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精選15篇)

來源:古今學識館  本文已影響2.76W人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紅樓夢》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紅樓夢》有感(精選15篇)

讀《紅樓夢》有感1

《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文學名著之一,也是古典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這本書前面大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是由清代曹雪芹完成的,可惜這部書還沒有寫完,曹雪芹的生命就在貧困潦倒之中畫上了一個句號。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心靈品嚐了一場知識的盛宴;讀一本好書,就像是靈魂進行了一場祕密的旅行。而有多少人有幾個月甚至半年都沒有讀完過一本書了呢?如果想要領略古典文化的獨特韻味,那明清小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如果要再現明清小說的鼎盛時期,那麼紅樓夢便是不二選擇。

我最佩服《紅樓夢》的也是本書經典的人物刻畫,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在曹雪芹的筆下卻是那樣的經典傳神,以至於後世很多的書籍影視甚至是平時的聊天,都經常引用小說裏面的人物。說到紅樓夢中的人物,我最喜歡的是那個出身富貴,可憐無助體弱多病、寄居賈府的林黛玉,那個嫺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女子。林黛玉的生活經歷使她比較任性,並且以犀利的'語言揭露周圍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因而被周圍人看做刻薄,小心眼兒。林黛玉在賈府因爲和賈寶玉朝夕相處心意相通,而產生了真摯的感情,但由於她不合時宜的執着,使得王夫人等人心生不滿,從而選擇了合乎封建大家庭利益和禮教的薛寶釵。最後,林黛玉因這段感情而身患重疾,鬱鬱而終。儘管《紅樓夢》的結局是悲傷的,儘管執着的女孩黛玉最終還是沒有收穫幸福,但這部書仍然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峯之作。

紅樓夢實是一部不可錯過的好書。在鋼筋混凝土搭建的都市叢林中,在忙亂中,我們似乎忽略了注意、閱讀好書,希望大家可以一品紅樓韻味,停下繁忙的腳步,走進大觀園的世界。

讀《紅樓夢》有感2

《紅樓夢》講的是一個家族從興盛到衰敗的全部過程,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家賈寶玉和林黛玉。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帶鋼的男子,他的柔是有一部分是家庭互不環境所至。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使得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她則聞訊氣死。

看了紅樓夢,我還真懂得了不少道理,也十分投入。我覺得,當時的賈府特別奢侈,賈府的賈母有權有勢,說話很有分量。因爲賈府上下會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掌上明珠。而林黛玉她雖然愛哭,卻很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覺得自己也是個多才多藝的小女孩:畫畫,彈鋼琴,空手道。作爲現代的孩子,我覺得我們要學會堅強,不要像林黛玉那樣動不動就暗自垂淚。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就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寫出這麼好的作品,能把裏面的`人物寫得那麼栩栩如生,說明曹雪芹寫作功底十分深厚,裏面的人物個個好像就在我前面,像與我說話似的。如果曹雪芹此時正在我面前,那麼我一定要向他學習寫作方法,把文章的基本功練紮實,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讀《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作爲百科全書式的古典現實主義偉大作品可謂是“其大無外”了,展卷紅樓每每眼前浮現寶黛二人蕩氣迴腸的癡情苦戀,耳邊響起榮寧二府巨廈崩徹的蒼涼悲歌,不禁驚歎曹雪芹那既善精巧細緻又工斫石裂鼓的如椽巨筆。那筆下洶涌而出的滄桑鉅變,轟轟烈烈固然令我欽佩不已,而那一絲絲款款流動的低吟淺唱更在我掩卷靜思時久久縈繞於心。書中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商販走卒不可勝數,如若一一品評好比蚍蜉撼樹,這裏暫且管中窺豹。

書中有一位灑脫隨性、傲然自處的女性——晴雯便是本文的主題。書中出身貧苦的女性不可謂不多,晴雯便是不可不提的一位。她短暫的人生經歷可謂是命運多舛。十歲時被賈府的奴僕賴大買來變成奴隸的奴隸,後因爲“賈母見了喜歡”就被理所當然地作爲一件小玩意“孝敬了賈母”,後輾轉到了寶玉房中。除了一個叫吳貴的姑舅哥哥之外就再無其他親人,甚至連自己父母的姓氏也不得而知,可以說從未享受過任何家庭的溫暖,而與這種孤苦無依的經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爆如紅碳、熱辣直率的性格。

相信每一個《紅樓夢》的讀者都會由衷地喜愛這個長相姣好、剛烈異常的姑娘。曹雪芹在她的名字中就寫出她的性格:“晴”寓意其性格剛正不阿、光明磊落,“雯”意指其姿態美好(文中更是通過王夫人市儈世俗的口吻,說她削肩膀、水蛇腰,反襯她的'魅力),從中又體會出一種“自古紅顏多薄命”的悲涼之感。

晴雯一出場便先聲奪人地向酒後歸來的寶玉“抱怨”,“這個人可醉了……我生怕別人貼壞了,親自爬高上梯地貼上,這會子還凍的手僵冷呢……”這份嗔中帶柔體現了晴雯的爽快與幹練,柔情脈脈讓人不由得心生愛憐的訓斥,又哪裏有一絲一毫的奴才氣呢?

