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彙編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1.08W人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彙編15篇)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

嚴羽講,“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我特別欣賞這句話。

縱覽唐詩三百首,我注意一個事實,在盛唐那個時代,詩人的筆下,詩情馳騁想像的廣闊天地真的是在“理”之外。細讀唐詩後我才明白,只有當詩歌插上了浪漫的翅膀之後,它纔有可能盡情地翱翔在“理”的'上空。

詩有別趣,其趣令人動情。日前重讀唐詩,感慨頗多,現歸納體會如下:

其一、高明的詩人往往會馳騁其想像力,空所依傍,以求其境界出人意料。譬如讀到一首好詩,而其技法、靈感及境界又爲自己所不能時,我會由衷地感嘆:潑墨簡筆描之難。詩和禪一樣,重在心悟而離言說。詩在技法上講究“妙悟者不在多言”。當一首詩能達到一種禪境時,就更屬不易。就我本人而言,我更喜歡那些具有禪意的詩作,因爲它所表達的意境能夠直指人心。

其二、一個博學有品位的詩人,總是一個能夠縱覽諸家的聰明人,總是一個能夠改其習端,習禪心法的覺悟者。日久天長,他的詩作自然會達到一種無礙的境界,詩人也會活潑潑地創新出一道爲世人所矚目的風景。

其三、一個有成就的詩人,一定是一個經過了幾十年的修行研磨,已經到了一種“志於道、遊於藝”境界的人。因爲只要讀他們的詩作,讀者總能夠品味出一種大自在的境界。就像架在千刃絕壁上的木橋,那是一種無心之心。

其四、一個體悟了禪境的詩人,一定是一個“奪一切境,入詩歌三味;乘境深處,自由無礙”的人。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2

從小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愛上在浩瀚的書海中暢遊。讀散文,看小說,賞宋詞。然而,我最愛不釋手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才真正領略到她的魅力。

我常常感受每首詩真摯的情感。每當看到媽媽爲我操勞時,我就會想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學畢業了,同學們要分別了,我會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期待與他們重逢。

閱讀《唐詩三百首》,我發現領略詩人的詩句也是一種享受。我學會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一拿起它,我也可以化身王維,享受一會兒“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我更深知人生的成功之路也是難於上青天。每當下雨時,我便感受到杜甫對春雨的喜愛,“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每當聽到美妙的'樂曲,我會感慨“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爲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爲他沉醉,被他啓發。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3

中國有這麼一些文字,發出它那萬丈光芒,它就是古詩,也是中國文明的見證。它,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着幾代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那簡潔而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着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時時幫助着我們,溫暖着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她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她都像老師那樣教導着我們,關心着我們,給予我們希望。每一首詩,都出自不同詩人之手,這些詩人已聞名於世,而這些古詩卻不得而知。它們是那樣的孤獨,被衆人所遺棄,不被衆人所知。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她們在幹些什麼呢?原來它們一直在等待着,等待我們的發現。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是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

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便會發現,每一首是都是一個伊索寓言,告訴別人一個深刻的道理。品讀古詩,能讓罪犯走向光明之路;能讓事業的流浪者重新成爲有名的人士。古詩似乎有着讓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細細的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爲一個現代人,爲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爲她而努力,爲她而奮鬥。不僅是爲祖國,也是爲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4

這個寒假由於疫情的關係,假期不斷延長。老師經常讓我們讀讀背背《唐詩三百首》裏的詩,剛剛開始我覺得很枯燥,難背。但漸漸地,我學會了看詩意背詩,覺得故事讀起來很有韻律,郎朗上口,非常有趣。因此,我越來越喜歡讀古詩。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詩,它出自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句詩告訴我們看的書多,腦子裏積累的東西也就多了,寫起文章來,自然得心應手,如神來之筆。讀了這首詩我知道了讀書的作用很大。以前讀書時,我總是心安定不下來,眼睛盯着書,心早已飛得無影無蹤。現在我看書很認真,每次看得都入了迷,看完一篇還想看一篇。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首詩是無名氏的《金縷衣》,是一首關於珍惜時間的詩,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年華,花開適宜折時就要抓緊時間去折,不要等到花謝了去折空枝。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是學生,當務之急的任務就是學習,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爲了將來打好紮實的基礎,時間不等人,時間是無價之寶。“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唐詩三百首》裏還有許多像這樣廣爲流傳的詩,有顏真卿的《勸學詩》,有杜甫的《望嶽》,王維的《相思》,李白的《贈汪倫》……這些都詩人們智慧的結晶。他們的聰明是我們難以達到的,但是我們可以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讓我們以詩爲伴,學習更多知識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5

