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7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9.39K人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1

一個人,成熟的自然個體,生存於世間,擺在最爲重要位置的就是立身處世了。在紛繁蕪雜的當今社會,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有自己對事物理解的不違背道德倫理的觀點和態度。如何能讓自己潔身自好、自由坦蕩的行走於物欲橫流的當代,逐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些都是我們當代正步入社會和成熟年代的青年必須深切體會和完滿地意識到的一個基本而首要的問題。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7篇

論語、里仁》:里仁爲美。擇不處任,焉得知?這三句話和我國古代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基本是一個意思,至少兩者所要表達的目的是一致的。當然,前者比後者出現的時間要早,是否孟母亦是受孔子三句話的影響而有三遷之舉?古人做學問,教子訓弟,都希望在一個仁德所在,君子云集的地方進行,強調的是外因對人的影響。

我想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你居住的地方是個民風浮躁,甚至是賭博成風的莊子,我想大部分人是無法潛心做學問的。周圍生活的人羣,都是靠擠在繁華街市做生意和小買賣爲職業,平時都喜歡爲芝麻小事翻臉吵架,鄰里之間關係不和諧,我想這樣的小區成長起來的孩子,是不會具備宅心仁厚、謙恭熱情的品質的。

強調外因,就是說要立好身處好世,必須有一個好的利於自己成長的環境。

《顏氏家訓、慕賢》: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鮑魚,在古代漢語的意思是指用鹽浸漬的魚,有臭味)顏氏的這幾句話,意思比較簡單,講人該選擇那類人相處,從另一點上也說明了外因對一個人的影響,在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人的品質會發生變化。

《顏氏家訓、涉務》: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專談虛論,左琴右書,以費人君祿位也。

從這個“士”字裏可看出,這句話是寫爲在朝爲官的君子看的。意思是說:士君子處世,可貴的是對事對物有益處,不只是高談闊論,擺出一副左有雅琴右有經書的樣子,以耗費國君給予的俸祿和職位。

我自己是十分喜歡這幾句話的。當下的一些做官做職的,且不說那些自身本無文化修養的,那些有文化的官人,最喜歡幹最沒有文化的事。錢可買通,女人可樂通,酒可醉通。要不,爲何說中國做官的腐敗無能。就知道在大會上虛談闊論,沒有任何實際湊效的行動。自以爲讀了幾年書,就到處傳道授經、提字簽名,作爲文化官人,忘了自己的職責,不去潛心修學問,不去引導和傳播優秀的文明文化。

其實,我覺得真正有心潛力做文學的人是不會走官道的。“學而優則仕”的觀點向來是偏頗的。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古人行世,自有其樂趣,孟子這裏所說的三樂,我覺得有點阿Q意味在裏面。一樂裏,說到家庭,二樂,說到行世態度,三樂,說到自己的職業。或者說第三樂,纔是最爲純粹的快樂吧。而一樂和二樂,是對樂趣理解的深化,如此已是樂趣,那人生就沒什麼遺憾的地方樂吧!

蘇軾《答畢仲舉書》:處世得安穩無病,粗衣飽飯不造冤業,乃爲至足。

《顏李遺書、顏習齋先生年譜》:君子之處世也,甘惡衣粗食,甘艱苦勞動,斯可以無失矣。

這兩段文字,且不去分析人生態度的消極和積極問題。單單以立身處世來論,他們覺得只要生活安穩無病無災,穿粗衣、吃飽飯就行,不做損害他們之事,甘願艱苦的勞動,這樣就沒什麼過錯了,因此也就滿足了。

我想這是最爲質樸直白和簡單的立身處世的要求吧,但是,往往是最爲人所忽視的。我想有了這些簡單而純粹的人生態度,那麼出世行事,焉有失敗之理?那麼人生,焉有虛度和無爲之說?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2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在茫茫人海中,和所有心中滿懷激情的年輕人一樣慢慢的摸索前進。我一直認爲:前人總結的經驗教訓固然重要,但真正來說,有些事情非得自己琢磨出道理來。 我們往往很容易被自己的惰性打敗,很容易被自己的弱點打敗,也容易受不良習氣的干擾。《儒家經典語錄》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這段話是說:能夠做到誠懇的人,往往是選擇了善道而堅持不渝地實行它的人。