晴雯的人生是悲劇的,她自幼悲苦、少年輾轉,豆蔻年華飽經風霜多受白眼。然而她生就有一種傲然之氣,對主子有一種非抵抗、不合作的態度,她追求的是真實的真摯的人生,她需要的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平等,二者之間的矛盾正是悲劇的根源。每次看晴雯得理不讓人的潑辣言行,看晴雯在一干人等女僕面前傲然的態度,在大大小小的主子之間傲然不屈的態度,怎能不由衷地唏噓嘆惋?那個社會只給了她服從、妥協的機會,天生不會退不得晴雯的悲劇卻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看到“俏丫鬟抱屈夭風流”、“癡公子杜撰芙蓉誄”時,看到小丫鬟編造“花神”的謊言哄騙賈寶玉時又怎能不爲這些純潔熱情的生命而感動?

而晴雯又是幸運的。在那個浸潤靈魂的時代,遇到了寶玉這種懂得生命的意義、熱愛生活的“主子”,主僕之間以誠相待、赤誠相見、肝膽相照、情深意切,寶玉是平等待人之人,晴雯是追求生命的尊嚴,正是“春風得意遇知音”夫復何求?然而在跌扇撕扇的情節中,因寶玉一時火起使了一把主子性兒恨恨地訓斥了晴雯一番,打破了主僕二人之間微妙的平衡,晴雯心中平等與尊嚴的原則大大受到了踐踏,二人關係遇到了挫折,寶玉在情急之下甚至說出來要趕晴雯走的話,然而很快峯迴路轉,二人之間的隔閡與不快隨扇面而煙消雲散,晴雯的自由個性和自身價值得到了認可和尊重,二人重新找回了心理上的平衡感,感情更進一步。

晴雯寶玉之間的情愫種種我難下定論,但他們之間真摯的情誼卻實實在在足以感動每一個讀者。在“勇晴雯病補雀金裘”的情節中,晴雯不顧身體上極度的虛弱“只覺得頭重身輕,滿眼金星亂蹦,實事撐不住……少不得狠命咬牙挨着……”即便如此,她還是擔心寶玉直勸寶玉早點睡。(在此之後,作者還通過襲人的嘴透漏出平日要晴雯幫忙晴雯是大大不願的)此等拼着性命維護朋友,一心一意爲朋友着想的性情中人,難怪曹雪芹也要用“勇”字來讚揚她這等“士爲知己者死”的俠士風度。此等剛烈女子縱比之燕趙義士荊軻也毫不遜色。

在隨後賈府的第一次抄檢中,晴雯面對近乎侮辱的壓迫,表現得潑辣而堅定,其剛正的性格可見一斑。她的反抗精神也相應地達到了最高潮。然而正如判詞中所寫的那樣“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這朵執着熱情的花一樣的生命很快便凋謝了。事情說起來有些蝴蝶效應的意味,起因是晴雯爲了幫助賈寶玉故意將事情鬧得滿城風雨上下不安,最後驚動早已對其不滿的王夫人,結果是晴雯在貧病中“夭風流”,她也終於達到了“士爲知己者死”。

如果說黛玉是爲寶玉還淚而來,最終淚盡而亡;那麼晴雯定是還義而來,最終義盡成仁。晴雯短暫的一生是抗爭的一生,她無時無刻不反抗着這個社會帶個她的種種不公平與不公正,雖然她腦中沒有主動的意識,但這種生命的平等與自由一如不加粉飾的水墨畫,黑白之間深刻而沉重。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她將自己的夾衣與指甲送給寶玉,前者寓意心心相印、肝膽相照,後者更以身體髮膚相授,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命最本能的掙扎與倔強,強權可以讓我們失去生命,卻不能讓我們失去氣節;橫暴可以將我們擊敗,卻不能讓我們屈服。當一個如此純潔的生命無路可走,那瞬間所綻放的光華如一閃而過的流星化作永恆。

晴雯也有其明顯的不足。她的反抗與剛正只是出自其本性使然無主觀因素,她不似襲人清醒,懂得主動依附王夫人給自己的將來找個安安穩穩的靠山;也不如小紅明智,目標堅定要逃離大廈將傾的賈府。她只是聽憑自己的性格和衆多僕人一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甚至也有一些壓迫他人的行爲。如蝦鬚鐲事件中的墜兒。然而諸如此類並不能掩蓋她身上的芳華,她是寶玉少有的紅顏知己,她既不勸寶玉走上仕途之路,也不會違背寶玉對生命的尊重情懷。正因如此,在寶玉被賈政毒打之後,纔會故意支開其他人特意選擇晴雯向黛玉傳情,因爲在寶玉的意識中只有他們二人才能夠真正瞭解自己的心事。

