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優秀]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2.65W人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國演義》讀後感15篇[優秀]

《三國演義》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頓時有感於懷。人們都認為三國是在公元190年到公元280年這90年裏,實際上真正的三國是在“三分天下吳蜀魏”那個時候,但要是隻寫真正的三國,那麼曹操和其他三國名人就沒有出場的機會了,《三國演義》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梟雄,也就是兇猛的英雄,但我們肯定最先想到的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更令他威風八面,加上他平時南征北戰,在人們心中自然會成為梟雄。他的基本策略是招降納叛,因此他得到了人才和武將還有許多他想要的東西,但是,曹操隨着自己的發展,野心也開始膨脹,從梟雄搖身一變成奸雄,從騎都尉升到丞相,就差沒當皇帝了。當我看完曹操的事蹟後,再回顧他以前的`事,我不得不承認他很了不起,是一個真正的梟雄。

其中,我還喜歡關羽,他一生獲得了許多的戰功,比如説: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他為了與劉備會合,便不遠千里來找劉備,斬顏良,誅文丑,結果魯莽的張飛以為他背叛了劉備,準備要殺他,然後又看見他跟敵方打仗,這才明白。於是關羽和張飛準備一起去找劉備,最後終於與劉備會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動的場面,真為他們而高興!在書中描寫關羽的一句話是: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手拿青龍偃月刀,還有赤兔馬。這樣搭配,簡直是無人能敵!

有很多人都説劉備是梟雄,我卻不這麼認為,曹操每次打仗都是衝在前面,劉備就很少出馬,但他戰黃巾,鬥呂布時,他打的很英勇。劉備是靠着諸葛亮和那一羣大將奪得了一片天地,皇叔的稱號和攜民渡江的事再加上他的武將豐功偉跡,在人們心中真不知道他的人氣和地位飆升到什麼層度。

孫權是個好皇帝,可“藉兄父之基業”這幾個字使他很難堪,但他帶兵打和政治方面都很卓越。在《三國演義》裏孫權既沒有曹操那麼兇猛,也不像劉備那麼懦弱,因此名聲比較好,活得比曹操和劉備長,使得吳國的壽命長。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這三國正所謂: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三國演義》讀後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每每看到這些詩詞,我就會想起讓我百讀不厭的《三國演義》這部名著。

多種版本的《三國演義》我大都讀過,對小説中塑造的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幾乎爛熟於心,智勇雙全的趙子龍,運籌帷幄的諸葛孔明,忠義善戰的關雲長,大智若愚的魯子敬……在眾多英雄人物中,要説武官將才的話,我最喜歡趙子龍。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單槍匹馬衝入曹軍大營,殺了個天昏地暗,救回後主劉禪,並把他安全送到劉備那裏。他不是莽撞,也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對自己救劉禪有十足的把握,才有了單騎救主的佳話。當然,他的智勇不是一般人能敵的!最終,一代豪傑因病而亡,將星隕落,讓我悲歎不已。但他的英雄形象永遠留在我的心中,他智勇精神永遠激勵我。要説文官謀士的.話,我還是喜歡諸葛亮,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大擺空城計的故事。諸葛亮錯用馬謖,街亭失守,被迫後退。因為諸葛亮知道,只要街亭一失守,死守城池也沒有用了,只能去西城搬運糧草,退守漢中。可剛到西城不久,司馬懿的十五萬大軍壓境,兵臨城下,情況十分緊急。而現在的西城僅有五千兵馬,還有一半的精兵都去搬運糧草了,剩下守城的都是些老弱病殘,正面交戰必定一敗塗地,於是諸葛亮急中生智,擺下空城計。諸葛亮鎮定地在城頭上優雅地彈着琴,城門大開,城內士兵扮着百姓清掃街道……司馬懿一見,恐城內有重兵駐守,立馬下令撤兵,跑了。因為司馬懿深知諸葛亮一向做事小心謹慎,決不肯冒險。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擊退十五萬大軍,妙哉!諸葛亮的智慧謀略,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讀了這本書,每每想起這些英雄人物,我內心就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升起,趙子龍的智勇,讓我無懼困難,遇到難題,想盡辦法解決;諸葛亮的智謀,讓我喜歡學習,鞭策我博覽羣書,爭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3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這本書中不但有真人真事,而且還有虛幻情節,深深的刻畫了200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建立晉朝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精彩故事,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在《三國演義》中,我比較喜歡的是蜀國的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在桃園中,他們三人那莊嚴的誓詞,兄弟之間堅不可摧的深厚情意,是值得我們去崇敬和學習的.,他們三人使我明白了朋友是在困難時給予幫助的人,是在傷心時給予鼓勵的人。在三兄弟中我比較欣賞的人物要數關羽了,關羽武功高強,待人忠誠,對劉備忠心耿耿,曹操一直很希望關羽能投奔到他的麾下,還把自己比較心愛的赤兔馬送給了關羽,但關羽並沒有接受,在一次與曹操的大戰中,關羽因為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靠。正是有了關羽,張飛得幫助才使胸有大志,關愛百姓的劉備成就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如果論三國裏誰比較有智謀,那首當其衝的是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和周瑜了,但曹操和司馬懿都有性格上致命的缺點:曹操生性多疑,司馬懿十分陰險。諸葛亮那不僅有過人的機智,非常熟練兵陣步法,而且對劉備忠誠不二,幫助劉備贏得了好幾次關鍵性的戰役。吳國的周瑜,少年得志,熟讀兵書,現場上的佈陣排兵,但他心胸過於狹窄,比較終還是敗在諸葛亮的智謀之下。

