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1.29W人 

在現實社會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爲自我反省。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1

本節課爲學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機會,讓他們經歷編寫6、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後我對自己的課進行了反思。

成功之處:

1、處理好了數學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的問題

就教材而言,顯得很枯燥,以前我會簡單地處理成找規律,編口訣,背口訣的機械記憶的模式,這次我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很多很多的生活中的與6、7有關的話題。

2、處理好了情景創設的問題

本課開始引出小朋友喜歡的逛商店畫面,從學生直接的對圖像的興趣轉移到對數字的興趣,初識6、7的乘法口訣。

3、在本課中體現合作學習

本課在指導學生編寫口訣的時候,採用了合作學習的方式。小組合作,編寫的口訣並讓記錄最快的同學整理下來,每個人都很投入,爭取以小組第一獲勝。在指導學生記憶口訣時,又採用了一種合作學習的方式,這種合作方式就是讓其他的學生分享別人的思維結果,請學生討論如果忘記了其中一句口訣你可以有什麼辦法想出來,再請同學說說哪些口訣好記,哪些口訣不好記,可以用什麼辦法記住它,讓學生在說明的過程中使其他學生跟着記住了。

不足之處:

1、課堂教學要強調知識之間的聯繫,本課是學習6、7的`乘法口訣,在學習6、7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有了2-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經驗,完全可以將學習2-6的乘法口訣的一些學習方法遷移過來,這堂課上沒有體現出這一點來,下次教學要深入考慮。

2、這節課的設計運用了很多集體備課中老師的設想,自己創新的地方很少。雖然是善於學習了,但是也要自己嘗試改革創新。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2

除法來源於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的活動,通過“分桃子”“分蘋果”“分糖果”等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對“平均分“的意義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本節課是在解決平均分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抽象出除法算式。

這節課我在開課前引導學生對前面學習的平均分的兩種不同類型進行復習,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兩種不同的分法,按份數分和按每份的.數量分,說完後,直接引出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另一種形式,並讓學生說說算式中每個數字的意義,最後講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和讀法。

我認爲教學成功的地方主要體現在貫徹了課改的新思想,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在本課的學習中,我沒有選擇書本的主題圖,而是直接用學生熟悉的小棒和圓片來講解,通俗易懂,學生理解較容易。

2.大膽放手讓學生展開對新課內容的學習,我只是適當地指導、點撥。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思考空間,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3.讓學生動手操作,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變枯燥的概念教學爲有趣的動手活動,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事情可做,就能自主地探索、交流。

分香蕉這節課有待改進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部分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沒有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多多考慮如何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

2.學生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還是少了點。例如:在學習除法的意義時應該讓學生先討論後,再讓學生說一說討論的結果。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要多多思考用什麼樣的活動方式讓學生能主動地去探討解決課中的難點。爭取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3

《認識線段》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較抽象,學生不太好理解。對此我將教學過程大體分四個層次來進行。第一個層次,想辦法將一根毛線拉直,兩手之間的這段就是一條線段。引入線段,使學生感知“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這兩個特徵;進而呈現線段的圖形,使學生初步建立線段的直觀表象。第二個層次,結合學生熟悉的物體,讓學生明白直尺、黑板、課本的邊以及紙的摺痕等都可以看成線段,在此基礎上,通過讓學生折出不同長短的.摺痕,引導學生體會“線段是有長短的”,從而既使學生豐富了對線段的感知,又使學生進一步完善了對線段的認識。第三個層次,教學用直尺或其它合適的工具畫線段。第四個層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完成課後“想想做做”,進一步鞏固對線段的認識。

這節課講完,我感覺比較成功,學生掌握的較好,並且每個在課堂上表現非常踊躍,思維不止一次達到昇華。

我認爲本節課有三個亮點,

(1)想辦法拉直毛線,體現線段的“直”和“有兩個端點”的特徵,

(2)畫線段,用合適的工具畫線段,比比誰畫得對、畫得多。體現線段的特徵,還告訴學生線段可以橫着畫、豎着畫、斜着畫;