晴雯的一生活得精彩活得磊落,她生命的每一天都在壓迫中頑強地活着,並且享受生命的賜予。她得遇知己、意氣相投最後間接爲之而死,子曰:“求仁得仁,夫何怨?”。晴雯得到了她一生掙扎所求的真摯與真誠的情誼,她得到了寶玉“茜紗窗下,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卿何薄命。”的無限追憶又有什麼遺憾的呢?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晴雯就這樣真實演繹了自己不弱於人的一生,我常常思考何爲永恆,通過晴雯的一生我懂得了永恆不是時間上的延續而是生命的昇華。

讀《紅樓夢》有感4

《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的故事雖然很悽慘,但是卻是一本反應當時政勢,抨擊權貴的代表性作品,下面這篇讀《紅樓夢》有感作文,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中華歷史五千年,濃縮爲一部部經典,傳承至今 ,中國歷史的燦爛文化像一座永不枯竭的寶庫。

在這些經典中,四大名著更是不可缺少,其中我最愛看《紅樓夢》,我在其中感受到了古典文化 名著的無窮魅力。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這本書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在世界文壇上佔據着重要地位。詳細的介紹了賈府從鼎盛輝煌到衰落蒼涼的整個過程。

悲慘的故事啊,我沉迷其中, 真真假假,可有可無······淡淡的悲傷,無盡的感慨,此書多麼淒涼,尤其主人公林黛玉,也許她的一生註定如此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本書主人公林黛玉的淡愁閒思, 誰又懂得她呢?

她多愁善感,溫柔多才,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敢於追求自己的幸福 ,成爲封建社會的叛逆者, 但最後卻使自己的一生落得了一個悽慘的下場,她的'一生,孤獨,寂寞又痛苦。 儘管這樣,她的故事還是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裏,我至今還忘不掉她楚楚動人的臉龐,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是 那麼嬌弱,讓人動情。

賈寶玉,銜玉出生,他是賈世家族給予厚望的繼承人,也是大觀園中唯一的男性。 他出身不凡,生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晴若秋波”,從小聰明 靈異,也就是這個柔弱天真的男孩子,看破人間紅塵,看淡世俗,最後出家。

這本書讓我有喜有憂,賈府鼎盛時,看着大觀園裏姐妹們整天對詩飲酒,十分有趣,讓人身臨其境。但後來賈府的衰敗,讓大家流離失所,散的散,去的去。姐妹分離,更是悲慘萬分,他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有的年紀輕輕就鬱郁而死,曾經的繁華就好像一場夢一樣。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真實,生動的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頁中國末期的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書里人人結局悲催,賈府最終也走向了衰微,反映了複雜的封建社會問題,揭示了世態炎涼的人情和黑暗的封建社會。

讀《紅樓夢》有感5

夢時分,蒼影茫

紅燭春影鎖高牆

離人淚,焚相思

誰人斷卻舊人腸?

“此生,我不再欠你!”瀟湘館蒼涼與破碎的呻吟在悽清的中迴盪,腐朽與死亡的氣息似乎要將整個世界吞沒。離紗帳中,形銷骨立的人兒近乎癲狂地呢喃着,空洞的大眼裏盡是一片茫然無際的死水,兩行清淚簌簌地落下,隨即隱入鬢中……

未幾,玉殞。

她,本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仙草,只因赤瑕宮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她才使得久延歲月,後又得其天地精華,遂脫卻草胎木質換得人形。爲報神瑛侍者灌溉之恩,她便許諾用自己一生的眼淚償還與他,卻未曾想,自己會觸動紅鸞,深陷於紅塵俗世之中。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望着賈府內喜氣洋洋的景象,黛玉孤寂地佇在窗前,輕輕的咳嗽着,幾滴血珠便順着嘴角滑落,滴在衣襟上,開出了幾朵妖冶詭異的荼靡。她撫着眼角斑駁的淚痕,凝視着遠方那桃謝李飛的蕭條景象,輕嘆道﹕“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這嘆聲中,竟帶着幾許啼血的悲涼與茫然。”

她恨吶,她恨這這死板愚昧的家族制度,恨這刻薄冷漠的人心,恨這封建腐朽的王朝啊!可她,又能怎麼辦呢?父母雙亡的她,病靨纏身的她,在這偌大的賈府裏,不過是一顆權利與地位的棋子罷了。她惜花,是因爲她懂花那顆身不由己的心,一如她自己。“花謝花飛花滿天,紅銷香斷有誰憐?”這是對“零落成泥碾作塵”花的憐惜,更是她對自身悲苦命運的嗟嘆與痛訴啊!