唐詩,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是中國詩歌的高峯,而《唐詩三百首》更是唐詩中的精華。從牙牙學語起,父母就教我們背誦唐詩。什麼:白日依山盡呀,牀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們童年的歌謠。自學習認字後,各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也成了我們啓蒙讀本。

就詩人而言,我比較仰慕李白。李白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詩仙”啊!我很喜歡他的《靜夜思》: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詩呀。

我還喜歡李白的《春思》、《早發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這些語句優美的詩歌。

就詩歌形式而言,我比較喜歡的.多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之類的詩,因爲它們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記住。但有時不足二十餘字的唐詩竟也包括多層的意境,並且每個字各具文采。賈島的推敲的故事可謂唐詩中的有名典故,竟會到達得一字而詩意盎然,易一字而詩意全無的地步。這,真讓我佩服之極。

此刻,許多唐詩都已進入了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成了我們學習中國文化、瞭解中華禮貌的入門階梯。而我的書架上,也有幾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它們成了我常讀常新的讀物,讀後令人浮想聯翩。我愛《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6

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長久的,是無限的。知識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從遙遠的古代款款走來,並且一直走下去,會把知識傳授給每一個它經過的生命。

唐詩,被譽爲“中國詩歌顛峯”。讀了《唐詩三百首》,讓我認識了“詩仙”李白,讀了他的詩讓我認識了“詩仙”,使人壯思雲飛、逸興滿懷,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讓我認識了“詩聖”杜甫,他的詩有着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政治傾向。雖然廣泛,但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中的社會面貌,所以他的.詩被後人稱爲詩史。他與李白是好有,併合稱“李杜”。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古長”(調張籍)。李杜的詩,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讀《唐詩三百首》還讓我認識了“小李杜”、李商隱和杜牧。劉熙載曾說:“杜樊川詩雄姿英發,李樊南詩深情綿邈”

……

唐王朝的人才可真多,好詩也不少哦!

離別本是一箇舊話題,但王維的一首《送別》卻寫得很是婉轉動人、餘韻不盡:“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前兩句體現了把友人送走後,自己一個人在家的孤單與寂寞;後兩句寫出了明年的希望,正反襯出今日的依依不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株。卻下水精簾,玲瓏忘秋月。”李白的一首《玉階怨》從自身周圍的環境和自己動作的描寫中,流露出了一個孤獨的形象……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7

放暑假時老師讓我們買了六本書來讀,其中《唐詩三百首》中的《憫農》讓我知道了糧食來的不易。

詩中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讓我感受種田的不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珍惜糧食不浪費。

放暑假時,我回去了外婆家,我們到田裏去收割。田裏真好玩,我們收了兩畝地的麥子和一畝地的蔬菜,收了四天才收完,我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外婆看着心疼,讓我們休息休息。我就想起了《憫農》,知道了種地的辛苦。

小姨說:“吃飯了,都是你們愛吃的!”我吃着飯,覺得飯菜“粒粒皆辛苦”。

在生活中,我的弟弟非常浪費。每次吃半碗就怎麼也不肯吃了。我以前也是這樣,可後來改了。於是我每次都告訴他:“不可以浪費,不然媽媽又要帶你去種地了!”他立馬吃得乾乾淨淨。

《憫農》這首詩寫的是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現在吃穿不愁卻浪費糧食,如果穿越到打仗的.時候就不會這樣吧。糧食,是農民伯伯們辛苦種出來的,我們應當珍惜。生活中人們去吃自助餐,許多人拿的東西多,吃了一半就不吃了,收拾的阿姨只能嘆氣收走了。在餐廳裏大魚大肉的在桌子上卻只吃一半就不吃了。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有的人沒有飯吃,我們還這麼浪費是不行的。

《憫農》這首詩告訴了我們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不要浪費糧食。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8

具備初中或以上文憑的人都知道,這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裏面的名句。這兩句詩是些送別時的情景。別離之苦,文人墨客筆下的永恆主題。詩人王勃卻一反別離的愁怨,以一個全新的視角抒寫送好友上任的情懷。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覺間已來到城外。回望那長安城在三秦的護衛下顯得如此無奈;遙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風煙迷霧中竟是如此悽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會?離別的傷感,襲上王勃的心頭。但想到爲官的.友人與自己,上任、調離,實在是平常之極的事,又何必徒傷別離。悲傷的情緒也去了不少。高興地面對別離,只要我們彼此心中着對方,即使遠隔千里,我們的心卻緊帖在一起。念及此時,所有的離愁別緒似乎都已蕩然無存。

送君千里,終有別。在即將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溼潤。“快別像女孩子一樣,流淚送別。看,只要我們彼此心裏有着對方,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這是何等開闊的胸襟,何等超脫的情懷。空間上的距離永遠隔不斷心靈的聯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將千古傳頌。

