚴父的批評都是對孩子的愛,他們能讓孩子把握住人生方向,揚起“愛”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這樣的設計就使靜態的文字、圖案中包含了動態的思路,使人一目瞭然,從而有利於激起學生樂學情緒,強化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做符合板書設計的目的性原則、直觀性原則。

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散步》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八年級第二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散文。它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體現了一家人之間濃濃親情,唱出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讚歌,讓人體驗到“生活之美”。

二、目標分析:

本單元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夠整體把握內容,用心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習朗讀能力的培養。《課標》對第四學段的朗讀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針對以上分析,我對本節課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學習優美語言;

2、培養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學習優美語言;

2、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三、説教法

⒈啟發談話,以情動人

⒉授之以漁,合作學習

⒊交流對話,開放學習

⒋鏈接生活,震撼心靈

⒌媒體輔助,增色課堂

四、説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設計瞭如下步驟:

1、情境導課:這裏用多媒體放歌曲《我愛我家》,然後,我隨着音樂的節奏説出家庭生活中的細節。給學習奠定了學習本文的感情基調,同時,又使學生在課前自然地回想起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細節,這又為後面的教學鋪好了道路。

2、學法指導: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節課一開始,我便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閲讀(掃清文字障礙);理解(瞭解課文內容);品味(體會精彩語言);延伸(談談你的感悟)。] 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

3、朗讀指導:我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後談談自己認為怎樣才能把這篇文章讀好,學生回答出最基本的之後,我接着提醒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然後由學生自由表演讀.

4、交流對話,瞭解內容,在學生前面閲讀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進行談話,讓學生説出課文內容,並將用媒體展示.

5、合作探究,品體語言美: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進行美點大尋蹤,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名子並進行分析,在合作與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內涵.

6、鏈接生活,接受靈魂的洗禮.

散步之美就在於以小見大,以家庭生活的細節反映出尊老愛幼的社會美德.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接受靈魂的洗禮.所以,課到這裏,教師又一次的和學生進行談話,使學生回想自己的家庭生活細節,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

五、説板書設計與作業佈置:

1、 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與其説是知識教授課,不如説是學習方法的傳授課,故在板書設計上首先是學習方法,接着是課文內容的分析,我將本文的主要人物概括為幼小的生命、成熟的生命、 衰老的生命並用箭頭表示出他們之間的關係,最後對本文的思想感情進行了歸納.

2、作業佈置

本節課的作業分三類:

1、口頭作業:求學生進一步朗讀本文,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書面作業:是對學生本節課所學新知(對稱句的特點及作用)的加強與鞏固.

3、實踐作業:學了本節課,尊老愛幼不能只停在口頭上,因此,我設計了實踐作業,看公益廣告“媽媽洗腳”並給自己的親人洗一腳寫出自己的心得.

語文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貓和老鼠》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S版第二冊的一篇識字課文。本課以兒歌的形式講述貓和老鼠的故事,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趣。教學中應圍繞識字這個重點,把“識字”同“學詞”“學句”等綜合起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着力培養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11個生字,會寫6個漢字“洞、貓、飽、迷、咪、歡”。學習“反犬旁”、“食字旁”兩個新偏旁。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能力目標:通過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聲字的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律,並培養學生運用這個規律自主、合作、探究的識字能力。

使學生主動識字,樂於識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實現本課識字教學的目標。

情感目標:認識祖國語言文字的神奇,樹立學好祖國語言文字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會寫文中6個字“洞、貓、飽、迷、咪、歡”,會從讀音和字型上區分形聲字,難點是體會漢字的有趣,讓學生用自己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4、學生分析

學生剛學完漢語拼音,急切需要接觸漢字及一年級學生好動,集中注意力時間不長的特點,在教學中設置了許多遊戲的環節,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努力激發學生識記漢字的興趣,使學生熱愛語文課學習,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説教法

根據教學的重難點,我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興趣教學法。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容易分散,而興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教學中,我通過運用恰當的肢體語言和生動、活潑的兒童化語言;通過多種遊戲、猜字方法,創設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識字慾望,使學生主動識字,樂於識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實現本課識字教學的目標。

2、情境教學法。這是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現學科整合這兩方面去考慮的。在教學中我通過學生熟悉的動畫圖片形式,將韻文展示出來,通過引導性語言描述情境,通過文本和課件互為直觀感知,通過生動形象的板書重現知識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直接參與學習,在創設的情境中促使學生更好地識字,學詞和讀文,達到識字和學詞的目的,提高識字能力。

3、賞識教學法。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在學生練讀字,詞、參與遊戲、展示學習成果、教師相機指導等環節,我活用賞識語言;當眾表揚賞識;用欣賞、讚許的目光賞識;用友善的動作賞識;用模糊賞識等賞識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奮點,給學生注入了巨大的學習動力。

三、説學法:

1、讓學生在興趣中識字

圍繞單元訓練目標,強化識字訓練。。學習“洞、貓、飽、迷、咪、歡”這六個漢字。我們常説寓教於樂。本課教學中通過形式多樣的遊戲如“拼字遊戲、猜字遊戲”等,操作性強,用得恰到好處,學生在樂中積累了語言文字,也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識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掌握識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使學生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加強詞語積累的訓練,利用組詞、説句子、猜字遊戲等形式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注重字的筆順訓練,在學生自學生字跟隨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的.範寫和學生的書空、描紅、仿寫等,幫助學生掌握字的筆順規則。

2、讓學生學會在合作探究中學。

合作探究學習更加關注知識中的能力部分,它更強調的是教會學生在學習中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教學本課中,我請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互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找出生字,詞語;在自學的基礎上合作解決字、詞讀音,互相探究記字方法,讓學生思維力,想象力,理解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四、説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識字教學)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十二個生字,會寫“歡、咪、洞、貓、飽、迷”六個漢字並且會組詞造句。

2、學習新偏旁“反犬旁”“食字旁”。

3、正確流利的朗讀兒歌。

4、通過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聲字的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律,培養學生運用這個規律自主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卡片、偏旁卡片、小黑板。

教學重點、難點:

認字組詞説話。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新

師:誰來説一説,我們都學過那些好的識字方法?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用這些好的識字方法學習第2課的生字寶寶。(打開書73頁)

二、認一認

1、自學本課田字格中的6個生字寶寶,藉助拼音認讀。

2、同桌互讀、互查。

3、指名小老師上台教讀。

三、講一講

1、四人合作學習小組互相説一説自己的識字方法。

2、指名上台彙報自己的識字方法。

3、評一評誰的方法好。

四、説一説

1、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選生字組詞説話。

2、觀察6個生字寶寶,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

五、猜一猜

1、出示熟字和偏旁,請學生上台找朋友做拼字遊戲。

2、做和詞寶寶交朋友的遊戲。(請兩名學生上台一個看詞做動作,另一個猜,齊讀詞一遍。)

六、填一填

1、小黑板出示形近字。(四個小組比賽填)

2、小組互相評,進行獎勵。

七、寫一寫

1、出示要學習的字,學生自己默默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一看在田字格佔什麼位置。

2、指名上台默寫。講一講寫時應注意什麼?

3、學生獨立書寫,師巡迴指導。

4、同桌相互評一評,圈一圈。

八、師小結

同學們,你們用了很多自己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認識了很多字寶寶,又好記又有趣,老師很高興,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有許多字寶寶等着和我們見面呢!

語文説課稿 篇6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教科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九課《小溪生病了》,現在我就本課的教學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

《小溪生病了》是“保護環境”單元的主體課文,是一篇內容淺顯、通俗易懂的童話故事。文中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敍述了小溪從清到髒,再從髒到清的過程。通過閲讀,告訴孩子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好自然環境。課文以一些小動物前後行為的變化,導致小溪水的變化作為線索,進行對比描寫,句子連貫而流暢,十分適合小朋友朗讀感悟。根據教材的特點,課標要求,我制定如下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小溪為什麼“生病”。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不唱讀,不頓讀,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強化保護生態的意識。教學重點:理解小溪為什麼生病了,後來怎麼變清了。

教學難點:

理解小鳥的話的含義和小動物們聽了小鳥的話為什麼都不好意思了。

二、説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能記、願讀、肯説、會想、敢問、想象力豐富,好表現,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生動形象的表演,在朗讀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角色感。雖然他們能初步藉助拼音朗讀課文,但朗讀水平不高,對有感情的朗讀把握不夠,因此,本課的設計依然以指導朗讀為主,初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投入。

三、説教學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説:“語文課,要教會學生閲讀與思考。”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讀代講、誘導思維”的教學方法。利用範讀、自由讀、朗讀、誦讀和齊讀等形式多樣的讀,使學生準確、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我着重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讀書、通過思考解決問題,通過讀、議、想、説等活動,讓學生在親歷實踐的過程中學習、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自主發展。另外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去補充文章的空白,想象還有哪些小動物會怎麼做等等,通過這樣的訓練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多媒體課件運用可以形象直觀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説教學流程

為了能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新課標和有效教學的`理念。我將從以下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在課題的揭示上,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很漂亮的圖畫,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緊接着,問:“你看到了什麼?”培養學生的説話能力,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接着揭示課題,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從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平日裏歡快活潑的小溪怎麼會生病呢?現在我們就一起讀讀課文來解決吧!帶着這樣的問題進入第二環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是最主要的理解課文的方法,為了實現有效閲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我要求學生不是漫無目的地去讀,而是有要求有任務地去讀。

一是藉助拼音初讀,做到不丟字、不添字。

二是看漢字讀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熟。

三是學生自由速讀,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四是指名分段朗讀,邊聽邊想:小溪為什麼生病了?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低年級閲讀課要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閲讀的樂趣”。所以在環節的學習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圍繞“小溪為什麼會發生變化”這一問題展開,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重在指導學生通過“清清的”、“綠綠的”、“天天“、“歡樂的”等詞語體會和評議朗讀時高興的語氣。接着引導學生自由讀第2、3、4、5小節,要求學生找到表示小溪生病、病好原因的句子,引導他們進行對比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往小溪裏扔垃圾是不對的,應該保護好環境。教學“小動物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了”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主旨,理解小鳥的話的含義和小動物們聽了小鳥的話為什麼都不好意思了這一教學難點,我還設計了拓展説話練習,聯繫上文,説説小動物們會想些什麼?通過練習,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二期課改的精神,注重課文學習的整體性,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拓展延伸,超越昇華。

針對低年級學生表達、理解能力較差的現狀,我採用循序漸進的説話練習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能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與知識鞏固。第四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小溪病好了,他會對小動物説些什麼呢?(自由交流)

2、猜猜小動物們現在會做些什麼呢?