秋風大作,漫卷起一地似血的殘陽。她輕接過雪雁手中的白綾絹子,突然像是發狂似地,拼命地撕扯着它,眼中滿是絕望的恨意與不甘。“寶玉,你爲何要如此對我?”撕着撕着,眼淚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流了出來。興許是動了肝火,登時又吐出一口鮮血來。隨即,便叫人擡來火盆。“虛情假意,全都是騙我,全都是騙我!”這一聲嘶鳴慘烈得直教人肝腸寸斷,在場的丫鬟婆子們皆是一怔。她抱起懷中的詩稿,癡癡地望了幾眼,手一揚,零散的詩稿便紛紛揚揚地落入火盆裏,燒得越來越旺……

滴不完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在貼滿喜字的怡紅院裏,寶玉幡然醒悟,原來,這一切都是衆人精心編制的騙局!他早已失去了任何理智,推開極力阻攔的衆人就往瀟湘館跑去……

“妹妹,我也爲你弄了一身的病,你走了,我也是要跟你去了”看着牀上早無半點氣息的黛玉,淚水一滴一滴地從寶玉臉上滑落,落入黛玉的鬢角,眼角,甚至心尖。眼淚在細碎的陽光下熠熠閃光,映出一世界斑斕的.悲傷。

離人淚,無情恨

空叫姻緣作孽緣。

淚,就這樣不可遏制地淌入黑暗中,烙出一塊一塊的光斑。原來,誰也沒有負過誰,一切的冤,一切的怨,只不過是天意弄人罷了。

在仙霧繚繞的赤瑕宮旁,一襲紅衣的男子溫柔的捧着一株蔫蔫發黃的絳珠草,良久,笑道:“小東西,從今以後,就由我來照顧你吧。”

一滴一滴的水珠從他的手中灑下來,就像一場雨,一場清涼的雨,紛紛揚揚的滲進了她的葉中,莖中,還有那柔軟的心中,一絲莫名的情緒就這樣悄悄蔓延……

滴不完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讀《紅樓夢》有感6

寒月如紗,伴着天邊寥落的冷星。詩詞似筆,畫着騷人傲然的風骨。喝一口清茶,執一卷詩詞,追求那古典的美,聆聽那空靈的音。——題記

小時候,跟着奶奶,天天聽着那咿咿呀呀的越劇,長大以後才知道,那越劇的名字叫《紅樓夢》,不知是日久生情還是其他的原因,自我懂事,便打心眼裏喜歡林妹妹。不爲別的,就爲那首《葬花吟》。她最後生命的終結,猶如那花兒的香氣,淨土掩風流。記得與曹雪芹同一時代的明義寫的《題紅樓夢》,其中有這樣兩句: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倘若“沉痼”真的.能起,“紅絲”真的能續,那林妹妹生命的香氣也不能永恆了嗎?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咿咿呀呀的唱詞、溫潤細軟的曲兒,說不出的江南糯軟調子,曾讓黛玉爲之傾倒,大觀園中,沁芳閘橋邊,落英繽紛下,寶玉那句:“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更平添了一份韻味,那段華美的唱詞,那段平整的韻腳,那段瑰麗的故事,令人如癡如醉。

無疑,黛玉是愛寶玉的。她的愛,化成一句句華美的辭藻,呈現在了詞捲上面:“綵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黛玉似冰山上綻放的雪蓮,冰清玉潔,雖無花之妖豔,卻雪白一身,何其美哉!

“孤標傲世皆誰隱,一樣花開爲底遲。”瀟湘妃子的《問菊》也應是她人生的寫照吧!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黛玉更是驕傲的,即使爲那個“似癡而狂”的花花公子償還了一生的眼淚,她亦是驕傲的。但同時,她也是脆弱的,對着一地落花和那潺潺流水的沁芳閘,吟出了“冷月葬花魂”的詩句,花魂是誰?自是黛玉自比。她似乎早已預見到自己的結局,如同那遍地落花,絕美卻慘淡凋零。

瀟湘妃子的結局,美到淒涼。

美在紅樓,我讀懂了其中的辛酸。

夜半了,夜深了,我合上詩詞,低頭,清嗅着那醉人的墨香,茶香已漸漸朦朧,淡了……

美在其中,嘆在其中,人物的一顰一笑都牽動着心絃,靜靜的迷失在這唯美的詩卷中。

讀《紅樓夢》有感7

我們的一生都不一樣,在我讀了《紅樓夢》之後,才知道每個人的人生是多麼奇幻多變呀!林黛玉的人生是悲慘而又無助的;王寶生的人生是美好又悲慘的;王熙鳳的人生是潑辣又狡詐的;薛寶釵的人生是巧妙的……

《紅樓夢》;又稱爲《石頭記》,曾被評爲“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及章回小說的巔峯”之作,被認爲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當代紅學家周汝昌教授曾經說過:“要想了解中國古代文學,那就一定要讀了《紅樓夢》,讀懂了《紅樓夢》,也就瞭解了中國古代文學。”《紅樓夢》是介紹林黛玉進了賈府後,賈府從京城大戶直到淪落髮生的'故事。