其實,但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深度還遠遠不夠。在這種樂觀豁達的態度,必然有他存在的社會根源。唐朝是我國的封建社會走向頂峯的朝代,而在初唐,這種繁榮的跡象已經很明顯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所表達出來的豪邁,它的情調和唐朝前期經濟文化走向繁榮、封建社會上升發展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9

起初,唐詩帶給我的印象是單調、乏味的。後來,閱讀了《唐詩三百首》,我對唐詩又產生了新的印象。

唐詩是多彩的。

唐詩,是綠色的。它既是“兩個黃鸝鳴翠柳”的嫩綠。嫩得青翠,嫩得可愛;又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淡綠。淡雅的顏色若隱若現。它們不像墨綠有深沉的顏色牽引住人們的眼球,只是靠着一點點淡淡的綠色博得人們的青睞……

唐詩,是紅色的。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淡紅,像泛起了紅暈的少女的臉頰;是“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深紅,紅得燦爛,紅得似火。

唐詩,是白色的'。是那“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潔白,白得純潔,白得無暇。令人陶醉。是那“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白。不是那種純潔的白;不是那種透明的白,而是那一縷縷皎潔的白。白得悲慘,白得寂寥,白得淒涼。

唐詩,不僅是多彩的,也是精彩的。

有“獨憐幽草澗邊生”的荒野之景。描繪了荒山野嶺的獨特環境。令人對野草萌生愛憐之心。

與上句相比,我更喜歡、更覺得杜牧的《江南春》更爲精彩。“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現出了一幅美麗的江南春雨景。黃鶯動聽的歌聲加上鮮嫩的綠葉與紅花,江南城裏到處都是酒家的旗子在緩緩飄動。南朝建造的宏偉寺廟,不知有多少樓閣沐浴在濛濛細雨中。這美麗的春雨圖秀了江南的景,醉了人們的心。

唐詩,是多彩與精彩的!《唐詩三百首》一定會讓你對唐詩有很大的瞭解!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0

《唐詩三百首》雖然沒有童話故事書讀起來饒有興趣;沒有科幻書讀起來那樣驚險刺激;沒有歷史書那樣精彩;卻蘊含着中國古代詩人的心血和思想感情,《唐詩三百首》讀後感。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又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高峯。有唐一代,優秀詩人大批涌現,超過了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成爲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唐代的詩人們,如果傷心失意了,會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然後哂然一笑,便心情好起來了,讀後感《《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如果曾經大受挫折,後來又東山再起,會說:“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瀟灑豪邁之情溢於言表。如果壓力太大,被人排擠,會說:“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如果看不慣有些人眼高手低,妄自尊大,會說:“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而這些詩句,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又是多麼適用!正是這古今相通的人性,使得唐詩雖然和我們相隔了一千餘年的距離,卻仍然深深植根於我們心中。讓我們自他們的詩中找到一種寄託,一種鼓勵。 然而,畢竟是相隔了千年的時空距離,是我讀起來,由於語言與時代背景帶來的.障礙,總還是會覺得有些語言佶屈聱牙。 唐朝二百八十九年,輝煌的帝國漸行漸遠,在它背後卻留下了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巨匠大師使唐詩迸發出最壯美的光彩,而盛唐氣象,也漸漸成爲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我因此而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像你我一樣爲他沉醉,被他啓發。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唐詩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1

一陣陣秋風吹去,如同歲月,一去不返。從古至今,我們的前輩給我們就下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我讀的這本唐詩三百首誦讀本就是其中之一。每首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蘊涵着許多的道理,它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訴說了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那是我國古代的歷史,那是我們中國的成長足跡。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我們從小念到大。小時候我們不懂它的意思、意境,要說是懂,那也是似懂非懂。現在再讀,雖然還是那短短几行文字,但是它教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啓示。

《唐詩三百首誦讀本》中有王之渙的《涼州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李叔同的《送別》讓我們我體味到深切的悲意淒涼。孟郊的《遊子吟》,白居易的《母別子》它其中蘊含着我們能體會到的母愛,和母親爲孩子的無私奉獻。

當你打開《唐詩三百首誦讀本》的時候,你會感覺這本書像有魔力一樣,讓你百看不厭,裏面的的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當你合上書的'那一剎那,覺得眼前是一幅山水名畫。這幅畫既淡雅又濃郁,既有別離也有相會,既有慈愛又有怨狠,這幅畫是多麼的真實啊!

