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生讀後感12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2.94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學生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學生讀後感12篇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1

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並懂得變通,與時俱進,而內在心靈則完滿,富足,待自內心修為提升,自身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去為人處事。

在開篇的"天地人之道"裡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人。相之於天地的永恆,人的生命是何其短暫,孔老夫子從各個角度,各種層面不斷地教誨我們,怎樣使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質量,總體概括為:精神富足,心理安康,生活態度積極,和親人朋友,同事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多方面又十分精闢的道理,乃至讀完,行人處事的一切尺度,豁然於眼前:

處世:"以真報怨,以德報德,率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因為內心的坦蕩,自信,泰然而自內向外油然而生的從容,寬容。但這種寬容變有尺度,並非毫無原則的謙讓,寬恕,而是以真報怨,以德報德。其實面對自己過往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當時有過許許多多的情緒,可是走過來回頭再看的時候覺得其實也沒什麼,不管是幫助愛護自己的,還是曾經嘲弄甚至傷害過自己的,都不過是人生的一種經歷而已,處世為人,除了要感謝幫助愛護自己的.人,同樣也要感謝那些嘲諷甚至傷害過自己的人,因為只有他們的嘲諷才更讓人感覺至深,才更人覺醒與自強。

交友:"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是對我們的忠實勸告,並提醒我們廣交益友,不交損友,在與人相處的分寸把握上應"君子之交淡如水"。慢慢品味才深深的感悟什麼才是"淡如水",水的純淨與清徹。

對待事業:"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是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並且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的力量,不是語言的力量。

通篇讀完綜合發現,書中頻頻出現的一些詞語定,坦蕩,溫暖,從容,樸素,和諧~~其實,這些就是本書所要告知我們的為人處世的真諦。夜以繼日裡,我終於讀完了它,合上書的剎那,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找到了一把開啟心靈枷鎖的鑰匙。這些枷鎖是虛妄之想的枷鎖,庸人自擾的枷鎖,面對不順,不公,不義,不禮而只知一味或憤慨,或憂鬱,或禮貌,或怒目相向,亦或消極避之的枷鎖。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盪滌內心的浮躁,處世,為人,行事,以及生活中的凡此種種,給自己的人生多一份空間與遐想的餘地。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於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2

我捧著這本厚實而蘊含著生命真諦的《論語》,輕輕地翻開,那淡雅而古老的書香,便撲面而來。撣撣灰塵,感悟一頁頁間,演奏生命哲理的樂章。一面面,洗滌著我心中的浮躁與狂妄……

有人從《論語》的字裡行間,讀出了“士不能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凌雲壯志。有人卻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了《論語》彷彿看到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教育著我,同我暢談人生,讓我懂得如何度過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孔子曾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在風和日暖的季節,其他樹木和松柏沒有區別,鬱鬱蔥蔥,一身碧綠。到了大雪飄飛、嚴寒時節,其他樹的葉子紛紛凋零,唯獨松柏卻經得住風霜雨雪的考驗,歷劫不凋、一身傲骨!人生不也亦如此?越是艱苦的條件,越能考驗一個人的品質。只有受得起磨練,在任何惡劣環境依然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人,才能擁有這君子的.節操。

我一頁一頁地翻著《論語》,看著這深奧而耐人尋味的字句,細細地品讀著這一個一個字間的韻味。突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我熟記於心中的語句,出此刻我眼簾。不禁讓我想起平時裡,作為英語課代表的我為了下課能多玩會,而請別的同學送本子。有時候更甚至編些小理由,偷懶或找人代勞!想著想著……我的臉好燙呀,不知不覺竟紅了大半。自己所不想要的,硬推給他人,不僅僅破壞了同學間的關聯,也傷害了朋友間的友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於人!

孔子曾諄諄教導我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於是,方孝孺應對朱棣的威逼利誘面無懼色,慷慨赴死。趙一曼應對敵軍的酷刑逼供寧死不懼,大義凜然;孔子曾循循善誘我們:“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於是,楊震應對十斤令人眼饞的金子毫不動心,堅守道德。關羽為了盟誓毅然放下曹操的厚待,執意回蜀;孔子曾指點迷津我們:“見義不為,無用也。”於是,普通商人弦高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承擔職責。段天強為了救出落水兒童,奮不顧身,跳入冰河……這不正是《論語》帶給我們的啟迪嗎?