文中的每一個人都告訴我一個道理:林黛玉告訴我做人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王熙鳳告訴我:做人不可以太狡詐,要不然別人都不敢與你交友;賈寶玉告訴我:做人要珍惜每一分不易之財;薛寶釵告訴我:做人要謙虛,不能驕縱。這本書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也給了我許多感觸。讓我感到了現在我們的生活是比在《紅樓夢》時要幸福得多,但我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如果我生活在那個時代,我會過一個怎樣的人生呀!就憑我現在這個樣子連生存下去都成問題。記得我第一次出去買東西,因爲媽媽買了魚忘了買蔥,就叫我去買。媽媽給了我錢也告訴我怎樣去買,我就一邊想一邊走,走的在路上差點被一輛自行車撞到。到了菜攤,我支支吾吾地說:“阿姨買五毛錢蔥。”阿姨馬上給我五毛錢的蔥,在路上,我得意洋洋地笑着,甩着蔥,就像得獎一樣。但一回到家,媽媽就問我這蔥怎麼破破爛爛的。噢!這時我纔想起我回來的時候在那把蔥甩來甩去的,就像孫悟空耍棒呢!你看,我就買來了蔥就沾沾自喜真是不應該呀!

讀完了《紅樓夢》讓我懂得了自由、民主、上進……,而我這個上進心卻是遠遠不夠的。當我有一點小成就會沾沾自喜,而讀完了《紅樓夢》,我才知道人要有上進心,不能定留在原地。我讀完了《紅樓夢》才知道人生是這樣奇幻多變的。

讀《紅樓夢》有感8

我愛讀《紅樓夢》,喜歡林黛玉。她與寶玉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感人至深。黛玉姐姐走進我內心深處,我似乎能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能看到她傷感的容顏。她愛哭,因爲只有痛快地哭過後纔會更舒展,笑容纔會燦爛。

很多人說黛玉“小性子”或者“心胸不寬廣”,可我不這麼認爲!因爲在這背後她愛得深切,所以不能不介意。也是因爲她太難受,所以用詩來發泄內心的情感。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次讀她的詩,我都被深深震撼,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那樣深深地觸動讀者的心靈!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心中竟是陣陣劇痛痛。

黛玉姐姐的淚,似涓涓細流匯成一泓清泉,潺潺地訴說着她的'悲劇。她的哭泣,是委屈的,是悲慘的、是讓人心動的,她對寶玉的愛情是執着的,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卻笑着喊:“寶玉,寶玉……”,然後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黛玉姐姐的故事結束了,但我卻思緒萬千,哪種傷感在心中飛揚、旋轉、舞動……晴雯的剛烈不阿、司棋的視死如歸、鴛鴦的智勇忠貞、紫鵑的悲情怒目,似乎都是黛玉姐姐的影子,她代表着一種尊嚴!

放下書,回過神,我不禁感嘆,曹雪芹爺爺怎會有如此神筆!

他在《紅樓夢》中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從榮華走向衰敗的過程,卻又讚美了封建禮教下純真的愛情。我感受了到封建社會下功名光環的強大壓力,還有那種對自由之身的渴望,這似乎是書中的無聲較量,這種較量好像就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裏,在一個個鮮明地人物形象裏。

《紅樓夢》博大精深,每次讀都能感受到她不朽的魅力!

讀《紅樓夢》有感9

《紅樓夢》,這個耳熟能詳的書名,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這個含笑的悲劇打動了多少讀者的心,縱使讀過幾遍,仍舊覺得其中有說不盡的傳奇。

曹雪芹生在貴族家庭,卻不曾想到家族走向沒落是何等的悲涼與悽慘,年幼的他卻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對封建統治的沒落有着切身的體會,便以自身爲原型創造了這個經典---《紅樓夢》。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開篇明義,道出了悲的結局。讀罷紅樓,有種辛酸感,不知是爲黛玉傷感,還是爲寶釵憐惜?註定的悲劇,實在難過。

林黛玉,這個生得傾國之貌,,才華橫溢,多愁善感的女子,到今天已經成了“愛哭,虛弱”的代名詞,她的母親早亡,父親後來病故,家道中落,只得寄住在賈府,便認識了榮國府的嫡派長孫---賈寶玉,這個大家庭中的寵兒。黛玉的性子抑鬱,所以“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這樣的性格也導致了她看待事物的消極和被動,她生在那樣的時代,總是希望理想化的,可現實總是背道而馳,縱使她是善良的,但她沒有看清楚自己的`地位,使得和寶玉那麼純潔的愛也不能有一個好的結局,落得那樣的下場。

賈寶玉,這個受盡萬千寵愛的公子,出生時嘴裏含塊玉,是賈府的寶貝,曹雪芹給他的評價是“情不情”三個字,道出了他的一生,他是叛逆的,偏僻而乖張,他認爲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任何事,主張平等待人。他和黛玉深深愛着對方,他們之間擁有着最純潔的愛,卻不得善終,娶了寶釵爲妻,之後便出家,也是悲劇下場。