從《三國演義》這些人物中很容易看出人物的性格關係着成功與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像關羽,諸葛亮這些人物一樣對朋友,對國家忠誠,要講誠信,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誠信,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有了這些也是次要的,沒有誠信,大傢俬底下對你的不誠信行為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讀三國,只誠信,讓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有誠信的人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4

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全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了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我這個人喜歡閲讀古典小説,比如説《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等這膾炙人口的古典名著,我都讀過,不過印象最深的要數《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是元末民初著名小説家,羅貫中所著。所謂的三國就是講的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事,從文章開頭的亂世引出了各位英雄到最後三家歸晉,發生了許多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整本書層次分明,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學鉅著。

説到三國,我們一定會首先聯想到,那些在書中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仁義的劉備,忠勇的關羽,機智的諸葛亮等等。作者羅貫中用手中的一隻秒筆,把每一個人物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每一位英雄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但是同一個東西使他們走向人生的巔峯,從默默無聞到老幼皆知,這個東西便是——“亂世。”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不錯,如果不是亂世,天下太平的話英雄們也許只能一輩子隱身於民間,默默無聞。可是上天給了他們一個機會,漢獻帝時天下大亂,軍閥混戰,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許多人都抓住這次機會,一戰成名,不過也有許多沒有經得住考驗的人則永遠沉默。

相信許多人都十分羨慕他們,認為自己運氣不好,沒有生在亂世,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不過你想過嗎,那些英雄個個是身懷絕技,而且眼疾手快,一下子抓住了“亂世”這個好時機。還有一部分人同樣身處“亂世”但是經不住打擊,或者沒有抓住時機,仍然是默默無聞,甚至付出了生命。

“亂世”好比是機會,只要你能力強,準備充分,才能處變不驚,迅速抓住它,獲得成功。但那些不腳踏實地,總是幻想成功的人是永遠也無法取得成功的,當你看到三國中那些光彩耀人的英雄時,你也要想到他們在這之前所做的準備,苦練武藝,飽讀兵書。他們並沒有料到付出就一定有回報,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有回報。

記住,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首大氣磅礴,氣勢宏偉的讚歌拉開了三國的序幕。《三國演義》是我百看不厭的一部名著,它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驚險曲折的故事,還讓我認識了不少個性鮮明的英雄。