讀著《論語》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淺,在它的陶冶下,人生必將變得更有好處。那淡雅的書香,耐人尋味的字句,在不經意間,洗滌了我的心靈。《論語》似一瓶醇厚香甜的白酒,一觸即醉,卻令人回味無窮!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3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寒假裡,我讀了論語這本書,收益很多,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的這句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有才有德的君子做人、做事,不是為了討好別人,因此,當面對別人的譭譽的時候,也就可以泰然處之;因為不為求榮譽,當然也就不怕別人的詆譭。君子以寬恕的心態來對待別人,所以,不求全責備,當自己不被別人瞭解的時候,希望被瞭解,卻不責怪別人的不瞭解。君子如果不能瞭解別人,那也不符合君子的標準了: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才德修養不夠,因此難以寬容地對待別人;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自己誤解別人,由此而產生評價失誤。所以,不必因為別人不瞭解而憂傷埋怨,但是應該學會了解別人。

我想,在我們與同學相處時,也有這樣的時候,當別人因為某件事而誤解了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因此而煩惱,從而責怪對方心胸狹窄,互相批評的結果就是使彼此的誤會更深,而使原本十分親密的好朋友關係逐漸疏遠。如果在矛盾發生的時候,進行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瞭解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設身處地地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就可以原諒對方的行為,體諒別人,不埋怨,不抱怨,不擔憂,從而改善同學之間的關係,使友誼更進一層。

記得有一次,是我做值日生,好朋友小吉是組長,她分配任務,掃地是最髒最累的任務了,大家都不喜歡做,早上,小吉分配任務時,竟然叫我去掃地,我想那麼多同學,為什麼讓我去呢?當時就十分生氣,反駁她說:“我不掃,愛掃你掃!”小吉說:“上次是東東掃的,今天換一下任務,必須服從分配!”我又氣又惱,心裡想: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個組長嗎?什麼好朋友啊!哼!當天,我雖然硬著頭皮掃完了地,心裡卻十分不舒服。後來,我就和老師要求調換值日生組了,到了新的`小組,這個小組組長恰好轉學了,老師就讓我做了組長,這下我可真體會到做小組長的不易了,分配任務,監督衛生,真的很辛苦,還可能得到同學的誤解。我徹底地認識到自己錯了,於是主動和小吉承認了錯誤。

孔子的這句話使我聯想到這件小事,其實小事中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心胸,凡事都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要換個角度,不要只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自私地處事,更要想想自己瞭解別人嗎?論語中的人生哲理真值得我們一生去體會啊!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4

近日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一書,頗有感觸。

丹老師彷彿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她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聖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讀過她的論語心得,感覺孔子就像是鄰家的長者,完全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她運用生動地故事,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裡。我也喜歡這樣的哲理故事,不僅喜歡讀,而且喜歡應用於政治課一些哲學原理的講解,她引用的故事之中,就有我曾經講給學生聽過的,但是她從另一種視角對故事進行了剖析,讓我彷彿從自家的後院發現了一株珍稀植物一般驚喜。

在《心得》開篇于丹便說:“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遠都是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一樣,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種、秋天要收穫一樣,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褪去加諸《論語》上的鉛華,一下子拉近了讀者與這部傳世之作的距離。細想一下,可不是嘛。經典最易被冠上太多光華和讚譽,使得後人解讀時無形中便處於或仰視或鑽牛角尖的心態,無法平和地去看待的話又怎麼能無偏頗地思考呢?

《論語》的真諦是什麼?在於丹看來,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她從宇宙觀、心靈之道、處世之道、人格修養、交友之道、理想和人生之道七個方面,著眼於當下談了自己的心得。

不過,既是“心得”,便是個人體會,一家之言,有人說好便有說非。雖有人指責于丹曲解先人著作,稱其為“學術超女”,對現今的文化快餐現象甚為憂慮。但平心而論,能認認真真看下本書思索一番其中道理,在今後人生道路上遇上困難之時腦中閃現書中片語進而引導自身,惠及他人,實在於己與人是一次不小的收穫。即便在一些人看來於丹的`《心得》錯誤百出,卻是瑕不掩瑜。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不在其詰屈聱牙的文字,不在咬文嚼字吃準了唯一的釋義,而在即便隨時間流逝依然能為大眾所接受的長久生命力,口口聲聲說要“傳承”,卻又束之高閣不容許不同之聲的出現,才是對儒家思想“仁恕”核心的一種曲解。既然所有學術理論技術的最終目的都是服務於人,為人所用,又何來俱是以何形式,中國不有句古話麼:“真金不怕火來驗。”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5