還記得其中一篇《黛玉葬花》,黛玉善良,憐惜花兒,認爲花落下後埋在土裏最乾淨,所以,想讓花兒裝在絹袋裏,用土埋上,日久隨土便化了。她寫了葬花詞,以花比喻自己。“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詞中透着淡淡的憂傷,成爲小說中最經典片段之一,令人過目不忘。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世態人情,值得我們去反覆品味,反覆咀嚼,閱讀《紅樓夢》也對提高我的文學素養有着很大的幫助,這部小說百看不厭,不枉爲古今中外的一大經典,流芳百世。

讀《紅樓夢》有感10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讀名著,發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種文化的延續,不同時期的大家都對名著有所解讀。然而我們寫的讀後感可能達不到那麼高的境界,但是可以從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東西就好了,這也是名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紅樓夢是一部中外聞名的寶典,是我國古典小說發展到高峯的代表。《紅樓夢》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

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麼的淒涼,總也不忍看後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麼殘忍的結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複習那種傷心。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紅樓續補,以前對於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圓,或死而復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局,實在是沒有意義。這麼粗劣的改續,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尾幾章的想法。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着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裏麼?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後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爲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

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爲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

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在想來,其實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凶"的法門應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

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爲人理所應當就該這樣應對。其實她纔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爲世界本就如此。認爲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爲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着。她的作爲,其實並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

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着認爲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雲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着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爲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爲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爲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癡癡傻傻的寶玉時,因爲母親告訴說她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後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爲的王夫人說"看着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她的痛苦其實並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剋制着,這是她的"尊重"!與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許更爲可悲,林至少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最終一死解脫了所有的痛苦。而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一點割掉生命吧!"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裏埋"這幾句判詞,註定了薛是紅樓數場悲劇中的一個。對於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應該也是嘆惋的吧!紅樓夢讀後感:由湘雲說紅樓以前就想寫一些關於紅樓湘雲的文字,一則因時間倉促,二則筆下無文,所以也就擱下了。近來又重讀紅樓,實感其中趣味,故寫此文,希與古典的朋友們共賞。紅樓總衆女子中,我最喜湘雲,喜歡她的率真,她的灑脫,她的豁達。雪芹先生讓湘雲第一次出場乃在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篇文字中,而在二十九回中,寶玉與釵黛三人鬥口之間便已帶出湘雲其人。太君因見金麒麟眼熟,故問。釵曰“史大妹妹有一個”黛則諷曰“寶姐姐別的事情上還有限,惟有在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讀至此,如不見後文,不知此文之妙,筆帶雙關,既活畫出釵黛二人形象,又爲後文打下伏筆,似此類之文,紅樓中甚多,由此可見一斑,可知雪芹先生之胸中丘壑。

書歸正文,呵呵,湘雲第一回出場,人並不感其突兀,概因前之已伏之筆吧。而後由賈母,王夫人眼中寫出湘雲之衣着打扮,再由寶釵口中說出湘雲舊事,至此,一個有血有肉的形象便躍然紙上了,絲毫不費筆墨,卻有如此傳神。到寶湘在書中的初會便是有一番景象了。與寶黛初會比較看來,當真是妙極。如此文字,似犯而不犯,似重而不重,又有幾多。而這位雲妹妹當真是心直口快且俐齒伶牙,幾個絳紋石的戒指換出的那一番道理,想來讀者應記憶猶新吧。

直到玉卿捱打,寶釵趕蠅,齡官劃薔,湘雲才結束了她的第一次小住。此間數個故事,紛亂頭緒,卻從未有缺何人,象憑空消失一般,必在紛亂中有幾筆點到,象寶玉捱打時,衆人來看,便點了湘雲一筆,寶釵趕蠅時,湘黛二人偶見,又是一筆。如此又生出多少故事,至齡官劃薔後,湘雲來辭,一切就順理成章,總在亂中添置幾筆,讓人看後覺得簡單而又有緒。湘雲二次來訪,便是海棠結社後了。若上一次雪芹先生要突出刻畫湘雲的性格,此一次則刻畫湘雲的才情。兩首白海棠詩寫盡多少故事,而其中“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兩句我竊以爲便是其真實寫照,再看她的菊花詩“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數去更無君傲事,看來惟有我知音”,“隔座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倘若陶彭令再生,也比慨然菊有此詠者,不枉矣。再看紅樓最精妙的一副百笑圖中,也不乏湘雲的身影,雪芹先生在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寫到“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如此這般,紅樓中的人物性格便全部展露在讀者面前,如此文字,試問古今小說中非紅樓而誰有?好一副紅樓百笑圖,如見如聞。

待到湘雲第三,四次來,便應是整部紅樓夢中最熱鬧非凡的文字了“琉璃世界白雪紅梅”“怡紅院羣芳開夜宴”等,如果說從前那兩次只不過是湘雲的一個剪影,那麼此兩回中,湘雲便得到了一個昇華。在廬雪庵的聯詩中,湘雲的聯句是最多的,在我看來質量也是最高的。雪芹先生以如此筆墨將新到的寶琴,李紋,岫煙都給了讀者一個大致的交代,如此便不感陌生了。憨湘雲醉眠芍藥洇,在我看來是紅樓中畫湘雲最美的一副圖畫,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一般,湘雲則是眠花了。試想紅樓衆閨閣中,除卻湘雲,還有誰會如此酣眠,無拘束,無牽掛的醉臥於花陰之間。