小説《三國演義》,以東漢末年靈武帝中平元年到晉武帝司馬炎這一歷史時期為背景,講述了從黃巾之亂開始,到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再到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三分天下,直至三國統一歸晉的故事。故事中英雄雲集:關雲長温酒斬華雄,趙子龍大戰長阪坡,張翼德力拒當陽橋,勇馬超興兵復仇,黃漢升力劈夏侯淵……這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何等的豪情萬丈!幾百個人物形象,在羅貫中的筆下,都是那麼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在《三國演義》的人物中,我最欣賞的要數諸葛亮了。他通天文,知地理,不管別人有什麼陰謀詭計都瞞不了他,他還能利用自然環境的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簡直聰明賽神仙啊!當然,在書中機智聰明不止諸葛亮一個,比如吳國的大都督周瑜也是很有計謀的。可是讀完《草船借箭》,我才知道,聰明才智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你有一顆寬宏大量的心。由於諸葛亮才華橫溢,料事如神,使周瑜非常嫉恨,他把諸葛亮看作是東吳一患,要找個藉口害死他。於是周瑜便讓諸葛亮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要完不成,就按軍法處死諸葛亮。讀到這裏,我真替諸葛亮捏了一把汗。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憑着他的智慧和機智,在三天之內向曹操“借”了十萬多支箭,完成了他的任務,把周瑜氣得啞口無言。不過最讓我佩服的,並非是諸葛亮憑着神機妙算,“借”來了十萬支箭,而是諸葛亮看穿了周瑜想害他,卻沒有生氣。他反而以大局為重,繼續與吳國合作,最後才打敗了實力強大的'曹操,贏得了赤壁之戰。試想,如果諸葛亮也心生怨氣,與周瑜纏鬥,那戰役的結果,怕是要改寫了呢。

《三國演義》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藴藏了許多做人的智慧與道理,值得一讀再讀。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一個能像諸葛亮一樣博學多才,聰明能幹,又心胸寬廣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6

《三國演義》是一部我從小就開始讀的書。喜歡就是喜歡,百看不厭。這次問老師借來看,總有一氣呵成、略帶遺憾的感覺。蜀國為什麼就不能統一中原啊!就是這種淡淡的遺憾吸引着我再次看這本書。

其實縱觀歷史小説都添加了許多作者的主觀色彩。“擁劉反曹”就是全書中最鮮明的一個特點。同樣作者在描寫兩個統治者的時候,還用運了對比的手法。曹操的奸詐、兇殘與劉備的寬厚。仁慈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在描寫小説另一個主人公——諸葛亮時,他的形象比起曹操、劉備來,就更有民間傳説的色彩了。如果説曹操大殲大惡的權臣典型,劉備是“仁君”的典型,那麼諸葛亮則是賢相的典型,智慧的化身。無數例子在小説中足以證明這點。在這也不一一多説了。總之我覺得《三國演義》歌頌了“仁君”“賢相”。其實這一歌頌與當時封建社會有關。每個老百姓都希望能過上吃得飽,穿得暖的生活,而這希望的現實就與當時的仁君、賢相有着必然的聯繫。“仁君”“賢相”則民盛,“昏君”“庸相”則民衰。我想作者就是想表達這個意思的吧。

當然小説不僅如此,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故事,特別是描繪人物時,關羽、張飛、趙雲、孫權、周瑜、魯肅等。這些人物被刻畫的栩栩如生,個性非常鮮明。而且小説又擅長於戰爭的描寫,赤壁之戰,從戰前的準備和運籌策劃,寫到戰爭的過程及戰後的餘波,前後用了八回左右的文字,緊張的`場面時見悠閒的插曲,有詳有略,有虛有實,波瀾起伏,搖曳生姿,真的十分精彩。

同樣《三國演義》還宣揚了“忠、孝、節、義”。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十分欣賞作者在小説這方面的構思。當然受封建社會的影響迷信之處也是有的:如“玉泉山關公顯聖、于吉左慈興妖法”等。小説基本上包含了中華民族的特性,我覺得這方面完全能與《紅樓夢》相媲美。

《三國演義》讀後感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唱起這句歌詞,我就會想到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本重要著作,它描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事件,主要講述了以曹操、劉備、孫權帶領的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政治、軍事的鬥爭。反映出封建正統觀念,對統治權威的影響表現複雜的時代背景,是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揚。

性格關係着成功與否。諸葛亮的謹慎機智,曹操的.詭計多端,劉備的謙遜,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點。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他知天文、通地理、識人心,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他是這本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智慧的化身。他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他的機智令我十分敬佩。他借東風,三氣周瑜,空城計,火燒曹營……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諸葛亮七擒孟獲了。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到了南蠻之地,雙方首戰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南蠻的首領孟獲。但孟獲卻不服氣,説勝敗及兵家常事。諸葛亮就放了他,然後再擒再放,直至第七次臣服。最後,孟獲忙跪下起誓:以後將決不再謀反。諸葛亮見他已經誠服,覺得可以利用,於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蠻之地,孟獲等聽後不禁深受感動。從這個故事中,我特別佩服諸葛亮,為他的實力和機智所點贊!