有幸接觸《論語》,孔老夫子給我們太多太多感受與遐想,談談自己的感受,分享一下自己內心的觸動。當然《論語》內容博大精深,畢竟理解有限,只挑揀自己內心為之觸動最深的。

自我理解較多的與大家分享:

于丹講到一個故事:有一位富孀,家財萬貫,她想聘用一位司機,所以就在全國招聘駕駛技術最好的司機,從上萬名應聘者中選出了3個人站在他的面前,她給他們出了同一個題“如果車子前方是一個懸崖,我考考你們的技術,你能把車子停在離懸崖多遠的地方?”第一個司機說我技術好,我能把車子停在離懸崖1米的地方停住;第二個司機說我能把車子停在離懸崖10公分的地方停住;第三個司機說我遠遠看見懸崖就停住,後來老太太錄取了第三個司機,因為這個世界,技術永遠不是最終的保障,第三個人之所以能被錄取不是靠他的逞能,而是靠他的沉穩與鎮定。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意氣用事的朋友圈中,想一想我們會有怎樣的結果?

孔子說:“在這個世界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量、友多聞,益矣;友偏僻、友善柔、友便妄,損矣”孔子區區20個字把好朋友分為3種,壞朋友分為3種,耿直、度量、學識(益友);偏激、優柔、奸佞(損友);禁不住讓我想起“人之初、性本善?”

思緒就不由自主的回到童年,真好!童年總是懷著一份渴望與留戀;每當憶起童年,就忘不了在一起跳繩、一起往牆上摔泥巴、忘不了那追逐蝴蝶的身影、忘不掉那燦爛的笑容。

童年的稚氣隨著年齡長大而逐漸遠去,轉而成為勇敢堅毅的少年。隨風飄逝的不僅僅是那一份稚嫩,更有那一份純真。童年,沒有灰色的陰霾,只是五彩的希望和憧憬。當長大工作後,利益矇蔽了純潔的心,從此,那追逐夢想的心靈不再,希望不再,期待也永遠的離開。純潔如雪、乾淨的'沒有一點雜質的心不在閃爍,世界變得暗淡無光,真誠也早已消失不見。陽光依舊,卻已不再溫暖。眼看著多姿、純潔的童年,漸漸飄向天際,卻也無法挽回?

是什麼使我們改變了原有的“善”,是貧窮?是名利?難道脫離童年成熟的標誌就是學會爾虞我詐、學會搬弄是非嗎?好像孔老夫子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預知未來,這也是我明白為什麼叫“聖人”的原因了吧。現實社會我們給予自己的壓力太多了,自己虛榮心太強了。千紙鶴人那種“真誠”與“感恩”不是掛在嘴上的,而應體現在日常行為中,只有發自心底深處的那種善良才是最真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只有站得位置不同而已。其實做好自己,保持一份童真不要刻意去追求,你將會永遠生活在陽光與微笑中。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搖頭晃腦地背誦著《論語》。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論語》是兩千五百年前的經典語錄,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華,影響中國社會兩千多年。“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一句話看上去十分平常,我卻認為它就是一條真理,因為我有著深刻的體會呢!

有一天夜晚,我在家裡做奧數班的預習作業,我的人在書桌旁,可心早已飛到電腦桌旁去了;嘴裡雖然念著:“5X+3y=34,X+y=10……”腦子裡其實是想著等一會兒怎麼把遊戲打通關。都怪媽媽,遊戲玩到一半就不讓我玩了,非逼著我預習奧數班的作業。我不停地抖動著手中的筆。書桌摸起來十分不舒服,涼涼的、滑滑的。我的心不在焉地盯著窗戶,窗外黑黑的,平時皎潔明亮的月亮在今天也顯得特別無趣。

我已經沒有心思再做題目了,便與爸爸說:“爸!我做好預習作業了,去玩會兒電腦!OK?”