在湘雲的世界裏,沒有解不開的煩惱和憂慮,試問釵黛二人可有如此胸襟嗎?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湘雲便是這樣的真名士。“英豪闊大寬宏量,從不將兒女私情略繫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也許是勝極必衰的原因吧,此等繁榮文字的背後便隱藏了無限的悲哀,此後逐晴雯,死金釧,尤三姐自刎,尤二姐吞金,大觀園從此便籠罩上一層陰雲,再也沒有散開,湘雲此後再來,沒有了從前的那種笑聲了。紅樓便真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湘雲的結局到底如何,雪芹先生沒有寫完,“雲散高唐,水涸湘江”就留下一個想象的空間吧。

讀《紅樓夢》有感11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原名《石頭記》,又名《情憎錄》,是清代偉大文學家曹雪芹所著,通過對“賈、王、史、薛”四大家族榮衰的介紹,描寫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視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生動地再現了清朝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

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露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這本書的故事主要講述的事:從小多病而且父母雙亡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地與那性格頑劣的賈公子--賈寶玉相戀了,但又應王熙鳳從中使了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了薛寶釵,林黛玉得知賈寶玉取了薛寶釵,吐血身亡,賈寶玉知後自己取得不是林黛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進入空門的故事。林黛玉的悲慘命運實在是讓人感覺到惋惜,但是最讓人憎恨的卻是當時的封建社會傳統觀念。

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的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美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一張一弛無不彰顯出人物的特點。林黛玉的聰明清秀、才華橫溢、性格孤僻、心思敏捷;寶釵的美麗嫺雅、處事圓滑等等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們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華的芬芳。

讀了《紅樓夢》後,我不禁感嘆世事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

讀《紅樓夢》有感12

“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而紅樓一夢,幻滅了赤子的夢境,幻滅了“無故尋仇覓恨”的烏托邦,既留給世人一個難圓的恨,又給了赤子們最好的結局。

紅樓一夢,幻滅了赤子青春永恆的夢。賈寶玉也好,林黛玉也好,他們都處於轉瞬即逝的青春年華,在這樣的年齡階段,可以不用考慮仕途經濟,可以一心一意地經營感情世界,但是,這樣的時間狀態,它又能持續多久?它是如此短暫,以至於成了那遺恨。

時間,不可能凝固,時間的流逝意味着青春的逝去,他們終將遠離這青春年華,成爲他們父母的樣子。黛玉看到花兒都被風吹落,她要去葬花,葬花的時候,她涕泣漣漣:“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寶玉聽了,也慟倒于山坡之上,懷裏的落花撒了一地。他想到,黛玉終將歸於無可尋覓之時,那他人呢?他們也終將歸於無可尋覓之時;那時候,寶玉自己又會在哪裏?將來,這樹,這園,這花,這柳,又不知去了哪裏。

古往今來,美好的事物終將轉瞬即逝,時間和生命,是如此的矛盾和悲傷。既然,青春和愛情像春花一般明媚和鮮豔,他就總有凋謝和飄零的時候,是體驗它瞬間的絢爛多彩,還是哀嘆它的轉瞬即逝?是把握短暫的生命熱情,還是哀嘆沒有所謂的永恆?

紅樓一夢,幻滅了赤子清淨烏托邦的夢。寶玉和黛玉愛情的.心理基礎,是他們對“仕途經濟”的厭惡,所謂仕途經濟,也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成人”:向外拓展人生,能夠在社會上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寶玉曾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他們所厭惡的,是那污濁的成人世界,他們所向往的,是一個烏托邦,既然是“烏托邦”,它就註定是虛幻的,永遠不可能有圓滿的歸宿;但那烏托邦也是真實的,它寄託着我們每個人對理想世界的嚮往和追求,它是我們少年的夢。

也許,隨着時間的流逝,少年會成長爲油膩中年,然後逐漸衰老,最終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被虐待的兒媳做了婆婆,仍然虐待兒媳;嫌惡學生的官吏,每是先前痛罵官吏的學生;現在壓迫子女的,有時也就是十年前的家庭革命者。”

但是,無論怎樣,請在這個一切價值被金錢和權利擠得透不過氣的世界裏,給自己留一個理想的天空。“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然而,紅樓一夢,卻又恰恰成全了赤子浪漫的夢。紅樓曲終,寶黛釵三人的愛情,都最終無果。但試想,如果寶玉和黛玉結合,事情又會怎麼樣呢?