《三國演義》為我們講述了許多富有策略的戰爭故事。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一個個妙計連連的情節;赤壁之戰更是驚心動魄;還有那巧妙的連環計,精密的借刀殺人計,和那動人心絃的苦肉計……真是一幅幅壯麗宏偉的圖景!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爾虞我詐是三國,那個年代,那個三國。雖然連年亂戰,但是英雄輩出。這個時代的歷史,永遠地流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這就是《三國演義》,一本不可不讀的經典。

《三國演義》讀後感8

《三國演義》是以三國時期的史實與民間傳説為依據,元末明初小説家羅貫中所創作,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説。

曹操進攻徐州的時候,劉關張三兄弟被打散,劉備投奔了袁紹,關羽暫時投降,寄居於魏都許昌,等待着他大哥劉備的消息,曹操對關羽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金錢美女,關羽不為所動,曹操又忍痛割愛,赤兔馬相贈,又費盡心思送新袍,可見對關羽的厚愛,可是關羽依然心在他大哥劉備身上,不過關羽表態,他也並非是忘恩負義之人,他必須再曹營立下戰功,他才會離開,

這邊曹操愛才,心想,那我就不能給你立功的.機會啊!因為怕關羽一旦回報了自己的善待就會離開。

話説袁紹這邊,在劉備的鼓動下,派河北大將顏良帶領10萬精兵去討伐曹操,先到白馬,曹操親率領5萬迎戰顏良,可惜宋憲,魏續相繼被顏良在陣前所殺,徐晃出馬戰顏良,20個回合,漸漸不支,曹操心疼戰將,看情況不妙,鳴鑼收兵,後來在謀士程昱的建議下,讓關羽上,這就有了斬顏良的故事,

顏良死的冤枉!

三國演義中24將河北大將顏良排名太靠後,有點冤,我們日常聽到最多的是:斬顏良,誅文丑,這表達不妥“刺顏良,誅文丑”比較適合,

兩軍對壘,曹操也是狡詐,也不派兵遣將,排兵列陣,不按照套路出牌,這邊都沒有列隊,關羽騎着赤兔馬突然衝出,袁軍這邊顏良想起出戰前劉備的囑託:“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9尺5寸,丹鳳眼,卧蠶眉,喜穿綠色戰袍,使用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果見到他,可教急來”

顏良以為關羽想來投奔,而沒有做好和關羽的戰鬥的準備,而被殺,關羽騎的可是呂布以前的赤兔馬,這千里馬拼的就是速度,像閃電一樣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那會整個袁軍,估計都懵了,等清醒過來時候,關雲長已經到了顏良跟前了,顏良未及反應,措手不及,人頭落地!

關羽這怎麼能叫斬呢?刺客還差不多,一般情況都是兩軍對陣,自報家門,然後開戰。這關雲長也沒有準備,直接就衝過去解決了戰鬥……

全是劉備這一句話坑死了顏良!

真是“只因玄德臨行語,致使英雄束手亡”

可悲可歎!

《三國演義》讀後感9

書香伴暑假,這個暑假,我有幸見到了劉少康的兩本《三國演義》。看着封面的四個大大的字,我不禁有點兒欣喜,而又害怕。

《三國演義》取材儀東漢末年魏,蜀,吳的歷史。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一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吳亡為止,將近一個世紀。曾經,我也看過《三國演義》,但只是草草看了幾個著名的故事而已。但今天這兩本長達989頁。充滿古文的書使我恐懼萬分,完全看不懂。

幸虧老爸有着高中學歷。他引引我看到第二章。便開始把不會的劃下橫線,由他講解。直到第五,六回,我已能自主看了。古文版比白話文版難的多的多。成千上。擺個不會的`字,變成了第二大攔路虎。謔(xue第四聲)傕(jue第二聲)譎(jue第二聲)拚(pan第四聲)攸(you第一聲)蹇(jian第三聲)……繁體字儁(俊)更是使我大跌下吧。但是難不倒我們的字典一一查出。我還做了一個錯題集。

古文的《三國演義》似乎比白話文厲害得多。密密麻麻的蚊子,若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懂,這就大大鍛鍊了我的耐心。一點點看下去,我時而熱血澎湃,時而毛骨悚然,彷彿已經成了孫權手下的一名小兵。我禁劉備三顧茅廬求賢若渴的慾望。我驚歎關雲長刮骨療毒的勇氣……。但我敬佩的還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竟然能通過觀星判斷人的生死。巧借東風,火燒新野,三氣周瑜,巧布八陣圖,七擒孟獲,空城計等。為《三國演義》增了不少色彩。