(3)數線段,這個環節是由課堂中的一個“小錯誤”引出的,在比賽完畫線段以後,進行反饋。我發現在一條線段中間點了一個點,我就和同學一起數他畫的線段,並且瞭解該同學是不是真的這樣想的,當他說出是自己出錯了,我在表揚他誠實的基礎上,也感謝他給了我們一次探討數線段的機會。即在一條線段上點兩個點、三個點……一共有幾條線段?接着繼續探討平面上的三點、四點、五點,每兩個點連起來,一共有幾條線段?這時學生興趣積極性高漲,很輕易地得出數線段的規律——一個奧數中問題。

課堂教學就是這樣一個靈動的、讓師生共同進步的過程。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4

一分能幹什麼這節課,是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時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時間單位。一分鐘這個概念是比較抽象的,要想讓孩子們很好的感知其時間概念,具有初步地時間感,就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把生活緊密聯繫在數學的教與學中,讓學生在現實中體驗。爲了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我根據孩子們的生活積累設計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生動地教學情境,把孩子們吸引到數學活動中來。目前,許多孩子都對動畫片感興趣。因此,在課的開始,把對孩子極具吸引力的動畫片與數學學習巧妙結合起來,引領孩子們進入數學的園地,體會一分鐘。這樣,學生愛學、樂學,把學生的內在需求激活了,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

另外,創設多種多樣有趣地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其中,在活動中逐步感受一分鐘的長度。本節課,我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動:

1、做口算,一分能做幾道題目

2、寫字,一分鐘大約書寫多少個漢字;

3、小皮球,一分鐘大約可以拍球多少個;孩子們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自主、合作學習,探究、體驗一分鐘的長度。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中,原來的生活經驗得到了重新組織、改造,掌握了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同時獲得了廣泛的活動經驗。

一分鐘能幹什麼的時間估計這一環節,學生在先前的活動中充分體驗了1分鐘能做那麼多的事情後,卻不曉得1分鐘到底應該有多長。

課後,我仔細想了想,1分鐘做這麼多事,都是老師計時錶中的`1分鐘,是學生自己的1分鐘嗎?答案是否定的。學生的1分鐘還在老師的計時錶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1分鐘,還沒有內化。針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我一直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小學數學到底要教給學生什麼?僅僅一些基礎知識嗎?基礎知識是我們小學教育必須完成的任務,但它是全部嗎?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這些的同時,也許更需要的是學生自己來自體驗並獲得感悟,也要讓學生要親身體驗學習過程的快樂。在平時的課堂活動中,我覺得應該多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經驗去發現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5

《長度單位》拉開了二年級數學教學的序幕,本單元內容要求學時理解“米”、“釐米”的概念,建立長度的表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學時既輕鬆又有效地學習知識,建立“米”和“釐米”的表象,合理運用知識,我們呈現的材料、組織的學習活動就應該具有現實行、情景性。

《長度單位》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的一個概念性的認知內容。對於抽象思維能力還未形成,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的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會感到一定困難。因此,解決困難很大程度上在我們教學中要取材於生活,密切聯繫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實踐中去感知、體會,使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通過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概念。

學了《長度單位》,很多孩子都覺得很有趣,很好玩。確實,這幾節課看起來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幣、圖釘、回形針量課本、鉛筆盒,用尺量自己身體上的數據,比如步長、一庹長度等等,用捲尺量教室的長度、寬度,還有大量的估測、觀察等活動,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亦樂乎!

如:用三角板量數學書的寬、用回形針量鉛筆的長、用硬幣量數學書的寬、用小刀量文具盒的長、用鉛筆測量書桌的'寬和椅子的`高等。讓學生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感受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同時引出用邊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形作爲統一的單位長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量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認識、釐米和米的認識以及兩者之間的進率教學。這樣的安排能按照兒童學習數學的特點,還原數學生動活潑的建構過程,密切聯繫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實踐中去感知、體會,使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通過多種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概念,體現了課標的新理念。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6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上冊比較物體長短的基礎上學習的。儘管學生已有這方面的經驗和基礎,但由於長度單位及其操作應用是多種知識的綜合,涉及數、數數、空間觀念的形成和實踐技能等,針對二年級的小朋友的認知能力來說,也可以說難點了。

知識只有在能夠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纔是活的知識。“認識釐米,用釐米量”這一節課的目的在於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建立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之後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引導學生用直尺測量較小物體的長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一、從實際需要出發,讓學生產生學習長度單位的慾望