寶玉曾經說過,“女孩兒沒有出嫁,是顆無價的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很多不好的毛病來。雖然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僅是魚眼睛了”。可是另一方面,他聽說林妹妹許配給他時,又說,“真乃是從古至今,天上人間,第一件暢心滿意的事了”。

林黛玉沒有嫁的時候,是顆光彩奪目的寶珠,等到出嫁了,會不會也變成一顆死珠子,魚眼睛?寶玉對於這樣的黛玉,會不會厭倦?他們可能會生幾個孩子,對子女、對父母、對家族,承擔着無可推卸的責任,假設他們有一個兒子,這孩子也和寶玉當年一樣,喜歡女孩子的胭脂,一天到晚和女孩子混在一起,無所事事,不愛看書,沒有追求,作爲父親的賈寶玉,他又會不會焦慮?他會不會罵:“你怎麼這麼沒有出息?你就不會出去做點事情?”

也許,寶玉會活成賈政,一個無趣的父親。黛玉,也再也不可能沒事兒多愁善感,瑣碎的現實生活,終將磨滅他們心中的浪漫。在高鶚整理的紅樓夢中,黛玉焚稿吐血而死,讓寶玉和黛玉不必直面庸常而缺乏詩意的人生,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

幸運而又不幸的是,紅樓夢後四十回,已經散佚,不論我們面對怎樣的結局,都可以說:“這不是曹雪芹的原意!”正是這紅樓夢的殘缺,造就了它永恆的美感,造就了每個人心中,赤子之夢的鮮活。

讀《紅樓夢》有感13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當我讀完《紅樓夢》時,幾乎發了半天呆書中紅樓女兒的悲慘下場,令我悲痛萬分,寧榮二府從“金滿箱、銀滿箱”到“陋室空屋”的驚天鉅變使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氣,真好似“呼啦拉大廈傾,燈慘慘黃昏近”

想當初,寧榮二府車水馬龍,繁華一時,極爲奢華,到頭來卻陋室空屋、衰草枯腸寧榮二府中的人物都曾擁有過金銀珠寶,住着華麗堂,誰曾想淪爲賤民,他人皆謗?寧榮二府從興盛到衰敗的過程,讓我沉思良久

雖說這本書字裏行間顯露路出的的社會的世態炎涼着實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長嘆,然而其中也有美麗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觀園中的一家人一同飲酒對詩,一同喜接春聯的熱鬧,開心,亦如寶玉面對黛玉時的那一份討巧與能言善辯,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也使讀者在閱讀時嘴角不禁泛起一絲浮萍.其實,這也正是民間人家風俗與良好教養與中華民族豐富文化的真實寫照,然而越如此,結局變越顯得滄桑淒涼,越覺得不捨,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語言和矛頭也不會直指人們內心的最深處,如此傷感.

讀完《紅樓夢》,從那個壓抑封建的'社會陰影中逃脫出來,長吁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自己生活的環境至少能有讓自己長吁一口氣的空間,而當時的人們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錮,他們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當讀完一遍《紅樓夢》,那在讀之前的緊張,壓抑,似乎都煙消雲散了,內心對苦難,艱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對夢想的追逐也越發執着。我們也理當爲了這而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民主時代,在生活中,有艱苦,有困難,但那是人生歷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環境,觀念無關,但是,比起封建社會的人,我們至少有權利去戰勝他,我們有能力起戰勝他,我們有資格去戰勝他,這,難道不值得慶幸嗎?

靠在書架上的《紅樓夢》,靜靜地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憂,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熱的內涵;它,傳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傷……

讀《紅樓夢》有感14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柔中帶剛的男子賈寶玉,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讀《紅樓夢》有感15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它是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花費畢生心血完成的。它內容豐富,詞句優美,是一本難得的好書。這個暑假我也親自領略了它的風采。我感受最深的是全書對人、菜、詩的獨特描寫。

人——栩栩如生的形象。在這本書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比如說王熙鳳,通過閱讀,我們瞭解到她的狡猾、聰明和隨機應變。在寫王熙鳳時,曹雪芹的筆下立刻出現了“八面玲瓏”這個詞。還有弱不禁風,猜疑心重的林黛玉;小巧玲瓏,十分懂事的薛寶釵。曹雪芹利用整段或整篇文章來突出人物在說話、行動、舉止方面的特點,把一個個人物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

菜——淋漓盡致的呈現。在這本書中,對許許多多的菜餚作了細緻全面的介紹。單一道簡單的茄子的描寫,作者把它寫與 100 多隻雞一起燉,要經過 200 道工序,結果燉出的茄子美味無比。這當中曹雪芹竟然能把每一道工序寫得清清楚楚,由此看來,曹雪芹還是一位偉大的“美食家”呢!

詩——出神入化的境界。《紅樓夢》這部書中的詩璨若繁星,每一首詩作,那優美的詩句,那奇妙的境界讓我沉醉不已。我最喜歡《葬花詞》,我爲詞的'意蘊、主人公的命運和作家的匠心獨到家所深深的折服。

暑假中我閱讀了《紅樓夢》,不但讓我獲得了許多的課外知識,更讓我對祖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勤勞的人民有了深刻的瞭解,產生了更加深厚的感情。更激發了我熱愛祖國,爲民族的振興而學習祖國文化的熱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