讀完《三國演義》,我人是有很多疑問,既然是歷史,為什麼之中有不少妖法,靈魂?“如第二回”張寶馬上披髮仗劍,作起妖法。只見風雷大作,一股黑氣從天而降。黑氣中似有無限人馬殺來。“第七十七回”卻説關公魂不散,盪盪悠悠,直至一處。後來關公魂附呂蒙對着孫權大罵一番後,七巧流血而死。類似還有很多也不知道是作者瞎想還是怎麼地。

讀了《三國演義》,我不僅學了許多生字,而且能大致看懂古文了,怪不得老爸總説讓我多學古文。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台,把重多人物刻畫地淋漓盡致,使我不得掩卷長思

先來談談曹操,大多數人認為他很奸詐,也有人總結了一句話: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體現了他做事周到的特點。寧我負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負我是曹操的人生哲學。但曹操也有優秀的一面,他求賢若渴,看重人才,無貴賤之分,打破了當時書香門第、貴族子弟才能做官的規矩。

與曹操相同的人物是劉備,在現在的社會上,人們都打趣的説劉備是哭來的江山,劉備膽小,當年他與曹操煮酒論英雄時,曹操説了這樣一句話:今天下英雄,惟操與使君耳。可把劉備嚇出了一身冷汗。劉備講仁義,愛戴百姓,他也很注重人才,使得關羽、張飛、趙雲都在他帳下聽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今這就是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再現了赤壁之戰的戰火紛飛,也為三國鼎立定下了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曹操也差點在赤壁之戰中丟了性命。

一個國君要想建立一個好的帝國需要一個輔佐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好大臣,這就是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事實也證明,諸葛亮不是一個草包,他一展英才,空城記、草船借箭充分驗證了這一點。而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看出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

光有識可不行,還需要有膽,就像趙雲,幾乎百戰百勝,無戰不勝,他也稱趙子龍,他其時也為曹操效過力,但後來歸了劉。雖説一代天驕是成吉思汗,但子龍也可以做了。

我們世紀少年應該具有諸葛亮的識,趙子龍的膽,這就是膽識。《三國演義》有三絕:義絕、奸絕、智絕。恰恰,關羽見證了義絕,曹操見證了奸絕,諸葛亮見證了智絕。讀了這本,《三國演義》,我獲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後感11

一本好書就像一瓶陳年老酒,越是品味就越是香醇。

成書於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説。位於四大名著之首,也是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裏面的故事情節生動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就讓文學如同美麗的音符,在我們心中盪漾。

説起《三國演義》,大家便會很自然的想起了胸懷大志、仁義之至的劉備;想到智謀超羣、神機妙算,為蜀漢大業鞠躬盡瘁的諸葛孔明;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義重如山的漢壽亭侯關羽;想起藝高勇猛、正氣凌然、堅不可催的莽張飛;想起老奸巨猾、假仁假義、居心不良的曹操;忘恩負義、陽奉陰違的孫權…

劉玄德三顧茅廬,我看到了敬仰和感恩。正因劉備屈尊三顧,尋訪卧龍,孔明感其恩,才隆中對策,縱談天下。兩人自始至終都肝膽相照,心神無二。劉備三顧,贏得了諸葛亮的感恩之心,所以即使後主劉禪如何昏庸,諸葛亮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孔明三氣周瑜,我看到了許多。周瑜大費兵馬,而孔明卻不費一兵一馬,坐享漁翁之利。荊州襄陽,南郡都歸於劉備了,真是: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在後來,周瑜用美人計,但孔明仍讓劉備安然回城還抱得美人歸。嗐“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如此,在後來的“假途滅虢”之計也被孔明識破了,真是:一着棋高難對敵,幾番算定總成空。孔明就是智謀第一,不負於司馬徽比喻為“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不然吳國多次派使都要不回荊州呢!由後周瑜之死告誡人們,成功人生首要一條是修身養性。遠離嫉妒惡劣心理,學會及時制止息怒,嚴於律己,心胸坦蕩,心情愉快是何等重要!