教學時,我創設了“我想給同學們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須知道桌子的長和寬,讓學生感受到生活實際中測量長度的必要性,然後讓學生自己選擇實物作測量標準去量桌子的長,結果量得的數量不一樣,由此引起認知衝突,使學生體會到,要想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需要統一的長度單位。使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從而產生學習長度單位的慾望。

二、向學生提供數學實踐活動的機會

這是一節實踐性很強的活動課,當學生有了學習的願望後,設計了一系列活動。如:設計了觀察直尺,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讓他們通過觀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構造,既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又爲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打下了基礎。認識1釐米,安排了三次活動:第一次讓學生在直尺上找出1釐米的長度,體會每一大格的長是1釐米——建立1釐米的空間觀念;第二次讓學生找一找身邊、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爲1釐米,學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寬度、一節手指的長度、牙齒、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這是我課前沒有想到的,我想對學生建立1釐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勢比劃出1釐米的長度。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正確建立1釐米的'空間觀念,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幾釐米的長度觀念。然後應用釐米來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讓學生在嘗試測量、比較、交流中,逐步總結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課堂上學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對準0刻度,右端對着刻度幾就是幾釐米”這種方法,也有的學生採取其它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數的方法,通過讓他們對比,明白前一種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斷中,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體現方法多樣化,注重學生的自主性。

三、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測量方法之後,我讓他們用直尺選擇身邊喜歡的事物進行測量,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開始量書本、練習本的長和寬;有的量鉛筆的長;有的量刀子等,達到了在玩中練,在練中玩的學習效果。讓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體會數學的內在價值。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但無論怎樣精心設計的課,都會有問題的存在:

(1)學生觀察的能力較弱。

低年級學生觀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多鍛鍊學生,要正確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觀察問題,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學生“估”的能力要加強。

估一估較短物體的長度時,比較接近實際長度,但估計較長的物體時,誤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個範圍。這應該和平時的生活實際有點關係,現在的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數學比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準呢?所以數學一定要和生活緊緊聯繫起來,要讓學生在數學中經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7

今天上了《解決同樣多的實際問題》這一課,這是蘇教版二年級新教材中新增加的一個內容,在上課之前我們二年級教研組對這課進行了集體備課,今天拿着我們討論後的教案到班上上課,我運用層層遞進的方法,由實物到數字,讓學生對方法進行感知概括。我出示紅色圓形和藍色圓形,引導孩子思考,用什麼辦法使它們變得一樣多?在操作的幫助下孩子能夠說出三種方法,我還暗暗竊喜:這節課內容簡單啊,可以輕鬆完成教學任務了。接下來我讓孩子脫離實物,直接出示情境數字,讓他們思考:怎樣做才能使他們同樣多?

孩子對於“添上”和“拿走”兩種方法可以理解,但對於“將多的部分拿一半給少的'”這種方法,孩子難於表達完整,我儘量讓孩子多說,讓他們注意表達的完整性。因此這節課沒能完成教學任務。新教材我們在摸索在探討,希望我們的努力能有一點點收穫!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8

最近,我上了《連加連減》這一課,《連加、連減》一課是本單元的一個難點內容,主要難在計算過程上,都要分兩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才能完成計算任務。而且這個知識點的思維方法對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個知識點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較重要的。而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前已經熟知加減法的含義,絕大部分學生對10以內數的加減口算也比較熟練。而且學生具有“添上、再添上”與“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經驗,所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並不困難。但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的`結果,學生往往忘記第一步的得數。爲了讓學生順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和方法,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創設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創設恰當的課堂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爲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

其次,引導學生看圖也是關鍵。因此在上這節課時,要讓學生通過體驗事情的發生過程,來明白算式的含義,我把書上例題的投影片稍作改變,使小雞吃米變成一個運動的過程,讓學生感受“來了、又來了”用連加計算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一圖多用,讓小雞吃完米“走掉、再走掉”,讓學生感受“去掉、再去掉”用連減計算的生活經驗。同時,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畫面的意思,在看懂圖的基礎上,列出算式。可採用同桌合作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爲了解決連加、連減時,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數,或者由於看不見第一步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本課設計時重點通過在第一步算式下畫橫線確定運算的順序,並記下第一步的得數,然後再接着往後算,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點,當學生計算熟練後,第一步算式下畫的橫線不用再畫,第一步的計算得數也只要記在腦子裏就行了。