“都懂了嗎?”臥房裡傳來老爸粗重的聲音,“一定要認真預習,有些題目老師可能一帶而過,不會仔細講的。你只有理解了考試才能考好。

“哦,知道了。”我不耐煩地回答道,心裡卻嘀咕著:怎麼那麼煩的.,真是。

“2x+3y=50,3y+3z=54,那麼x、y各是幾?”老師枯燥地講著方程式,我卻一點不懂。窗外吹來一陣清風,感覺很涼快。耳邊想起一陣嗡嗡嗡的聲音,像蜜蜂一樣。我迷迷糊糊的上完了課。

“開始考試了,請大家準備好。”這下慘了!!不會考這種枯燥的x、y吧!我還沒弄懂呢!試卷發下來了,白紙上黑色的字顯得極不協調,我能看懂每一個字,卻不懂怎樣解。我的腦子裡一片空白,這可怎麼辦??我手裡捏著筆,黏黏的,全是汗了。綠色的鉛筆閃著詭異的光,好像在嘲笑我:“誰叫你不懂裝懂,這就是後果,哈哈,知道錯了吧!晚了!”可想而之,我這次考試考得很差

爸爸知道後,語重心長的對我說:“不懂就是不懂,不能因為想做別的事而違心地說:‘我明白了’、‘我知道了’在學習上如此以後在工作上也如此。”“哦。”我似懂非懂地說。爸爸笑著說:“這次考試對你來說,就是這個道理的最好驗證。”

隨著年齡的增長,《論語》中許多的精髓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當中,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校的校本課程裡編輯了《論語》的經典語句,讓我們誦讀。二零零八奧運會開幕式上出現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也出自《論語》。

《論語》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現在,我時刻提醒著自己做一個人格修養完備的人。讓我們共同把這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思想精華繼續發揚光大吧!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7

前兩年,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便對《論語》產生了興趣,

南懷瑾《論語別裁》讀後感。家中有一套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閒時便翻看起來,哪知欲罷不能。一口氣讀完全書,雖理解不深,但也頗有些感悟。

學問究竟是什麼?讀了《論語別裁》開篇對“學而”前幾句的詮釋,才發現從小背得滾瓜爛熟的三句話,原來根本沒能正確理解。以前學到的解釋是“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是很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並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南懷瑾老先生用幽默的話語對古人的註釋進行了反駁,指出正是這些已成為教條的`誤解,導致了年輕人對“四書五經”的反感。

南懷瑾先生在此書中詮釋了孔子所指的學問不只是讀書、文字和知識,學問是從人生經驗上來,從做人做事上去體會的。正如孔子所言“觀過而知仁”。看見人家犯了錯誤,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這個錯誤,這就是學問。

反觀現在,學生八小時在課堂上,接受著課本上的知識,回家後又是一大堆的作業,以為這樣就能培養出有學問的人。實際上,這種與社會脫節的做法,恰恰堵塞了學生從社會吸收學問的渠道。從實踐中得來,通過自己的體會得到提高,這才是真正的學問,而這個獲取學問的過程,才能使人“不亦說乎”,

尊師重道當今過時嗎?《論語》中提倡要“尊師重道”,南懷瑾先生說這個問題值得研究,他列舉了七十年代臺灣社會狀況,學識越高,越沒有尊師重道的精神。念國小的孩子,總把老師的話掛在嘴上,張口閉口老師怎麼說;到了中學這便淡化了;到了大學,學生老師成了陌路人,在路上見面如同不認識。這樣的問題近幾年我們身邊也出現了——也許是受急功近利環境的影響。作為學生,我出錢,老師為我講課天經地義;作為老師,學生付多少錢,我就講多少課。如此的商業行為,不是與尊師重道傳統相違背嗎?

讀完此書,我感到說來說去《論語》主要講了“為人、處世”兩件事。通篇論語都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而現在學生學習的目的摻雜了太多功利性,雖然社會一再強調素質教育,卻偏偏對人文缺失現象視而不見。這本書則告訴我們:一個人思想所在的高度決定一個人的寬度,決定著這個人的思想、心境、眼界,“為人”則恰恰是決定一個人一切的根本。

讀過《論語別裁》,使人不由讚歎孔子思想中閃現出的人性光芒,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南懷瑾先生所言“孔子學說與《論語》這本書,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對它的原文字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終具有不可毀的不朽價值,後起之秀,如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融匯有得而見之於行事之間,必可得到自證。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8

我喜愛這個世界上每一本有益的書籍,我同樣也領悟到,任何一本書,只有反覆的讀,啃淨了,吃透了,才算真正的取到其精髓。“吃”《論語》,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從想吃,到咀嚼,再回味,馨香書氣,沁人心脾,實在幸福。