我喜歡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敬重他們遵守諾言,兄弟絕無二心;我喜歡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我看到了他們的情誼,看到了他的勇武;我喜歡劉備的三顧茅廬;我看到了敬仰和堅持,換來孔明的一生傾心;我喜歡諸葛亮的火燒新野,我看到了機智;喜歡趙子龍的.長阪單騎救生,我看到了英勇和驚人的膽量;我喜歡……

我要學諸葛亮的謙虛謹慎,劉備的仁愛,關羽的大義凜然,曹操的才華橫溢,周瑜的萬人之英…………

《三國演義》讀後感12

暑假裏有一項選讀四大名著的作業,我便挑選了《三國演義》細細品讀。書中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鬥智鬥勇的權謀計策,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看得我如痴如醉,彷彿自己已置身於那個三國爭霸的風雲年代。

《三國演義》以描寫戰爭為主,主要講述了東漢末年,羣雄並起,逐鹿天下,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國呈鼎立之勢。歷經百年風雲後,隨着梟雄們的逝去,魏國的司馬一族一統三國,建立了晉朝。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個性鮮明,氣度不凡。有寬厚仁義、愛民如子的劉備,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野心勃勃、自負猜忌的曹操,粗獷勇猛、敢愛敢恨的張飛,驍勇善戰、膽識過人的趙雲在眾多豪傑之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五虎將之首關羽。他的勇猛自不在話下,“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毒”,着實讓人佩服。他那份義薄雲天、忠君愛國的情懷更是讓人心生歎服。在下邳兵敗被曹操生擒後,曹操想方設法想把他招至門下。但關羽卻始終“身在曹營心在漢”,面對曹操的種種厚待絲毫沒有動搖,一心忠於蜀國,心繫劉備。更難能可貴的是,關羽感恩曹操的.知遇之恩,所以殺了顏良、文丑,立功報答了曹操的厚恩之後才離開。如此重情重義,難怪連曹操也歎道“關羽真是天下第一義士。”

封侯賜爵,上馬提襟,下馬相迎,如此的誠意,還是留不住關羽,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回到了蜀國。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學成必歸,報效祖國”的錢學森爺爺。從古至今,忠君愛國、為國盡忠的這份赤誠是如此相似,高官厚祿或是威逼迫害,都阻止不了他們為國效忠的步伐。這份執着和堅持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學習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將愛國之情深埋心底,現在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才能將繁榮盛世代代相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雖然我們不能親眼目睹三國英雄們的颯爽英姿,也不能親臨硝煙瀰漫的角逐戰場,但我們能通過文字身臨其境,瞭解歷史,傳承歷史,這是文字獨有的魅力,也是讀書才能獲得的樂趣和收穫。

《三國演義》讀後感1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書籍典藏更是舉不勝舉。我喜讀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諸子百家”,常閲豪放如山、柔情似水的“唐詩宋詞”,尤其對情節生動、底藴深度的“四大名著”愛不釋手,一本《三國演義》總能讓我回到那戰火紛飛、羣雄逐鹿的亂世戰場。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位位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忠勇雙全的關羽,“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他們都為自己的夢想而浴血奮戰,他們在魏、蜀、吳三國爭霸中上演着你死我活,可歌可泣的故事。

頭戴綸巾的諸葛亮輕搖扇在隆中為劉備“三分劉下”;“草船借箭”氣周瑜;一袋錦囊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借東風、苦肉計、赤壁一把大火,燒的魏國丟盔棄甲,燒出蜀國半壁江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即便是揮淚斬馬謖,也難免救不了蜀國,最終節節敗退,那個扶不起的阿斗更讓諸葛亮一生才華付之東流,英雄末路,讓人無限傷感!

紅臉的關羽,手捋長鬢,跨赤兔,舉長刀,“過五關,斬六將”只為桃園那忠肝義膽的一拜,頂天立地男子漢!華容道上艱難抉擇,放“曹”歸“魏”,只為那英雄相惜的知遇之恩。“放”不忠,“捉”不義,始終而取義,有情有義大丈夫!然而,自古英雄氣短,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遭呂蒙捉殺,身首異處,令人惋惜!

“破黃巾,滅袁紹,平袁術,誅呂布,敗張魯,收劉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切無不表現出曹操傑出的軍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在這個旌旗獵獵的.亂世,戰爭誰對誰錯,又有誰都説的明白!他用詩歌與戰火抒發自己革新政治、統一中華的報復,讓人民不再遭受戰爭的疾苦。然而一代梟雄也難料身後世事,“三國歸晉”,只留下“人生朝露”的仰天長歎!