我愛《唐詩三百首誦讀本》,也愛留傳至今的古詩,更愛我們的中國,沒有古代人們的智慧,沒有流傳至今的文化遺產,也就沒有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2

今天早上,我讀了《唐詩三百首》。讀完後,我覺得裏面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偉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和‘詩魔’之稱。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意思是:多麼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歲歲循環不已。野火雖將那大片枯草燒得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速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雖然古道城荒,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復了青春,行路人看見萋萋芳草而想起了離愁別苦,似乎着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我家後院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畫畫,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透過窗戶,看到了一株擡頭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風雨戰鬥,風驕傲地說:“哈哈!小草你是抵擋不了的,我比你強多了,哈哈哈!” 小草輕輕發出聲音,堅強地說:“我不怕,我一定會戰勝你的。” “小草,你就別做白日夢了吧!”風洋洋得意地說。風呼呼吹着,不一會兒,小草斷掉了。這時,我還以爲小草就這樣完了。第二天早晨,我起了個大早,吃完飯後,飛快地跑到後院。我很驚訝——小草活了,它又重新披上那綠色的衣裳,又重新擡頭挺胸的站在地上。這時,我情不自禁的吟誦“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向困難低頭,不怕挫折的頑強精神,要讓自己在生活中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3

這個暑假,我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在這本書裏,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就是《遊子吟》這首詩了。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寫出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遊子吟》這首詩的就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意思就是:誰說兒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每當我讀到這首詩,我就會想起一件事。

那天下午放學後,外面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可是我沒有帶傘,就在我焦急萬分的時候,看見媽媽帶着雨傘來接我了。她快速的`向我跑過來,根本不顧雨下得有多大。她把傘遞給我,說:“快把傘打好了,別被雨淋到了,要不然會感冒的。”當我們回到家後,我倒沒什麼事,媽媽卻感冒了。她只是在牀上休息了一下,就又去做家務了。

到了晚上,媽媽忍着頭痛去幫我做飯,做完飯後,自己飯都沒有吃幾口,就去睡覺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由於我睡過頭了,走的時候太匆忙了,導致我忘帶了英語課本。可那天早上碰巧是英語課。我心急如焚,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過了幾分鐘,我看見媽媽氣喘吁吁地跑上樓來給我送英語書,送完又匆匆地去上班了。看着媽媽忙碌而操勞的背影,我不僅熱淚盈眶。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這首詩給我了一個啓發:母愛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讓媽媽過上好的日子,不用這麼操勞。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4

這個暑假裏,我讀了很多書,其中比較令我喜愛的還是那本《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有許多令人讚歎不己的詩句,而我比較喜歡的'一首詩是由唐代李白所寫的《行路難》在這首詩中,我比較喜歡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詩句告訴了我,做事要堅持不懈。

記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些騎單車的騎手在路上自由的馳騁。於是小小的我便萌生了一個想法一一那就是學騎單車!

於是我去找了爸爸,跟爸爸說完我要學騎單車的時候,爸爸便對我說:“騎單車需要毅力,你能做到嗎?”

我迅速地回答:“當然可以!”

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爲騎單車就是件十分簡單的事。我把腳放上去時,由於重心不穩,差一點就摔了個馬大哈。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訓,我先是左腳一踩,讓右腳跨過自行車,坐在了車座上,但是雙腳還在地上,爸爸見我不敢動,便和我說:“別怕,我在後面推你。”聽到這句話後,我士氣大增,勇敢將雙腳踩上了踏板,向前騎去,可是還沒騎到一半,便又摔了一跤。

這一下摔得可不輕,我的膝蓋上摔出了血,我當時就罷工,不學了。爸爸見我不想學騎單車後就跟我分享個小技巧:“要倒的時候往另一邊倒。”聽到這句話,我鼓起了勇氣繼續學騎單車……我堅持練習,終於學會了騎單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成功!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5

唐詩,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是中國詩歌的高峯,而《唐詩三百首》更是唐詩中的精華。從牙牙學語起,父母就教我們背誦唐詩。什麼:白日依山盡呀,牀前明月光呀等等,也就成了我們童年的歌謠。自學習認字後,各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也成了我們啓蒙讀本。

就詩人而言,我比較仰慕李白。李白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可真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詩仙”啊!我很喜歡他的《靜夜思》: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是一首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詩呀。

我還喜歡李白的《春思》、《早發白帝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這些語句優美的詩歌。

就詩歌形式而言,我比較喜歡的多是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之類的詩,因爲它們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記住。但有時不足二十餘字的唐詩竟也包括多層的意境,而且每個字各具文采。賈島的推敲的故事可謂唐詩中的.有名典故,竟會達到得一字而詩意盎然,易一字而詩意全無的地步。這,真讓我佩服之極。

現在,許多唐詩都已進入了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成了我們學習中國文化、瞭解中華文明的入門階梯。而我的書架上,也有幾種版本的《唐詩三百首》,它們成了我常讀常新的讀物,讀後令人浮想聯翩。我愛《唐詩三百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