合上書,彷彿都可以聞到它溢位來的芹香,我陶醉在《論語》的一字一句之間。

初讀《論語》時,恰好五六年級的樣子,那時覺得《論語》只是白紙黑字的古文,著實無趣。再讀《論語》時,已是七年級,才覺得《論語》這本著作既樸實無華,又秀色可餐,雖然只是白紙黑字,隻言片語,卻勾勒出一個個美好畫面:“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雲年初壯志凌雲的氣宇不凡;“仁者不狀,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字字寸金的描摹出風度翩翩的君子氣概;“仁者愛人。”這簡潔而又精練的四個字,無時無刻不呼喚著人間真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概括出為人處事的技巧以及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拳拳心語。這些樸素而睿智的言語,使我的心靈頓時乾淨明澈,《論語》同時也將我引進了一個欣欣向榮的世界,我明白了,要如何讓對待生活。

若在生活中,吃透《論語》,那《論語》就會使人心曠神怡,《侍坐》裡就敘述到:孔子“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呼舞霧,詠而歸。“是呀!能夠和同伴邊跳舞,一邊唱歌,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回家去,才是一個人最幸福、最單純的理想啊!這種理想不同於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但這種平凡的理想卻能充分體現出我們對省會的熱愛和嚮往。《論語》使我明白權利、地位都只是一瞬間的`繁華,只有那悠閒的,愜意的過好每一天,才是真正的生活。

《論語》讓我更加完善了自己過好每一天的態度與方法,使我的心靈被滋潤的芳香馥郁。

在學習中,《論語》是我指路的照明燈。升入八年級後的我急於求成,忽略了對概念、定義的理解。這使我學的迷迷糊糊,各種教輔書上的學習方式更使我眼花繚亂。後來,我重新拾起了國中課本,仔細回味《論語》中的“溫故而知新“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兩句人生格言。格言中提倡的踏實,嚴謹的學習態度,規範了我的學習理念,使我受益匪淺。

品位《論語》,如同在苦澀的薄荷中嚼出絲絲清甜,這些先苦後甜讓我明白了做事一定不能違背順序,要腳踏實地的向前走,否則就會失敗。

《論語》的點點滴滴,雖然是由多個平凡的片語成的字字句句,卻造就了許多人不平凡的一生。我相信,它們也會在我們的生命裡開出一朵朵更燦爛而絢麗的花。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9

每當清晨時分,聽到略帶稚嫩卻認真嚴肅的琅琅書聲,那一句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句,帶給我的,是對成長的感悟。

這些名句,出自儒家經典——《論語》。記得很小的時候,就經常捧著一本拼音版的《論語》,但那時我只是一隻還沒有飛翔過的小鳥,自然體會不到其中的含義,只當它為簡單的消遣,咿咿呀呀,自得其樂。

逐漸的我開始懂事了,在國小二年級時,學校要求誦讀《論語》,當再次捧起這本經典品讀時,我彷彿懂了些什麼。學校發放的《論語》大部分是關於學習的,而經歷了幾年學習生活的我,已經是一隻開始嘗試飛翔的小鳥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它啟發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告訴我學習需要時常複習……這些句子伴隨著我走過將近七年的學習生活,教會我如何學習,激勵著我努力學習,而它們還將繼續伴隨著我走過以後的學習生活。

五年級時,我買了一本節選版的《論語》。而此時,我已經在父母的呵護下逐漸長大,成長為一隻能夠飛翔的小鳥了,對父母的呵護不屑一顧,漸漸地無視父母對我的愛,正是《論語》,激起了我對孝的領悟。“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告訴我要為父母的健康擔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啟示我需要用心孝順父母……它們教會了我“孝”字的含義,這將使我時刻不忘孝敬父母,不忘父母生育、養育之恩,時刻對父母心存感激。

到了國中,我讀到了更多《論語》中的佳句。這時的我已經成為能夠獨立飛翔的小鳥了,能夠獨立學習,懂得孝敬父母。但我也將開始面對社會,這時,《論語》中的.佳句教會我如何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告訴我人生要有理想、有目標,並要為之努力、永不放棄。“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使我懂得了“恕”的含義,讓我學會推己及人……這些句子教會了我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做人,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這對將要接觸社會的我,如同地圖,幫我指點迷津。它們將伴隨我一生,讓我時刻記住如何做人,如何活得精彩。

從牙牙學語開始,《論語》伴我走過了近十年的時光,我漸漸長大,它不斷帶給我嶄新的思想,使我在學習中游刃有餘,教給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我一生受用不盡。我將繼續用心品讀,相信在我不同的人生階段它會帶給我更多的人生感悟。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10

有句話說的好:‘讀史使人明智’論語就是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論語》的學習它告訴我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等為人處世之道,我學到最多的是學習。