最後,還要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本節課我引導學生看算式先畫○,後說計算過程來進一步鞏固連加、連減,深化新知。從而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爲今後學習數學埋下種子。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9

認識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以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後面的學習,所以這節課顯然很重要。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通過平均分的活動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後,再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並讓學生經歷這一抽象過程,從中體會並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它既是用乘法口訣求商的基礎,也是以後解決除法實際問題的主要基礎,因此我在講授時注意以下幾點:

1、通過認真觀察幻燈片和圖畫,要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按每幾個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再介紹除號、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本課上完後,雖然學生能正確地列出算式,但有相當部分的學生不理解其含義。

2、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並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多次給學生積級的情感支持,讓學生體驗到掌握一種新方法的快樂。

3、充分利用學生已學的知識,鼓勵學生進行使用除法的活動和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強化練習。

4、運用所學的有關除法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深理解和鞏固除法知識,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興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顧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有針對性地強化練習,以利以後的`學習,爲今後理一步學習有關除法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的學生,喜歡動手是他們的天性。本節課,我們在“分一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注重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本節課教師不僅教給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更注重了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每一節課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必需長期進行的。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10

《100以內加減混合》本節課是學生在2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能夠解決問題。

通過學生熟悉的公共汽車上下車人數的變化這一情景導入新課。公共汽車上原來有67人,到南山站後,下來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現在有多少人?學生都有乘公交車的經歷,所以理解起來非常容易。學生可以很快的列出算式:67-25+28= 解決現在有多少人。對於計算,這類加減混合式題是在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運算順序與連加、連減的順序相同,所以教學時讓學生進行類推,學生可以自主的應用前面所學習的筆算的方法列兩個豎式解決,然後讓學生自己想簡便寫法的`豎式,最後老師再強調這個簡便寫法要注意的地方。這裏很容易忽視引導學生67-25這一步求的是到站下車25人後,車上還剩多少人,42+28這一步求的是上來28人後,車上現在有多少人。我發現學生對於單純的計算可以模仿老師或者例題可以學會,算理學生也能理解,但是計算是爲了解決問題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把計算跟解決問題分開了,或者列出算式就開始教怎麼算,其實每步計算的'時候,我們都該引導孩子這步是解決的什麼問題。這點是我要反思的地方。我們不能爲了計算而教計算,現在的孩子剛剛開始接觸解決問題,可以先把這個問題分析清楚,計算可以慢慢的教,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11

我執教了《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自我感覺這節課基本達成了教學設想期望的目標,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能夠做到環節緊湊,思路清晰。

從而形成一個較好的教學框架:首先是開門見山導入新課,其次是放手讓學生探求新知,拓展延伸,最後是歸納總結。

課堂教學中,我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教學方案,考慮課堂結構。注重豐富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注重對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的指導,注重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爲能力,實現課堂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生動活波、主動有效的進行學習。讓全體學生自始自終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並不斷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

二、注重語言表達。

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等心理特點,引導他們敢想敢說。凡是通過思考能說的我從來不包辦代替,留給學生充分發言的機會。

但不足之處也有幾點:

1、在時間上分配的不夠好,以至於討論時間稍長,影響了後來學生在談聽故事之後的感想以及如何向大家介紹“我是角”,這部分內容,學生還沒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結束了。原訂討論角的大小時爲第一個高潮,講完故事之後再出現第二次學生情緒的高潮,但效果不是很好。

2、對學生備的不夠。

比如:在做角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老師意在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兩邊叉開越大角越大,可是有的學生就只是說,我發現我做的角象鴨子的嘴,象海鷗在飛┈就就是不說大小。後來我引導說:從大小上看,學生們這才能夠說出來。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12

這節課學生興趣濃厚,學得積極主動,我認爲教學成功的地方主要體現在較多地貫徹了課改的新思想,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利用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引入新課,不僅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而且還能讓他們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