3、除了把小溪裏的垃圾清除掉以外,還有什麼好辦法來美化小溪呢?以此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採用合作學習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的機會,同時也有利於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這樣的設計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板書:小溪生病了扔、丟、倒請醫生小溪清又綠——生病了(黑臭)——又清了自己保護環境

五、説教學效果及反思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於低年級起步階段的閲讀教學要把培養閲讀興趣放在首位。因此,本課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圍繞課文內容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

如:引導學生觀察小溪生病時的樣子,把小溪生病和自己生病時候的感受相比較,體會小溪在遭受破壞時的委屈和難過,從而有效地進行了朗讀訓練。我還通過課件展示,使學生身臨其境,避免了抽象繁瑣的講解,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語文説課稿 篇7

《早》是國標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精讀課文,是吳伯蕭先生訪問三味書屋後寫的一篇散文,主要記敍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後園的梅花和魯迅書桌上“早”字的來歷,讚揚了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們要珍惜時間。

文章形散神聚,寫放靈活。不光記錄訪問的所見所聞,同時展開豐富的聯想,把對書屋的工筆描寫與對梅花的寫意描寫結合,把現實的靜態描寫和對歷史的動態描寫相結合,把借物喻人和直抒胸臆相結合,使得今天的三味書屋依舊充滿文化氣息,依舊折射出偉人的不朽精神,這些,最是值得引導學生仔細的讀悟品。

基於對教學對象的分析,我認為學生對臘梅的“早”和對與魯迅的“早”的溝通,對學生來講有些抽象,借物喻人所包涵的深刻道理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要把握一定的“度”,並且加以引導和突破。

鑑於以上對教學對象和教材的分析、認識,本課設置如下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結合課文內容説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課文語言材料,教育學生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其中,目標1中“能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作者寫梅花的用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目標1中“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目標3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分兩課時組織教學。

第一課時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指導朗讀的同時結合生字新詞理解的.檢查和指點。在學生初步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敍述條理和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本課時主要採用抓住文本的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老師的“導”和學生的“讀”的方式組織教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點段落(1-5)自然段進行“讀悟品”,理解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進而指點學生溝通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二者的聯繫,感受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偉大品格,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領悟“時時早,事事早”,做“東風第一枝”的人生道理,從而突破文本的教學難點。

一、複習導入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梅花“早”開——魯迅刻“早”——時時早,事事早——東風第一枝

二、精讀感悟

1、首先讓學生總覽全文,循着作者目光,去追尋魯迅幼學足跡,以課題切入:作者瞻仰三味書屋,接觸到了哪些實實在在的事物,又由此想到了什麼?

2、讀悟花香。

抓住第二自然段中花香一句引導學生感受:是因為作者的內心是沉浸在對魯迅先生、三味書屋的崇敬之情中,才會由花香聯想到書香、讀書聲,這是作者的內心世界的表現。

3、學習“三味書屋”的陳設描寫。

這一段主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嚴密的方位敍述,同時學習作者在敍事時,適時地加入自己的聯想,以充實所敍之物的方法;抓住聯想的內容,印證上一環節“作者是懷着追尋魯迅先生幼學足跡的心情”這一説法。也可由第二自然段相關環節直入此處的聯想的解讀。

4、讀悟蠟梅“早”。

圍繞對梅的“早”的感悟,設計先讓學生自由讀文,求得整體把握後,再劃出文中反映梅花特點的詞語,然後引導學生體會蠟梅的品質——早,在此基礎上,適當地訓練一下朗讀。

5、讀悟“早”的來歷,溝通4、5自然段的聯繫。

抓住故事內容,引導學生分析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後抓住重點句“從那以後……”展開朗讀感悟,深化認識。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溝通蠟梅的“早”和魯迅的“早”兩者的聯繫,從蠟梅“早”放——書桌刻“早”——時時早,事事早——的確要早,感受文章借物喻人的用意,進一步解讀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6、讀悟末節。

主要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東風第一枝”,比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將一個“早”字引申開去,勸誡學生珍惜時間。

三、拓展延伸。

1、向學生推薦《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感受《三味書屋》濃濃的書香氣息,引領學生追尋魯迅幼學足跡。

2、佈置閲讀魯迅先生的其它作品,如:《少年閏土》等。

3、收集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

四、課外練筆。

要求:學習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自己熟悉的場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