論語的第一句就告訴我們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把老師教給你的知識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識在現實中實踐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奮人心的事。”孔子認為作為教學過程的一方——學生的學習活動,本身就應該是快樂之事。孔子的教學思想完全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思想,並且十分看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在實踐中鍛鍊知識和提高知識能力的培養。理論聯絡實際,把學來的知識放到實踐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識,才能證明你已經把握了知識。而真正懂得知識的人在現實中的運作會興趣倍增,會自然產生出需要更多知識的充實。 學習、實踐的重要性,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只讀書學習而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就會茫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讀死書。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精神疲憊,就成為“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多讀書、認真學習各種先進教學經驗、優秀論文、教學先進案例,而且要勤加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行動,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使之不斷符合社會的'需要。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在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那麼就可以當老師了。”這也就是對我們學習思考提出的要求,要求我們在學習中不斷“溫故而知新。”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努力,才能使我們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社會的需要。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書本學,不如向世人學,學習是一種悟性,處處皆學問。人的行為,價值觀,禮俗,知識的傳承,體現在的人的生活得方方面面。一個人的內心有智慧,而且願意好好去學,甚至樂意比自己差的人去請教,這就是一種難得的態度。

論語可以讓每個人都各有所得,受益匪淺。相信只要我們深刻體會《論語》中的精闢言論和孔子“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我們不斷努力學習,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去,我們就會更充實。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11

孔子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的明白是,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那麼,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才能遊刃有餘,不感到疲倦。

我認為,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做到“學而不厭”,為什麼呢?

其一,我們都知道,此刻知識的數量正在以幾何級的速度遞增著,作為教師務必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不能總抱著自己原有的那一桶水不放,而是要讓你那一桶水長流長新,不能讓它成為死水,那就必需要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增長智慧,只有不斷學習,也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其二,學習就應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假如你認為學習是件苦差事,是很無奈的事情,厭倦在所難免,又怎能學的下去呢?不知道孔老先生“學而不厭”是否也有這層含義。只有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當作生命的務必,你就會心甘情願地學習,主動地學習,並且能在學習中享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和幸福。

其三,學習還就應掌握好的方法。會學習的人總是能在較短的時刻裡獲得超多的`知識,而不會學習的人則是花費了超多的時刻卻收效甚微,尤其是此刻已經進入資訊社會,獲取知識的渠道有許多,資訊量巨大,如何在短時刻內獲得超多的資訊,並且獲得資訊後又能及時進行整合加工,變成自身素質的一部分,這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學而不厭”,不斷探索,才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擁有更豐富的知識,也就能更好的為教學服務了。

其四,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我們期望學生“學而不厭”,首先教師要“學而不厭”。“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一個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的老師,其學生也必然會繼承老師的傳統養成善學善思的習慣,要是教師厭倦了學習,學生又怎會熱愛學習?

因此,教師要“學而不厭”。

只有“學而不厭”的老師,才能做到“誨人不倦”,只有在“學而不厭”的基礎上,教師才能“誨人不倦”。沒有前面“學”的基礎,就不可能有不倦的“誨”,沒有必須的知識積累,沒有必須的文化底蘊,是不可能做到“誨人不倦”的,否則的話,“誨”也將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沒搞笑味、沒有創新了,這樣的“誨”自然也不會去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而是隻把學生當作儲存知識的容器,更不會關注學生的心靈、人格、健康了,這樣的“誨”甚至可能會誤人子弟、害了學生呢。

“誨人不倦”,我的明白是樂教、善教。

論語學生讀後感 篇12

孔夫子曾經說過“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及“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並且還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五十七年的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的大學問家,大思想家,可謂是震古爍今。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作為一個完全有足夠的資本炫耀自己的大學問家,孔子還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探索中去嗎?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點不是探求天地萬物的具體性理,而是探求社會與人生的具體性情。因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也許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體感情是無限的。作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無限的“人”,這也正是讓孔子感到學而無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舉止,是處於不斷變化過程中,每探究出新的內容,就打破了原來的舊的規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難的。而孔子最精闢的論述,也自然而然的體現他對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見解。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這一點上,和孔夫子幾千年前提出的主張“仁與德”的觀點不謀而和,兩人都是偉大的教育家,為什麼相隔千年,提出的觀點是驚人相似?毫無疑問,兩人都是把“仁與德”當作自己去不斷努力實現的目標,不斷的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品德,這是有必然性。

為了學習,可以三有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容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邃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的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為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的生命的目標。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事師表的學習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