品味《三國演義》,在那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年代裏,一個又一個的英雄站起,一個又一個的英雄倒下,只留下遠去的背影讓我們思考,讓我們追念。

《三國演義》讀後感14

假期裏,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常常拿着它,一看就是幾個小時,所以只用兩天我就看完了整本書。連媽媽都覺得特別神奇。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屬諸葛亮了,他在我眼裏就像一個下棋的人。周瑜、蔣幹、蔡瑁、張允等人都是他的棋子。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等是他佈下的“棋局”,全都在他的英明指揮下取得了勝利。

讀到諸葛亮答應周瑜在三天內造十萬支箭這段時,我在心裏都替他捏了一把汗。然而事情的發生總是出乎我的意料。沒想到他只是很輕鬆的只讓魯肅給他二十隻船,每隻船再配備士兵三十人,並在船兩旁立上成束的稻草。然後,他趁着夜色和霧氣把船靠進曹操的水寨,利用曹軍不習水性等缺點,抓住曹操多疑的性格特點,在沒有摸清狀況的前提下,讓士兵對着船隻猛射。而那些箭都射在了稻草上。最後,每隻船上的草靶子上都插滿了箭矢,每艘船上有將近五六千隻,二十隻船不就十萬支了嗎?順利地在三天之內完成了任務,化解了周瑜對他的為難。

讀到這裏,我被他的足智多謀給折服了,他為什麼如此聰明呢?因為他博覽羣書,知識面很廣,又善於觀察,所以知道那天的天氣非常適合行動。他對對手也很瞭解,知道生性多疑的'曹操不會在這種天氣下冒然出兵,並且極有可能會採用射箭的方法擊退敵人。原來,聰明和智慧也要靠多閲讀各方面的書才能積累起來!原來,遇到困難也要勤動腦才能想出辦法來解決!

當然,我也要像諸葛亮那樣遇到困難絕不退縮,勇敢面對,努力想辦法解決。正因為他不畏懼困難,自己去想辦法才借到了箭,完成了這個任務。而平時,我遇到不會做的題時,就有點畏難情緒,想放棄。想想假如當初是我面對對手給出這樣的難題,我肯定完成不了任務,並且只有死路一條了。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以後,讓我明白,今後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我定要努力想辦法解決,實在想不出就請教老師,絕不把難題丟在一邊兒。

讀了這本書,我不僅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更被諸葛亮的一個個妙計所折服。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博覽羣書的重要性,也懂得了做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是多麼的重要。

《三國演義》讀後感15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四大名著更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巔峯傑作。最近,我利用課餘時間讀了《三國演義》這部著作。故事起於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終於三國歸晉。書中刻畫了眾多的歷史人物,有寬厚仁義的劉備、狡猾多疑的曹操、忠肝義膽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勇猛粗魯的張飛以及視死如歸的趙雲,都是盡人皆知。

書中描寫的經典故事更讓人回味無窮,有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其中我最喜歡“借東風”這個故事。周瑜的“連環計”成功後,準備起兵用火攻攻打曹軍,可當他發現外面現在颳得是西北風時,當時就昏倒在地。因為他需要的是東南風,否則火就算燒起來了,被燒的也是東吳自己的大營。周瑜的`朋友魯肅見大都督一直昏迷不醒,便把諸葛亮請來出主意,諸葛亮沒説什麼,只是提筆在紙上寫下十六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時,周瑜醒了,見諸葛亮看透自己的心事,便問:“這病該用什麼藥醫治啊?”諸葛亮笑笑説:“都督若要刮東南風並不難,只要建一個七星法壇,我來做法,一定給您刮一個三天三夜的東南風。”周瑜大喜,病馬上好了一大半,命人趕快建好了七星壇。到了三更天的時候,果然颳起了東南風,這才有了火燒赤壁的故事。

難道諸葛亮真的會呼風喚雨麼?當然不會,其實他早就算好了這幾天會刮東南風的。原來諸葛亮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並且考慮好結果再行動。他為了輔佐劉備成就大業,一生都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覺得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學習諸葛亮的這種精神,要盡心盡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只有今天用心的準備和不懈的努力,才會有明天的成功和收穫!

《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這樣精彩的故事,請大家也跟我一起進入三國時代吧,看看誰到底能成為最後的霸主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