這種人往往還要廣泛地學習知識,詳盡地探討事物的原因,謹慎認真地思考問題,明確地辯別是非,並且切實地去做。“誠” ,是一種執着;“誠”,是一種信念;“誠” ,是一種精神。懂得笨鳥先飛,就是“誠”;懂得笨鳥多飛,就是“誠” ;懂得學以致用,就是“誠”;懂得契而不捨,就是“誠” 。 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3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纔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纔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像畫畫,讓沒有繪畫基礎的孩子發揮想象創作是不會創作出一幅優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憑着自己的意願任意胡爲,那他不會被別人接受,他的人生不會快樂。我也沒有接受過正規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習了弟子規後,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真心希望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算起來,真正意義上接觸傳統文化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其實,這麼算也不見得正確,因爲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就好比我的一位語文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儒家文化的教養”。這句話,我是感受越來越深。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裏的人民哪裏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

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範。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範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爲兒童啓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籲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4

讀書不可死讀,要有良好的態度、方法、意志。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最先提出一個人對學習的態度和意志來決定對他們的教育方法。

本文中,孔子的言論有四則,告訴了我們一些學習的道理:少年時的學習是爲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基礎。學與思要緊密結合,學習要勤奮,不恥下問;學習要堅持不懈,不得半途而廢。有人曾講過:少年時期學習,就像迎着初生的太陽走路;中年時期的學習就像頭頂着正午的太陽跑步;老年時期的學習,就像提着燈籠在黑暗籠罩的迷宮中尋路。這些都充分說明少年時期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最重要的學習時間段。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學,還要會思。只學而不思考則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只思不學,則因無新知識的不斷汲取,此思就成爲空想。善於學習的人,還是一個不恥下問的人,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在學習中要做到勤學、善思、多問,要學會謙虛,不要覺得向別人請教就是不如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只有虛心好學,勤奮好學的人,成功纔會眷顧與他。學習中遇到挫折與障礙,不要退縮,成功往往在最後一次失敗之後出現,切不可半途而廢,在學習上就是要堅持學到一點就是一次進步。

從《孔孟論學》的兩篇文章中可知,學習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不可一曝十寒,在讀書與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有批評與懷疑的精神。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聽着老師授課,自己只需要接受知識即可。但是這樣只會讓我們更加迷惑,有的問題光聽不思考是不會明白的。而現在我們缺的正是在課堂上思路隨着老師轉,積極思考,既聽又思考,才能更加好的.消化知識,存進大腦。

但有些人在課堂上不聽老師講課,光自己低着頭思考問題,這樣既勞神又毫無收穫。第一,不聽老師講解,再怎麼動腦筋也做不出來;第二,該聽的時候不停,錯過了最佳時機,以後要補回來也很難。所以上課時必須認真聽講,吸收老師教的知識,並不斷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學與思想結合。

學與思缺一不可,它們不能獨立存在,但結合在一起,會使學習不僅有效率,也有了很多樂趣。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5

觀天道,以定人道,通過對宇宙萬物運行規律的觀察理解,而制定出人生所應該遵循的人生正道應該就是一個哲學家要解決的中心問題了,

儒家孔子一以貫之的道就是“仁”,但就這個仁字,感覺非常的抽象,難以理解,就字面看,它是個名詞,但從傅教授的分析看起來,仁,似乎是一種由內而發的主動力,代表的是一種趨向性的動態。仁包涵三種意思,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

人之性,就是人的本性,儒家提出的是人性向善,而不是本善,許多人認爲人性本善,如果本善,爲何還有那麼多人去幹壞事?再者,既然所有人皆本就善,就不會有修爲的問題了,這和儒家的層層提高的修爲也是不相符合的。有句話叫大善若水,而水並不是死的,如果不動,是因爲外部條件的阻礙,但水本身是存在向低處流的趨向的。如果說本善,就是一種靜態了,只有向善,纔是一種趨向,一種動態,才體現出人生的希望,才體現一種動力。

人之道,就是指人生應該遵循的正道,大道。人生的正道,應該要配合人的本性加以瞭解,既然所有人的本性皆有善的趨向,而人作爲一種羣居者,在社會上自我實現的正道,就應該是擇善固執。

人之成,指人最後的集大成者,應在止於至善。在《大學》的第一句就是如此,“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綜合起來,仁包涵的三個內容是向善的人性,擇善固執的人生正道,和止於至善的人生之成。所圍繞的就是一個善字,那這個善到底如何解釋呢?還是根據傅教授的解釋最爲合理,善----就是人和人之間適當的關係。