2.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我根據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大膽放手讓學生展開對新課內容的學習,我只是適當地指導、點撥。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思考空間,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3.讓學生動手操作,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變枯燥的計算教學爲有趣的動手活動,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事情可做,就能自主地探索、交流。

4.兩處設計開放題,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張揚了學生的個性,把數學學習生活化、實用化、問題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在操作中合作交流,面對同一個問題,學生有不同的見解,有的甚至還有多個不同的答案,這樣既充分張揚了自己的個性,又達到了“取長補短”的效果。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13

核心提示:本單元是二年級數學教學的第一單元,因爲這一部分的知識和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生活中的經驗積累非常重要。上完課後有一些體會: 1、在教學1釐米有多長時,不要把尺子放在實物投影儀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誤導學生。...

本單元是二年級數學教學的第一單元,因爲這一部分的知識和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生活中的'經驗積累非常重要。上完課後有一些體會:

1、在教學1釐米有多長時,不要把尺子放在實物投影儀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誤導學生。

2、測量要求從零開始,但是也應該教會孩子能夠不從0開始也能計算出所量線段的長度

3、對大人來說“釐米”和“米”非常簡單,但是對孩子來說,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體多出示一些長度是1釐米和1米的物體,進行多次感知。並且讓他們多動手量身邊的物體:比如課桌的長、寬、高,門窗的高度等,對學生日後填單位很有好處。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14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北師大課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七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已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學習6的乘法口訣.由於學生已經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他們已經歷了幾次編寫口訣的過程.因此,對乘法口訣的含義,怎樣編寫乘法口訣,有了初步瞭解.現在繼續學習6的乘法口訣,如果不改變教學方法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所以在上6的乘法口訣時我採用引導的學習方式,由學生獨立探索的學習,讓學生編口訣、記口訣、用口訣,在書上填寫,並進行相互交流來完成本堂課的教學內容.

一、創設故事情境、激趣引入.

通過學校要舉行寫字比賽,引出方格紙,再利用學生喜歡的卡通動物米老鼠和唐老鴨引出課題.這一環節,遵循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好奇、好動的特點,從學生生活實際引入,並通過卡通圖,創設具體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營造一種輕鬆的學習氛圍.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首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估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填寫6的乘法口訣時我採用引導的學習方式,由學生獨立探索的學習、並填寫,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樂於探究的積極態度,體驗成功的喜悅.在引導學生髮現6的.乘法口訣規律時,首先讓學生對6的乘法口訣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再努力創造機會,通過探索和交流,從中發現口訣的一些規律,突出學生的探索與交流活動,讓學生以學習主人的姿態展現自我,發展自我.這樣,爲學習後面的乘法口訣由學生獨立發現規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三、鞏固應用,實踐深化.

在組織學生練習時,除了在理解的基礎上,給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熟記口訣外,更重要的是採取學生喜愛的、有趣的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用口訣進行練習,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通過創編數學故事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反思15

《認識乘法》的教學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第1-3頁。我把教學重點定位爲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難點定位爲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繫和區別。

在教學《認識乘法》之前,我查閱了不少相關教學案例。其中大多數都是以有趣的情境引入,讓學生寫出相同數或者不同數相加的加法算式,接下來進行比較分類,在分類中一步步引出乘法的意義。我參照了江蘇姜堰市行知實驗小學王榮、于濤老師撰寫的教案,依葫蘆畫瓢,在自己班裏進行教學。但是效果並不理想,重難點的突破不到位,一方面是由於自己教學經驗組織的缺乏(進入牌小的第一節數學課),另一方面就是對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把握很不到位。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新課標》也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這就是說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把握好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上組織、展開學習活動。所以我認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首要的任務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不要盲目的依賴教材,同時分析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年級學生在平時的生活經驗中,雖然經常見到“幾個幾”的現象,但很少用“幾個幾”來進行描述;在以前學習的加法中,雖算過同數連加,但並不要求說出是幾個幾。對於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幾個幾做的並不是很好,以至於學生課後作業中暴露出對於乘法意義的掌握並不是很深刻。教後我想我應該在課堂上多讓學生說說情境中或者算式中所蘊含的“幾個幾”。

另外教學加法和乘法的聯繫與區別環節中,對於譬如3個4的和與3和4的和的辨析不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