這種適當關係的實現,又包涵了三個方面,第一,行善者的內心感受,這種感受必須是真誠由內而發的去踐行,第二,對方的期許,當對方的期許與我們所能做到的不相一致的時候,要誠心的去溝通,獲得理解。第三,社會的規範,人與人的互動必須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規範。

在整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歸納爲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老幼),朋友。忠君愛臣;父慈子孝;夫妻忍讓、內外有別;老幼尊卑有序、愛護弟弟敬重兄長;朋友之間講究誠信。這應該就是社會裏最適當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了。

推而廣之,爲了讓這種最適當的人際關係成爲社會的普遍,於是制禮,進行規範,讓人人皆有所措,有所遵從,從而達到天下大治的和諧社會。 讀書不可死讀,要有良好的態度、方法、意志。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最先提出一個人對學習的態度和意志來決定對他們的教育方法。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6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弟子規》讀後感1000字。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後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這裏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爲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爲,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裏面也有寫到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爲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纔會從心裏面爲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而最爲深刻的感受就是《弟子規》雖然是一部着作,但是它的作者卻僅僅是位秀才。《弟子規》的作者叫李毓秀,字子潛,號採三,生於康熙年間,死於乾隆年間。李夫子是一個不大出名的人,一般人認爲,這位李夫子是在公元一六六二年出生,在公園一七二二年去世的。很多人都認爲李夫子活了六十歲,但是,也有人說李夫子活了八十三歲。這兩個數據前後相差了二十三年,這充分說明了當時的社會對他沒有什麼明確的記載,如果李夫子是爲大人物,史書上一定會清清楚楚地記錄着李夫子的出生年月日和生辰八字。

李夫子一生中拿到的最高學位僅僅是秀才,從此以後他便再也沒有高中過,什麼狀元拉、榜眼拉、探花這些學位,壓根都跟他沒一點關係。在當時,一個秀才只能教書。秀才不是舉人,舉人老爺有的時候可以當官,進士也可以當官,而秀才呢,卻只能夠教書育人,還教不了什麼好書,也當不了什麼書院的院長,頂多只能開個私塾。然而這位沒什麼大成就的李先生之所以會寫出《弟子規》這本現在家喻戶曉的書,是因爲李夫子畢生努力研究《大學》、《中庸》,雖然李夫子學位不高,學歷也不高,但是,有時候好多科舉不成功的人卻恰恰學有所成,這位李夫子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

雖然在科舉的道路上,李夫子是一位失敗者,但是在研究《大學》、《中庸》這一領域裏,他卻頗有建樹,算得上是一位相當了不起的學者。後來,李夫子創建了一所學校,叫做敦復齋,起了一個齋號講學。李夫子講學講得很成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聽課,久而久之,他就被人尊稱爲李夫子了。所以,人們稱李夫子爲清朝早期傑出的教育家和學者,這個稱呼是一點也不爲過的,而這個稱號,李夫子也是擔當的起的。

除了《弟子規》外,李夫子還根據傳統對蒙童的規範方面的要求,結合自己多年教書實踐的經驗,寫了一本教育孩子,啓蒙孩子的書,叫做《訓蒙文》。李夫子在鑽研《大學》、《中庸》這樣的着作之餘,還堅持寫詩,出於對水仙花的喜愛,李夫子曾經寫了上百首讚頌水仙花的詩,後來集結爲《水仙百詠》。

我本以爲,能夠寫出《弟子規》這本着作的人一定是個擁有狀元、榜眼這樣的學位的人,所以說李夫子只是位秀才這一點出乎了我的意料。現在的我們認爲,李夫子是位成功人士,他雖然沒有有高等的學位或宏偉的家世,但是他很努力。所以,成功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達到的。

儒家經典文化讀後感7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

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於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但也涉獵過一些,比如《三字經》、《弟子規》等。但這本書對我影響比較大。這本書主要寫了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邊發生的一些故事,我讀後受益匪淺。

在這本書裏有幾個故事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裏,其中有一個故事叫做《師友之道》。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孟子說過“父子有親,羣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心“,這“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法則,爲政治應率先垂範,身先士卒,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交友不能看這個人的財產和地位,重要的是看這個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讓你學習,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這本書裏還有一個讓我受益匪淺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成熟自己》。

在這個故事裏講的是仁義,這個經常聽到的詞,在孟子看來,就好像良好的種子一樣,種下去以後生根發芽,耐心呵護,最終使之成熟收穫。如果種下去了,但沒有收穫,那和雜草沒什麼區別了。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每個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標,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廢,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通過讀《孟子》這本書,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愛這本書,我不會忘記它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